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户晓坤

作品数:31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10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篇社会
  • 6篇主义
  • 6篇资本逻辑
  • 5篇政治经济学批...
  • 5篇资本
  • 5篇经济学批判
  • 4篇经济学
  • 3篇政治经济
  • 3篇政治经济学
  • 3篇中国社会
  • 3篇资本主义
  • 3篇伦理
  • 3篇马克思政治经...
  • 3篇马克思主义
  • 3篇经济转型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方法论
  • 2篇当代中国社会
  • 2篇当代中国社会...
  • 2篇帝国

机构

  • 21篇中山大学
  • 1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31篇户晓坤
  • 4篇林滨
  • 1篇薛蓉

传媒

  • 3篇当代经济研究
  • 2篇国外理论动态
  • 2篇学术交流
  • 2篇道德与文明
  • 2篇现代哲学
  • 1篇哲学动态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理论探讨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求实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经济学家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前沿
  • 1篇世界哲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9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教师身份被解构的伦理审视
2014年
“祛神圣化”:崇高美学意识形态话语中教师形象的世俗化危机 在由传统到现代的社会变迁中,以理性审视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对教师身份崇高性的解构在三个向度悄然进行:五四运动喊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从传统文化否定的向度上对师道的本源性加以摧毁;“文革”中对知识分子“臭老九”的贬谓和“批斗”,是从政治身份否定的向度对教师身份崇高性的重创;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流行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热语,则是从经济地位否定的向度对教师职业认同度加以拒斥。
户晓坤林滨
关键词:教师身份社会变迁伦理审视解构意识形态话语改革开放初期
当代“消费文化”转向研究——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2014年
197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灵活积累"调节模式深刻地改变了大工业生产时代人们的时空体验和价值观念。"消费"日益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并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当代消费文化批判依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逻辑的分析,借助于结构主义符号学方法,揭示了"符号-商品"在消费社会中的生产过程及其经济学意义。马克思将消费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在环节与逻辑延伸,阐释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研究视角构成了剖析消费社会中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同构性的理论基础。
户晓坤
关键词:消费文化资本
对抗价值虚无主义——别尔嘉耶夫宗教本体论的当代意义
2009年
价值虚无主义表现为宗教的衰微、信仰的丧失,否定一切绝对价值的功利主义、以及相伴而生的道德主义、反文化倾向的广泛潮流。别尔嘉耶夫作为俄罗斯精神的守护者,坚持一种完整的、包容一切的、具体的总体性,以及对终极价值与基础的意向追求,诉诸于最高的、神秘的"绝对存在"——精神的实在性,通过神秘的宗教体验、非理性的直觉主义,将宗教本体主义贯彻到底。同时还延续了黑格尔宗教本体主义的内在超越路向,在宗教本体主义的层面上使被遮蔽的"精神实在性",即人的最高价值和绝对自由显现出来。
户晓坤薛蓉
关键词:虚无主义实在性
改革开放视阈下我国消费主义的问题、表现及悖论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嵌入资本逻辑中的消费主义不同,中国社会消费方式的变迁是通过国家制度安排和政策推行自上而下展开的,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根本诉求。但是由于全球化进程与改革开放的同步展开,受到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传入、渗透,以及传统社会习俗、习惯心态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的消费行为同时嵌入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框架之中,呈现出独特的媒介化、符号化和夸示性等消费主义或消费文化特征。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消费方式历史变迁的梳理,本文力图厘清在中国社会转型内在张力中的消费主义问题、表现及其未来趋势。
户晓坤郭旭新
关键词:消费主义社会转型可持续发展
世界体系与现代化替代方案:萨米尔·阿明与俄罗斯左翼学者的对话
2023年
2018年8月12日,左翼理论家、社会活动家萨米尔·阿明去世,成为俄罗斯学界的重要事件。阿明长期关注俄罗斯在世界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现代化道路,与布兹加林等学者通过左翼论坛凝聚社会力量,在晚期资本主义的新帝国主义性质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展开积极对话,探讨新兴国家崛起的现实条件以及世界体系结构变动的潜在趋势。本文旨在呈现阿明近年来在俄语世界中的思想活动与积极影响,阐明阿明以生产方式为主导概念研究边缘资本主义形态的历史形式与具体类型、基于中心-(半)边缘的能动结构探索新兴国家现代化替代方案的方法论意义。
户晓坤
关键词:社会形态新帝国主义
“资本”范畴的抽象与具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分析
2017年
