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子广

作品数:20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学

主题

  • 5篇科举
  • 2篇意蕴
  • 2篇探花
  • 2篇晚唐
  • 2篇文学
  • 2篇科举文化
  • 1篇代文
  • 1篇道德
  • 1篇行卷
  • 1篇学史
  • 1篇演义
  • 1篇燕歌行
  • 1篇疑难
  • 1篇俞樾
  • 1篇语文
  • 1篇语文教育
  • 1篇指瑕
  • 1篇中国历代文学...
  • 1篇中国文学
  • 1篇中国文学史

机构

  • 14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内蒙古工业大...

作者

  • 14篇李子广
  • 1篇董义连
  • 1篇袁和平

传媒

  • 4篇广播电视大学...
  • 2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内蒙古电大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科举学论丛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 2篇1999
  • 3篇199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典文学教科书指瑕
1999年
李子广
关键词: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史》教科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指瑕诸宫调
道德何为?——说《三国演义》开篇词被引量:3
2004年
 明代状元杨慎的《临江仙》词,原是其历史词话中"说秦汉"的开篇词。毛氏父子笔削《三国》而把它作为小说开篇,其意义内涵发生变化,而与《三国演义》的悲剧性主题发生联系。这首词是毛氏修订《三国》的传神点睛之笔。它既关乎小说的境界主旨,又体现出修订者的才调文心。
李子广
关键词:悲怆
文字考订与审美鉴赏的两歧——俞樾书《枫桥夜泊》诗碑评议
2010年
清俞樾书《枫桥夜泊》诗碑有碑刻、家藏二稿,二者有繁简之别。碑刻稿简化掉了家藏稿中的种种疑问与推测,态度较为慎重。统观二稿,其以研经之技施之于诗之文字考订虽能自成一说,然从诗之审美鉴赏观之,未免有两歧之失。
李子广
关键词:俞樾《枫桥夜泊》诗碑两歧
“以汉代唐”与《长恨歌》的命意被引量:4
1998年
“以汉代唐”与《长恨歌》的命意○李子广“以汉代唐”是唐诗中习见的文化现象,它往往作为常识被许多选本注家揭出而不待详言。然而也正是囿于常识范围之内所导致的对它的学术轻视(或忽视),使得我们迄今未见有人对这一文化现象作擘分肌理的研讨,并因而影响到对某些诗...
李子广
关键词:《长恨歌》《长恨歌传》《燕歌行》陈寅恪讽谕诗
《西厢记》与科举文化被引量:3
1998年
《西厢记》与科举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王实甫在《莺莺传》的“婚”与“仕”的基本文化背景上,改造了西厢故事的基本情节,揭橥了历史的真实,从而突出地展示了科举文化与世族文化的矛盾冲突。科举新人张生最终战胜了顽固的世族势力,充分体现了作者特定的“风月情”与“功名念”相统一的人生理想与团圆之梦。王实甫以他杰出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使西厢故事以戏剧的形式达到了应该达到的历史深度。仅从其崭新的思想内涵而言,《西厢记》
李子广
关键词:《西厢记》科举文化
宋元南戏中的士人婚恋主题被引量:1
1999年
宋元南戏流传下来的作品以反映士人的婚恋为主。由于宋代科举所形成的崇尚士子的婚姻观念的普遍化,宋南戏多揭示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士人发迹变泰、负心背德的故事,而表现出较多的批判色彩。随着时代的变迁,士人地位的失落,元南戏中的士人婚恋主题也发生了转变。这一转变有两个方面:一是多写书生在科场得意后仍然忠于爱情,表现出高尚的品德操守。二是展示科举士人对“婚”与“仕”的深入的道德反思与灵魂拷问。宋元南戏中的士人婚恋主题的发展经由了一个从表层批判到深刻反思的深化过程。这一过程的出现,与特定的时代相关。
李子广袁和平
八股文破题佳话与蒙学语文教育
2008年
八股文破题佳话广为传播。大体而言,其内容分为正反两个方面。正面佳话多为表彰蒙童敏捷才情;反面佳话则是破题荒谬不伦一类。关于破题之难与破题之重要,亦有佳话流传。八股文破题佳话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蒙学语文教育背景。蒙学语文教育中的破题写作训练,虽然具有较强的科举功利色彩,但其对蒙童语文能力的提高与思维方式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李子广
关键词:八股文语文教育
儒家思想与文学考试——关于科举制的文化考索被引量:1
2010年
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德化尚贤的思想奠定了汉代察举及科举制的理论基础。儒家教育与入仕相结合的思想为科举制的形成确立了一种基本模式。科举考试主要是一种文学考试,与中国古代悠久的尚文传统有关。以儒家思想与文学考试为观念、形式的科举制,对中国文人及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李子广
关键词:儒家科举文学文化
中晚唐及第诗的探花意蕴
2015年
科举制度发展到中晚唐时已渐趋成熟,对士人生活的影响也逐渐扩大。唐代新科进士在考试放榜之后会参加曲江宴、雁塔题名、杏园探花宴等一系列名目繁多的宴集。其中,杏园探花宴尤为引人注目,围绕探花宴中晚唐文人士子们创作了大量的及第诗。这些诗歌包含着丰富的意蕴,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及第士人的心态,而且还为我们呈现出科举背景下丰富多彩的唐代社会文化。
雷晓妍李子广
关键词:探花意蕴
《贾奉雉》的思想深度
2011年
《贾奉雉》是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小说名篇之一。作者以荒诞的笔调述说着一个士人的故事,其实也借此揭示了一代士人的精神遭遇。传统士人品格与八股文化人格的两难选择,自我拯救的努力与精神逍遥的无奈,构成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作者以泣血的哀感寻求灵魂的安顿;同时又以凛然的风骨探寻着自身的文化归属。而贯穿全篇的隐喻结构,使作品的深刻品格愈益鲜明。
李子广
关键词:科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