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洪

作品数:73 被引量:610H指数:14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2篇玉米
  • 23篇土壤
  • 10篇秸秆
  • 9篇人参
  • 8篇秸秆还田
  • 8篇还田
  • 7篇玉米根
  • 7篇施肥
  • 7篇根际
  • 7篇根系
  • 6篇皮病
  • 6篇人参红皮病
  • 6篇红皮
  • 5篇苏打
  • 5篇碱土
  • 5篇黑土
  • 4篇玉米根系
  • 4篇玉米冠层
  • 4篇施氮
  • 4篇苏打碱土

机构

  • 7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科学...
  • 2篇吉林工业职业...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吉林石油集团...
  • 1篇通化农业学校

作者

  • 73篇李志洪
  • 13篇陈丹
  • 10篇刘兆荣
  • 9篇李翠兰
  • 8篇曹国军
  • 7篇殷程程
  • 7篇矫丽娜
  • 6篇高强
  • 6篇崔婷婷
  • 6篇田淑珍
  • 5篇张晋京
  • 5篇于磊
  • 4篇孙建华
  • 4篇孙艳君
  • 4篇王世杰
  • 4篇李辛
  • 4篇郭志顶
  • 3篇郭世伟
  • 3篇张福锁
  • 3篇孙彦君

传媒

  • 16篇吉林农业大学...
  • 9篇土壤通报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玉米科学
  • 3篇土壤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中国农机化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模型在土壤剖面有机碳垂直分布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指数模型、幂函数模型、对数模型和S函数模型,以农安县50个土壤剖面有机碳数据为基础,拟合了土壤有机碳剖面垂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S函数模型对土壤有机碳剖面分布的拟合效果最好,R2约达到0.9。拟合效果最差的是幂函数,R2稳定在0.77。在4种拟合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各点1 m深土壤剖面的有机碳密度,幂函数模型、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估算的有机碳密度偏高,S函数模型偏低。描述某地区土壤剖面有机碳垂直分布需要选择适当的模型,依据一定代表性土壤剖面数据进行分析后方能确定。
赵传拓李志洪崔钰曼张婷王世杰
关键词:有机碳土壤剖面
黑土和黑钙土玉米苗期根际锌组分及有效性被引量:2
2000年
采用自制根盒培养法 ,以黑土和黑钙土研究了 2种基因型玉米苗期根际不同层次土壤pH、Eh变化 ,用Shuman的锌分组法研究了各形态锌在根际不同层次土壤中的分布、活化及有效性。结果表明 :近根际(0~ 2mm)与非根际相比其 pH和Eh下降 ;根际 0~ 1mm土层相对于 1~ 2mm土层DTPA -Zn的亏缺率在1 5 %~ 1 7%之间 ,可交换锌 (EX -Zn)的亏缺率约为 2 5 % ,黑土DTPA -Zn亏缺率高于黑钙土。玉米白单 9在黑钙土上对锌的活化能力高于四单 8,碳酸盐结合态锌 (CARB -Zn)和有机质结合态锌 (OM -Zn)也有类似的规律。以上各形态锌在根际 1~ 2mm以上区域有峰值 ,远根际区锌被活化较弱。根际无定形铁结合态锌(AFeOX -Zn)和结晶形铁结合态锌 (CFeOX -Zn)
李志洪陈丹曹国军黄海
关键词:玉米根际有效性黑土黑钙土
种还分离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在种还分离模式下采用尼龙网袋法对玉米秸秆还田进行田间原位模拟,比较不同秸秆还田量在不同还田深度下对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纤维素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秸秆还田量0(R0),0.44%(R1),0.88%(R2)和1.32%(R3)4个水平和3个还田深度0—15,15—30,30—45cm交叉处理。结果表明:还田1年时,在0—15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纤维素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提高,且R3处理提升效果最显著,分别达到30.98%,101.16%,172.72%,5.40%;在15—30cm土层,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R0处理,但R1、R2、R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纤维素酶活性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变大;在30—45cm土层,R2、R3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和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并无显著差异。还田2年与还田1年相比,各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纤维素酶活性均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8.59%~35.36%,6.74%~29.16%,6.18%~31.72%,但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增加趋势,以R3增幅最大,随土层加深,提升幅度为14.14%,10.14%,12.11%。说明在种还分离模式下可以高量秸秆还田,并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
刘龙李志洪赵小军崔婷婷
