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皓
-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建筑地域技术的主体目的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通过分析人类"地候"、"血族"和"永生"的心理情结,阐释技术主体以满足人对地域环境的心理情结为目的基础、以满足人对地域环境的客观需求为目的核心、以人与地域环境的共同发展为终极目的,提出地域共同体这一有前瞻意义的概念。
- 郑迪张伶伶李光皓
- 公共价值观念下的滨水公共空间开发被引量:2
- 2008年
- 反思我国滨水公共空间开发过程中的公共性缺失现象,探讨了滨水公共空间开发的公共价值观念,并在此立论基础上提出滨水公共空间开发的原则与对策。
- 李光皓张伶伶郑迪
- 关键词:公共价值公共空间
- 一种农林有机固废肥热联产模块式热回收装置
- 本发明提出一种农林有机固废肥热联产模块式热回收装置,属于农林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该装置的发酵仓内设有换热器,发酵仓底部设有支架和排水口,支架上设有透气板,透气板上设有多孔的通气管,通气管与发酵仓的进风管相通;发酵...
- 展长虹李光皓付薇嘉
- 一种农林有机固体废物静态堆肥热回收利用系统
- 一种农林有机固体废物静态堆肥热回收利用系统,属于农林有机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农林有机固体废物堆肥热回收利用效率低且无法实现静态堆肥的问题。发酵仓的下方设置有渗滤液罐,且底部通风空间与渗滤液罐通过...
- 展长虹李光皓
- 一种农林有机固废堆肥热回收的模块式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农林有机固废堆肥热回收的模块式装置,属于农林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该装置的回风管依次连接风机、出风管和出风口;二号排气管依次连接排气口、排气热回收器和生物过滤器,新风管依次连接排气热回收器和新风口...
- 展长虹李光皓付薇嘉
- 哈尔滨典型街谷空间PM2.5分布场与绿色界面指数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在城市化快速进程的背景下,城市街区PM2.5污染日益严重,本文选取哈尔滨在不同季节的典型街谷空间,对以叶面积密度(LAD)、叶面积指数(LAI)为实测要素的绿色界面指数以及PM2.5浓度进行实测对比研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最终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典型街谷空间PM2.5时段浓度呈现上午比下午平均高37.75%,冬季比夏季高4.7倍的特征;其次,街谷空间的灌木界面对PM2.5浓度场平均积极贡献率为18.62%;最后,对PM2.5的衰减率与实测街谷绿色界面的叶面积密度(LAD)与叶面积指数(LA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街谷绿色界面对PM2.5浓度的衰减作用与叶面积密度(LA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叶面积指数(LAI)的相关性程度较弱。
- 李光皓姚梦雪董慰
- 基于街景图像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天空视角因子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文中以哈尔滨南岗、道里、道外3个典型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街景图像进行语义分割,计算重要城市形态指标天空视角因子(SVF)。研究结果发现,基于街景图像和基于建筑高程得到的SVF平均值差值为0.425。其差值由街谷内行道树遮阴造成。树木遮阴对哈尔滨历史街区内天空视角因子的影响比例为56.3%。
- 何南李光皓
-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
- 室内工作面天然采光照度分布实时预测方法被引量:1
- 2022年
- 照射进室内的天然光随时间变化往往是非线性的,在空间上的分布也往往是不均匀的,随着智慧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准确舒适的调光决策依赖于可靠的天然采光照度分布基础数据收集方法。本文采用两种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和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以四种主要输入特征(传感器照度信息、天空亮度信息、时间信息、其他信息(房间尺寸、窗地比、室内平均采光系数、建筑朝向))在实测方法下对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进行了实时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回归决定系数R2为0.826;BP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回归决定系数R2为0.739,随机森林的表现相对较好。两种机器学习算法在室内照度分布预测方面具备发展潜力,在未来建筑的照明智慧化调光及间接节能方面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 马梓轩展长虹韩雪莹李光皓
- 距离和视角对红外热像法测温影响与修正被引量:3
- 2022年
- 红外热像仪与被测建筑表面的距离及相对视角会影响测温准确度,对此开展研究并提出了修正方法。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寒地楼内墙表面为测试对象,在红外热像仪分别距墙体表面1.0~7.0 m和30°~90°视角下,测试了28组工况下的墙体表面温度,同时利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对测试期间的墙体表面温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红外热像仪测温值与距离、视角存在较强的非线性关系;以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值为基准,红外热像仪测温值随着距墙体变远、测温视角变小而逐渐降低;在不同视角下,距墙体表面1.0 m处的平均误差最小,为0.22℃,7.0 m处的平均误差最大,为1.16℃;在不同距离下,红外热像仪在墙体表面垂直方向(90°)位置处的测温平均误差最小,为0.44℃,与墙面夹角30°处的测温平均误差最大,为0.87℃;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了以红外热像仪测温值、视角和测温距离为输入量,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值为输出量的测温修正模型。经过修正后,红外热像仪测温与热电阻温度传感器测温的误差减小至0.01℃,提高了墙体表面测温精度,对精准识别墙体热工性能有重要意义。
- 张东杰展长虹陈琳李光皓
- 关键词:红外热像仪BP神经网络
- 两种创作策略的效果——以佳木斯大学校门和松花湖风景区大门为例被引量:3
- 2003年
- 以佳木斯大学校门和松花湖风景区大门为例,探讨了设计过程中分析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重要性,试图寻找出不同背景下的创作思路,以避免混乱。
- 张伶伶赵伟峰黄勇李光皓
- 关键词:中观风景区设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