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智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缬沙坦与雷米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评价缬沙坦 (valsartan)与雷米普利 (ramipril)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 方法 15 0例CHF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为A组 (n =75 ) :口服缬沙坦 80mg/d ,雷米普利1 2 5~ 10mg/d ;B组 (n =75 ) :口服雷米普利 1 2 5~ 10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 (NYHA分级 )评估 ,行血生化、肝、肾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 8周后两组左房内径 (LA)、左室舒张末期容量 (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 (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 (EF)、短轴缩短率 (FS)、心输出量 (CO)、心排血指数 (CI)均有显著改善 (P均 <0 0 5 )。LVEDV、LVESV、EF、FS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A组与B组比较改善更为显著 (P <0 0 5 )。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 ,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与雷米普利联合治疗CHF优于单用雷米普利。
- 曹广智赵靓鸽林培林王涛
- 关键词:雷米普利心力衰竭充血性联合药物疗法
-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3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缬沙坦治疗 10周前后 ,采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 ,然后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缬沙坦治疗 10周后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 ,分别为(15 0 .6± 4 .6vs 12 5 .6± 10DBP :94 .6± 14 .2vs 80 2± 6 .7,P <0 0 5 ;空腹胰岛素水平较前降低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前显著升高 ,分别为 15 .6 4± 3.2 4vs 10 4± 0 5 4和 - 4 .36± 0 4 0vs - 3.82± 0 35 ,P <0 0 5。肱动脉内径的基础值及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分别为 3.75± 0 6 3mmvs 4 .2 1± 0 4 2mm和 4 .4 0± 0 2 3mmvs 8.5 4± 0 5 5mm ,P <0 0 5。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降压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 李东宝马建国王文英曹广智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高血压血管内皮
- 奥美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CHF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个体化应用强心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Ⅰ组加用奥美沙坦,Ⅱ组加用缬沙坦,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定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血压以及肾功能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Ⅰ组和Ⅱ组治疗后,LVEDd[Ⅰ组:(58.5±6.4)mm vs.(52.2±6.0)mm,Ⅱ组:(58.2±5.9)mm vs.(52.8±5.8)mm]下降,LVEF[Ⅰ组:(39.2±5.2)%vs.(52.1±3.8)%,Ⅱ组:(39.8±6.0)%vs.(50.6±2.7)%]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Ⅰ组和Ⅱ组治疗后NT-pro BNP[Ⅰ组:(934.0±217.7)pg/ml vs.(184.7±66.6)pg/ml,Ⅱ组:(935.0±224.6)pg/ml vs.(191.6±70.2)pg/ml]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治疗前比较,Ⅰ组和Ⅱ组治疗后,血压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奥美沙坦能够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NT-pro BNP水平,其疗效不劣于缬沙坦。
- 郭琳琳曹广智王涛赵靓鸽卜晓翠
- 关键词:奥美沙坦慢性心力衰竭N-末端脑钠肽前体
- 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白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应用雷米普利与缬沙坦组(治疗组)和单用雷米普利组(对照组)治疗24周,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二者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结论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并可进一步降低UAER,更有利于保护肾功能,其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血压作用。
- 姜少燕严玲曹广智蔡尚郎
- 关键词:雷米普利高血压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
- 不同疗程体外反搏对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长疗程体外反搏及短疗程体外反搏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常规治疗组)、Ⅱ组(短疗程反搏组)及Ⅲ组(长疗程反搏组),每组30例.Ⅰ组接受常规治疗,Ⅱ组接受常规治疗及15 d体外反搏治疗,Ⅲ组接受常规治疗及35 d体外反搏治疗.治疗35 d后对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血中CRP水平.结果 Ⅰ组有效率55.2%,Ⅱ组有效率90.0%,Ⅲ组有效率93.1%.Ⅰ组治疗前后对比,CRP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对比,Ⅱ组、Ⅲ组治疗后CRP水平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疗程体外反搏与短疗程体外反搏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方面疗效相近,均优于单药治疗.