"资本"范畴作为对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构成了现代经济学毋庸置疑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与之相反,马克思对于"资本"范畴的方法论分析要求建构从抽象到具体的现实路径。通过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论原则澄清"资本"范畴中的抽象和具体,一方面指出资产转化为资本是以某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前提的;另一方面将资本作为由内部诸要素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所推动的、不断向外扩张的内生矛盾展开过程。基于对资本范畴内部诸要素"关系"和"过程"的分析和描述,使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以及现实运动的抽象表达获得丰富的规定性,从而能在总体性的认识和把握社会现实之中资本的本质及其历史状况,提示出资本的限制就是资本本身。
户晓坤
关键词:资本范畴
《剩余价值学说史》中的资本逻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前提性批判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现存社会关系是在历史运动中,通过人们的感性交往活动被创生、并且不断改变着的。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剩余价值的秘密,马克思进而指出,资本是私有财产运动的感性表现,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生成是历史的;作为抽象劳动的积累,其生命力就在于不断的自我增殖和扩张。进入21世纪,普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晚期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莅临了,马克思的生产决定论不能自圆其说。因此,澄清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进行批判的要义,对于重新阐释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是非常必要的。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这一要著中,通过对"物质生产"这一经济学范畴之规定的前提性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物质生产是被生产性所规定的,其存在的前提是资本作为一种抽象的社会权力统治具体活劳动,劳动力和劳动条件发生分离,而国民经济学家逻辑的、抽象的表达了现实中真实发生的关系,把具有社会-历史规定的现实变成了永恒的自然规律。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了,整个资本主义现存关系是如何落入生产强制的"支架"中,资本主义生产强制、需求强制和消费强制又是如何内在勾连的。
户晓坤
关键词: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秩序建构与可持续发展——以制度融合为视角被引量:2
2014年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扰动,使得系统均衡的稳定性成为制度变迁中的根本性问题。经济学家们对制度的效率功能、秩序功能及其内在关系的研究,为探索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提示,突出了制度在构建稳定的秩序、引导人类行为和减少不确定性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如何在国家意志的正式制度层面上,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经济制度创新和社会秩序建构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培育和形成与正式制度相适应、相匹配的非正式制度因素,通过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与融合过程,建构稳定、和谐而良性发展的社会秩序,是中国经济转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户晓坤郭旭新
关键词:经济转型非正式制度秩序可持续发展
开显生命的本真与自觉:当代教育目的论的澄明与复归被引量:3
2015年
教育活动指向人并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象性活动来实现,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独立的、依循自身结构和规律所生成的内在目的和价值维度。由理性主义传统所预设的教育外在目的论,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的基础上,使教育活动本身处于外在的、附属性的地位,成为服膺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外在目的工具和手段,在规训理性人、工具人的单一功能维度上,抽空了感性生命个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教育活动自身所追求的善,意味着开显感性生命个体的本真与自觉,从教育活动过程中自觉的生成和探索教育的目的,并在过程与目的之间建构共生与交融的关系。这一努力要求在批判教育目的工具主义倾向的同时,澄明和确立教育活动自身独立的内在目的和价值维度。
户晓坤林滨
关键词:教育目的论感性生命
中国社会转型内在张力中的消费主义悖论——基于嵌入资本逻辑中的消费主义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受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传统社会习俗、习惯心态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的消费行为被嵌入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框架之中,呈现出独特的媒介化、符号化和夸示性等消费主义或消费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张力中的消费主义悖论表现为经济结构对消费能力的抑制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两极分化。在厘清资本扩张型消费模式与可持续型消费模式界限的前提下,通过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消费能力、稳定消费倾向和支出预期,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形成消费能力与生产能力之间良性循环和相互协调,进而超越生产与消费二元对立经济增长框架的重要路径。
户晓坤
关键词:消费主义社会转型可持续发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