关键词:玉米秸秆微生物量碳纤维素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
基于GIS的农安县耕地质量渐变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以吉林省农安县为例,以GIS为依据,在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基础上,调查了耕地粮食产量和投入的数据,更新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剖面构型、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 H和盐渍化程度等属性,完成了2010—2012年各等别及产能的更新。研究农安县2010—2012年的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和产能的变化,各等别与土壤的相关关系,总结农安县近3年各等别发生变化的原因,为合理改良农安县耕地质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10—2012年自然等别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自然质量影响因子变化不大;利用等逐年降低而经济等别变化波动较大,这是因为作物的产量变化影响着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而近几年产量主要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农用地的各等别与有机质含量,p H呈正相关。
辛士颖李志洪于磊赵传拓矫丽娜殷程程朱喜君张大军游国祥谷伟
玉米根际有机磷的亏缺与积累被引量:10
2003年
利用根盒培养和田间栽培方法,研究了黑土和黑钙土玉米根际有机磷的亏缺和积累的状况。结果表明:玉米苗期根际活性有机磷(AOP)和中等活性有机磷(MAOP)亏缺,其亏缺率为6%~8%,而中稳性和稳性有机磷(F-P,H-P)无明显变化。玉米成熟期根际有机磷存在富积现象,这主要与成熟期根系吸磷能力下降,根际淀积物产生及前期吸收的矿质磷泌出有关。
李志洪陈丹张福锁
关键词:玉米根际有机磷亏缺黑土黑钙土
有机无机复合肥及调节剂对玉米产量及磷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通过田间根袋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拔节期和成熟期植株吸磷量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腐植酸和有机无机复合肥能增加玉米植株吸磷量,与施氮磷钾肥料处理相比,植株吸磷量增加幅度为13.7%~41.5%;施用微生物菌剂、腐植酸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增加了玉米产量,提高了玉米品质。
李翠兰李志洪高强张晋京
关键词:玉米微生物菌剂腐植酸吸磷量
不同肥料处理对玉米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1
2001年
通过土培试验 ,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富里酸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对玉米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微生物菌剂、富里酸和有机无机复合肥能增加玉米苗期根长 ,减小根半径 ,扩大根系体积、根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密度 ,有利于根系对营养元素尤其是磷素的吸收。
李翠兰李志洪张晋京崔俊涛杨文影
关键词:富里酸有机无机复合肥根系生长玉米苗期
缺锌对玉米吸收锌的动力学及氨基酸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1
1998年
在不同Zn 水平下, 研究了缺锌对玉米基因型Zn 动力学和根系分泌氨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3 个玉米基因型( 铁单4 、白单9 和四单8) 在缺锌条件下,白单9 表现出较强的锌亲合力和耐缺锌的能力。3
陈丹李志洪孙晓秋曹国军
关键词:玉米基因型动力学
Zn和ABT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根际磷酸酶活性和pH的影响被引量:17
2004年
在石灰性土壤上,以田间根袋栽培方法,研究了Zn和生根粉4号(ABT)对玉米在5个生育期中根系生长和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根系生长随生育期呈"S"型分布,根长和根体积在生育后期呈下降趋势。Zn和ABT的应用促进了根系的生长,扩大了根系和土壤接触面积,减缓了后期根系衰老速度,并改善了根际微生态环境。玉米根际土壤pH低于非根际;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非根际。抽雄期,Zn、ABT和Zn+ABT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Zn和ABT的应用改善了玉米根际微生态环境,为有效利用土壤和肥料磷打下基础。
李志洪王淑华高强李翠兰张福锁
关键词:玉米根系生长根际微生态磷酸酶活性ABT石灰性土壤
调控因子对玉米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田间根袋试验,研究了调控因子(微生物菌剂、腐殖酸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对玉米成熟前期产量性状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腐殖酸和有机无机复合肥能增加玉米产量;同时,施用微生物菌剂、腐殖酸提高了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改善玉米品质。
李翠兰李志洪高强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腐殖酸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