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帆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毒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合酶
  • 1篇地高辛
  • 1篇地高辛素标记
  • 1篇衣原体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沙眼
  • 1篇沙眼衣原体
  • 1篇疱疹
  • 1篇疱疹病毒
  • 1篇疱疹病毒性脑...
  • 1篇外膜蛋白
  • 1篇轮状
  • 1篇轮状病毒
  • 1篇脑炎

机构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徐帆
  • 2篇卓礼梅
  • 2篇陈火胜
  • 1篇庞义
  • 1篇郭辉玉
  • 1篇龙綮新
  • 1篇冯慧敏
  • 1篇李迎秋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病毒学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CR制备地高辛素标记的探针检测轮状病毒核酸被引量:5
1995年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制备了轮状病毒第9基因部分片段的地高辛标记的cDNA探针。DNA-RNA斑点杂交表明该探针具有轮状病毒A组的特异性,可检出10pgHRV-RNA。实验中选择了粪便标本提取核酸后点膜和粪便上清直接点膜进行斑点杂交,两种方法的结果一致;同时将斑点杂交法与PAGE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用PCR技术直接制备地高辛索标记的cDNA探针具有方便、快速、标记率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卓礼梅徐帆陈火胜严泳楷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地高辛素标记斑点杂交轮状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疱疹病毒性脑炎被引量:2
1996年
选择疱疹病毒科病毒 DNA 多聚酶基因高保守区中的1对引物,1次聚合酶链式反应可同时扩增疱疹病毒科的4种病毒(HSV1,HSV2,EBV,HCMV)相应的 DNA 片段。根据扩增产物的分子量大小及对扩增产物酶切分析,可将标本中的4种病毒准确分型。用该法检测临床疑为病毒性脑炎患者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脑脊液(CSF)。脑炎组 CSF 阳性率30%(9/30),对照组 CSF 阳性率6.7%(2/30);其中8例为 HSV1阳性,2例为 HCMV 阳性,1例为 HSV2阳性。本法最早可在发病第3d 的病人 CSF 中检出 HSV1-DNA,检测敏感性达10fg HSV1-DNA。
卓礼梅徐帆陈火胜郭辉玉
关键词:脑炎病毒学聚合酶链反应疱疹病毒
沙眼衣原体外膜蛋白及其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1年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及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CrP)在其生物学性质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MOM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测定均取得显著成果。本文就MOMP及CrP的抗原结构,在原体与始体相互转化中的作用及基因与蛋白功能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徐帆冯慧敏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外膜蛋白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preC/C基因在杆状病毒载体系统中的表达被引量:5
1997年
通过PCR获得长度为640bp的HBVpreC/C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4,构建出重组质粒pSXIVVI+X3/4-pC/C。利用共转染的方法,构建出既能形成多角体又能表达preC/C基因的重组毒株TnNPV-pC/C-OCC+。该重组毒株中preC/C基因受到串联的双启动子-合成启动子和含HindⅢ接头的XIV启动子的双重调控。对感染重组毒株的草地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f)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分别进行HBeAg、HBcAg固相放射免疫检测,发现受感染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均呈HBeAg阳性,HBcAg阴性;进一步做Western分析表明,受感染细胞总蛋白中26kD及培养上清15kD处,呈现与HBeAg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反应条带。结果表明,克隆的乙肝病毒preC/C基因在杆状病毒载体系统中得到正确表达和加工,加工产物能够有效分泌。
李迎秋龙綮新徐帆江立敏庞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杆状病毒载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