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
- 作品数:31 被引量:63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学科制度建设笔谈被引量:73
- 2002年
- 北京大学方文先生在《社会心理学的演化 :一种学科制度视角》一文 (载《中国社会科学》2 0 0 1年第 6期 )中提出了学科制度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认为 ,这一概念具有对实际存在的科学研究制度进行反思的可能性。为了推进科学研究制度的建设 ,2 0 0 2年 1月 1 2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在北京召开了“学科制度建设”研讨会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教育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名学者与会 ,就中国学科制度 ,特别是文科学科制度建设的理念、内容 ,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加强学科制度建设的措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的笔谈 。
- 方文韩水法蔡曙山吴国盛郑杭生吴志攀萧琛
- 关键词:后学养成学科制度人文社会科学
- 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被引量:7
- 2008年
- 人有无限的潜能,却不幸地伴随无限的惰性与贪欲。其结果是,人在懈怠、挣扎、失望与悔恨中虚度一生。多么苦楚而灰暗的生命图景!它直觉而宿命地道出了人类物种生命演化的可能奥妙:人之潜能与其实现之间的巨大缝隙。
- 方文
- 关键词:社会认同学科制度生命悔恨
- 政治体中的信徒——公民困境:群体资格路径被引量:9
- 2009年
- 对作为宗教徒的公民而言,他们对跨国家的宗教共同体的忠诚可能超越对政治体的忠诚,从而成为政治体的离心力量。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信徒—公民困境。这种困境已对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国家建设构成严峻挑战。在叠合认同构念的基础上,论文试图基于行动者的多元群体资格来初步分析和解释这种困境。
- 方文
- 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被引量:27
- 2002年
- 论文以学科制度化过程和学科理智演化为分析视角 ,概要研究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论文结论是 :经过近 40年的不懈努力 ,欧洲社会心理学 ,已经成功地解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主宰地位 ,并和美国社会心理学一起 ,建构国际社会心理学新的研究范式。
- 方文
- 关键词:社会关怀美国化
- 中国宗教图景上的浮尘被引量:1
- 2014年
- 论文首先概要解剖了有关中国宗教研究的病理学即双重东方学困境,然后描绘了当代中国多元丰厚的宗教资源;论文选择信徒——公民关系这一具体议题,论证宗教徒并不必然成为政治体的离心力量,而宗教资源能够滋养公民德行。
- 方文
- 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被引量:184
- 2001年
- 学科发展史是学科理智史和学科制度史的双重动态史。本文尝试从学科制度的视角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以之为出发点 ,作者认为 :跨学科社会心理学的式微 ,其主要原因是暂时的学科制度创新 ,受到既定正统的学科制度的挤压而丧失了其合法性 ;作为统一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学科诉求的失败 ,源于其社会心理学的理智分裂和学科制度分裂之间的交互强化 ;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历史话语的建构 ,则源于学科制度精英在学科制度中同时也是在学科理智发展中的符号霸权化过程 ;而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壮大 ,则是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理智诉求和学科制度建设之间良性互动的结果。文章的结论是 :学科制度视角在学科理智视角之外为学科进展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策略和工具。
- 方文
-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学科制度人文精神符号互动论
- 社会政策中的互依三角——以村民自治制度为例被引量:16
- 2013年
- 社会政策过程,可解释为以政策制定者一政策执行者一政策目标群体这个互依三角为核心的社会心理过程。论文以村民自治为例,基于在浙江温州农村的三次实地研究,尝试揭示这三类行动者互依的行为偏好和行动策略。研究发现在他们积极互依或消极互依过程中,村民的公民意识得以萌生;但基层民主困境也在此过程中逐渐凸显。本研究还期望为政策社会心理学的成长提供洞识。
- 赵蜜方文
- 关键词:村民自治
- 认同政治的分类方案
- 2019年
- 人类生命,在哲学人类学意义 上,超越所有的既定界定和分类,向无限的善恶可能性敞开空间。人之本质是无法被框定的存在,也是使所有既定的界定捉襟见肘的存在。从草民到公民,从非人半人到完人,“从身份到契约”,是人类种系史开天辟地的变革。专制政治和解放政治的战场,慢慢荒芜,直面不平等和社会支配的认同政治,如今在人世间四处游荡徘徊。
- 方文
- 关键词:专制政治认同政治哲学人类学开天辟地
- 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被引量:72
- 2008年
- 面对多元社会力量的雕刻,个体作为能动行动者被赋予或力图获得多元的群体成员资格,并建构或解构/重构多元的社会认同,以缔造动态而同一的完整生命。这种社会认同事件的兴起,有其确定的思想史条件和历史脉络,并迫切地嵌入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以认同语义变迁为切入点,论文概要评论当代社会认同研究的困境。基于群体资格构念,论文把个体生命历程中所遭遇的多元社会力量的雕刻过程归类为不同共同体的教化过程,尝试为超越现有的认同研究提供新方案。论文最后展现了群体资格路径可能具有的方法论意涵。
- 方文
- 关键词:认同政治本真性
- 走出信徒与公民的认同困境被引量:5
- 2012年
- 中国的宗教复兴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与此相伴,中国历史上是否有成熟的宗教,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族群如何在一个民族国家中共存等老问题,又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前一问题实则与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冲击相关,是中国面对西方,重新为自身传统树立合法性这一焦虑感的延续;而后者更涉及到一个大国,如何继承和统合其内部丰富的文化差异性的问题。方文此文,正对关乎这两大问题的种种误解和偏见做出了修正,从任一宗教认同提供的伦理基础中,我们都可发现其通向公民认同的关系模式。
- 方文
- 关键词:公民认同信徒宗教复兴文化差异性社会现象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