- 郭琳琳李盛楠曹广智王涛卜晓翠
- 关键词:体外反搏冠状动脉疾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
- 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FMD)的影响。方法 :4 2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 ,治疗 8周前后 ,采静脉血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浓度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FMD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 (NMD)。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 8周后肱动脉FMD(6 .14± 0 .4 5 ) %较治疗前 (2 .4 5± 0 .2 1) %及常规治疗组 (2 .5 0± 0 .36 ) %均显著改善 (P <0 .0 5 ) ,而肱动脉NM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 王文英李东宝曹广智
- 关键词:心绞痛辛伐他汀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 国产与进口比索洛尔降压疗效对比观察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和评价国产与进口比索洛尔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的降压疗效。方法 16 0例 1、2级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A(n =4 0 )、B(n =38)、C(n =4 2 ) ,D(n =4 0 ) 4组。服用比索洛尔 2 5mgqd ,A组、C组为国产品 ,B组、D组为进口产品 ,且C组、D组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 2 5mgqd。每周依据血压调整一次药物剂量 ,尽量使血压控制在 135 /85mmHg以下 ,最大剂量控制在比索洛尔 10mgqd ,非洛地平缓释片 10mgqd ,8周为一疗程。观察 4组治疗前、后偶测血压 (OBP)和动态血压 (ABP)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心电图和生化指标。结果 降压总有效率、血压下降幅度、2 4小时血压谷 /峰比 (T/P) :C、D组显著优于A、B组 (P <0 0 1) ,A组与B组比较及C组与D组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前后 4组生化指标无显著改变。结论 国产与进口比索洛尔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 ,联合用药较单用疗效更好。
- 林培林赵靓鸽曹广智王涛赵如森赵波
- 关键词:比索洛尔非洛地平高血压联合药物疗法
- 曲美他嗪对老年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 2003年
- ①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②方法 选择老年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 53例 ,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两组用药前后观察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 ;每周硝酸甘油含片的消耗剂量 ;心率及心率和收缩压的乘积 ;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 ;运动后ST段下降≥ 0 .1mm所需的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 ;血生化检验。③结果 曲美他嗪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含片的消耗剂量、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的时间及ST段下降≥ 0 .1mm所需的时间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 (P <0 .0 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未出现不良反应。④结论 曲美他嗪可提高老年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肌耐缺氧能力 ,改善缺血症状 ,从而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 ,改善生活质量 ,且用药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姜少燕付鑫邢泉生曹广智
- 关键词:心绞痛曲美他嗪
- 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左西盂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CHF病人1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7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左西盂旦治疗,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心输出量(sv)、血清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尿素氮(BUN)、肌酐(cr)、电解质等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NTpro—BNP、LVEF、sV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Z=3.02,t=2.62~232.13,P〈O.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慢性CHF,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LVEF和SV,降低NTpro—BNP水平。
- 姜少燕邹平曲蕊曹广智安毅
- 关键词:左西孟旦多巴酚丁胺心力衰竭充血性
- 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凝血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调脂同时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及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脂血症患者 35例为血脂紊乱组 ,口服阿托伐他汀 10mg·qd ,12周 ,血脂正常者 35例为正常对照组 ,分别对血脂紊乱组治疗前及 12周后两组进行血脂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IMT、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时间 (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检查。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血脂紊乱组治疗 12周后的TC、TG、LDL C、FIB均有显著降低 (P均 <0 0 1) ,HDL -C显著升高 (P <0 0 5 ) ,颈动脉IMT显著变薄 (P <0 0 5 ) ,TT、APTT均有显著延长 (P均 <0 0 1)。PT显著升高 (P <0 0 5 )。TC、TG、LDL C、HDL C、IMT、FIB、PT均接近血脂正常组各指标 ,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TT、APTT均超出血脂正常组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有效调脂同时可发挥其非调脂作用 ,逆转或延迟颈动脉IMT的进程 ,并改善凝血系统。
- 林培林王涛李雅男曹广智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颈动脉IMT凝血系统高脂血症血脂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