彭婷婷
- 作品数:10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452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血糖指数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血糖控制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使用低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型肠内营养制剂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需要肠内营养支持的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按常规方案调节血糖。在饮食治疗方面,观察组采用低GI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采用传统流质饮食。观察7 d后两组血糖达标情况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低血糖3例次(1例次为凌晨,2例次为午餐前),观察组未发生低血糖。结论低GI型肠内营养制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有利于血糖控制,减少血糖波动,且安全性较好。
- 李硕黄茂涛胡利苹张意王维萍秦昊陈琼彭婷婷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低血糖指数肠内营养制剂血糖控制
- 高血压患者体成分分析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釆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高血压患者的体成分,分析其特点,进一步探讨高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70例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成人7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腰围、内脏脂肪面积(VFA)、节段肌肉量、骨骼肌含量等体成分指标。另测量血压,抽空腹血检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实验组体脂(25.19±4.24)%、腰围(91.12±6.52)cm、VFA(103.35±8.10)cm2,均高于对照组的(23.11±4.23)%、(88.64±5.96)cm、(89.58±9.88)cm2(P<0.05);下肢肌肉量(18.16±2.05)kg,低于对照组的(19.73±6.10)kg(P<0.05)。其他体成分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腰围、VFA与HDL呈负相关(P<0.05),与TG、CHO及血压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人体体脂百分比的增多及腰围、VFA的增大,与高血压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 李春瑶李硕冯怀志黄鹏彭婷婷陈琼刘颖张意王薇薇
- 关键词:高血压生物电阻抗法体成分
- 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方案的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索最有效易行的早期2型糖尿病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药物控制组、营养干预组及综合干预组。持续治疗随访6个月后,比较3组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空腹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下肢肌肉量变化情况。结果 3组治疗前生化指标及身体成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营养干预组及综合干预组分别与药物控制组相比,Hb Alc、FPG、2h PG、TC、TG均低于药物控制组(P<0.05);综合干预组BMI、体脂率低于营养干预组(P<0.05);下肢肌肉量明显高于营养干预组(P<0.05);干预后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综合干预组最低,营养干预组较高,而药物控制组最高。结论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药物控制、营养干预、运动干预的联合方案有利于血糖及健康管理。
- 李春瑶李硕冯怀志黄鹏陈琼彭婷婷刘颖张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干预方案
- 1例多次肠道术后致重度营养不良的营养支持治疗被引量:1
- 2018年
- 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因创伤大、术后禁食时间长,易导致肠功能衰竭,并引起营养不良,目前对此类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已经得到广泛重视。解放军452院收治1例阑尾切除术后患者,术后因肠梗阻及肠粘连导致多次手术,引起重度营养不良。该患者在医院经营养评估,给予肠内营养,并逐渐过渡到肠外营养,最终维持肠外营养+自主营养,其营养学指标显著好转,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对其营养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刘云杰刘凯黄茂涛李硕彭婷婷
-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营养支持
- 1例肠功能障碍患者的医院-家庭营养管理体会
- 2016年
- 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吸收不良、肠蠕动失常和屏障障碍。肠功能障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营养支持在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对营养支持的研究重点在住院期间,而经常疏忽患者出院后的营养支持。笔者对本院收治的1例肠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医院一家庭营养管理模式进行营养支持,有效了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取得良好效果。
- 彭婷婷李硕于学军冯怀志黄鹏陈琼李春瑶刘颖张意王薇薇
- 关键词:肠功能营养管理
- 关于临床营养护士培养及岗位职责的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原国家卫生部卫医政管便函[2009]270号《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及《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对医院临床营养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多年实践证明,建立临床营养支持专业组,应由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的专职医师和操作娴熟的专职护士队伍组成。我院系位于中心城市的军队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按照军队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于2012年4月成立临床营养科,期间组织部分临床护士进行营养护理培训,逐步开展临床营养护理工作。本文对临床营养护士培养及岗位职责进行初步探讨。
- 王薇薇李硕倪元红陈萍张意彭婷婷陈琼刘颖李春瑶
- 关键词:临床营养护士岗位职责
- 营养风险筛查对消化内科患者临床结局评价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评价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比较三者的有效性,并分析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556例,分别采用NRS2002、SGA、MUST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比较三者对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检出率,并对556例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监测,分析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 NRS2002筛查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比例为38.8%,SGA为20.3%,MUST为21.3%,NRS2002筛查阳性率均显著高于SGA和MUST(P〈0.01),而SGA与MUST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除MUST筛查存在营养风险与无营养风险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外,3种方法筛查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P〈0.05或P〈0.01)。结论 3种筛查工具相比较,NRS2002检出率最高,适宜在消化内科推广使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及病死率均高于无风险患者。
- 刘颖李硕冯怀志黄茂涛陈琼彭婷婷李春瑶张意王薇薇
- 关键词:营养风险筛查消化内科
- 临床营养学科建设所面临的困境被引量:5
- 2013年
- 自1985年第一次全国临床营养支持学术会议在庐山召开至今,临床营养学科在我国发展已近30年,临床营养知识和技能在老一辈医学工作者的带领下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2011年,随着《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颁布,国家卫生部对医院临床营养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 李硕张意陈琼彭婷婷刘颖黄鹏冯怀志
- 关键词:临床营养学学科建设
- 肝硬化患者临床营养诊疗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临床营养诊疗对肝硬化患者的价值,为规范临床营养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3月在消化内科住院并进行临床营养诊疗的肝硬化患者131例。根据临床营养诊疗实施进程分为3组:A组入院24 h内由临床营养师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确定无营养风险30例;B组经筛查确定存在营养风险,给予进一步营养评估后制订并实施营养治疗62例;C组经筛查确定存在营养风险,给予进一步营养评估后拒绝营养治疗39例。比较3组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药占比;观察B组入院次日及营养治疗第7 d的血清白蛋白(ALB)、前蛋白(P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指标的变化。结果 C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占比均高于A、B组(P〈0.05或P〈0.01),A组与B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占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营养治疗第7 d与入院次日相比,PA升高,AST降低(P〈0.01)。结论临床营养诊疗可判断肝硬化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降低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药占比,并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及肝脏功能。
- 李硕刘颖冯怀志黄茂涛陈琼彭婷婷李春瑶张意王薇薇
- 关键词:肝硬化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治疗
- 早期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8
- 2015年
- 目的分析早期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标准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实验组使用免疫微生态组件强化的标准肠内营养治疗方案。肠内营养治疗前1 d和治疗后第5、10 d,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AMY)、血清脂肪酶(LIP),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内治疗前后ALB、PA水平;对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肠内营养制剂由要素型过渡至全整蛋白型的时间、肠内营养能量加至全量的时间、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比较,在治疗第5、10 d,实验组WBC、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ALB、PA、AMY、LIP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内自身比较,治疗后ALB、PA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在肠内营养耐受性、肠内营养制剂由要素型过渡至全整蛋白型的时间、肠内营养能量加至全量的时间、住院天数上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AP患者早期实施合理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治疗,能较好地改善SAP患者的肠道耐受性,满足其营养及代谢支持需要,降低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 彭婷婷李硕冯怀志黄茂涛陈琼李春瑶刘颖张意王薇薇
- 关键词:胰腺炎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