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璐

作品数:24 被引量:137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夏枯草
  • 4篇影像
  • 4篇影像学
  • 4篇基因
  • 3篇影像学表现
  • 3篇关节
  • 3篇次生代谢
  • 2篇代谢产物
  • 2篇地黄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诊断显像
  • 2篇生物合成
  • 2篇中西医
  • 2篇中医
  • 2篇肿瘤
  • 2篇转录组
  • 2篇细胞
  • 2篇显像
  • 2篇小柴胡

机构

  • 21篇河南中医药大...
  • 7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河南省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21篇李璐
  • 9篇董诚明
  • 5篇赵乐
  • 5篇宋莹
  • 2篇王宪龄
  • 2篇王宝亮
  • 1篇张敏
  • 1篇曹琴
  • 1篇乔毅琳
  • 1篇张影
  • 1篇马俊田
  • 1篇崔姗姗
  • 1篇夏伟
  • 1篇魏硕

传媒

  • 5篇中草药
  • 3篇风湿病与关节...
  • 2篇中医研究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PECT-CT结合传统影像学对软骨黏液样纤维瘤的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软骨黏液样纤维瘤(CMF)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MF的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CT、MRI及SPECT-CT检查。结果:11例中发病部位:长管状骨9例,髂骨1例,腰椎棘突1例。X线平片示10例出现偏心型、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例未见明显异常。CT示9例病灶内粗细不等骨嵴伴病灶周边硬化,5例病理骨折伴软组织肿块,2例钙化,均无骨膜反应。MRI平扫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压脂序列呈高或混杂信号,其中2例病灶周围骨髓及软组织水肿;增强扫描1例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SPECT-CT示3例异常核素浓聚,病灶边缘浓聚明显,中心浓聚稀疏或缺如,呈环形浓聚。结论:SPECT-CT结合传统影像学可评价CMF成熟程度、病变范围,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李璐宋莹郭会利张斌青张敏
关键词:软骨黏液样纤维瘤诊断显像
附肢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附肢骨嗜酸性肉芽肿(EGB)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附肢骨EGB的影像学资料,21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5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2例行SPECT-CT检查。结果:21例共26个病灶,其中18例单发,上肢骨6个病灶(锁骨2个,肱骨4个)、下肢骨12个病灶(股骨6个病灶,髋臼2个病灶,胫骨3个病灶,腓骨1个病灶);3例多发,累及肋骨2个、坐骨3个、髂骨3个,共8个病灶。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囊状溶骨性骨质破坏,略膨胀。7个病灶可见骨膜反应,9个可见软组织肿胀或肿块,3个周围软组织水肿,1个增强扫描明显强化,2个SPECT-CT显示病灶周围浓聚。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附肢EGB的基础方法,结合CT、MRI及SPECT-CT能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刘云李璐张斌青张敏
关键词:嗜酸细胞肉芽肿诊断显像
基于比较转录组的夏枯草组织差异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果穗、茎、叶片转录组,挖掘夏枯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功能及调节基因。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枯草不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从差异表达的基因中鉴定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相关酶基因。结果在夏枯草的3个不同组织的转录本中,共有8 270个Unigenes在至少2个样品间差异显著。对不同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苯丙素类生物合成的基因表达均有较大的变化。在夏枯草差异基因中分别搜索三萜类和酚酸类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共鉴定到31个三萜类生物合成相关的Unigene,16个酚酸类生物合成相关的Unigenes,113个P450相关的Unigenes。结论本研究为后续发掘夏枯草次生物质代谢合成途径相关功能基因提供依据,也为夏枯草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调控研究奠定基础。
朱畇昊张梦佳李璐赵乐董诚明
关键词:转录组夏枯草P450果穗叶片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腓总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腓总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较多,主要包括电生理学检查、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检查,但均存在不能早期确诊的缺点。由于目前尚无治疗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有效方法,腓总神经损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功能影像学检查技术,不仅可以早期诊断腓总神经损伤,还能够指导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本文结合典型病例,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腓总神经损伤诊治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李璐郭水洁宋莹张斌青张敏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腓神经红外热成像技术
王宝亮教授经验方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016年
王宝亮教授为河南省名中医,行医三十余载,对中医内科皆有研习,长于中医脑病,善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因正气不足,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闭阻所致。王宝亮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本病以络脉空虚为本,常因风、瘀、痰、湿同时致病,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祛风化痰、除湿等同为治则,总结出治疗该病的经验方,临床疗效颇为显著。
王卫娇李璐王宝亮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
儿童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8年
从儿童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中西医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李璐宋莹张敏
关键词:髋关节滑膜炎儿童一过性中西医
夏枯草的转录组测序与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获得夏枯草转录组信息,探索夏枯草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夏枯草果穗、茎和叶等部位进行转录组测序,经Trinity软件组装后获得Unigene,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获得77 863条Unigene,平均长度为716.72 nt。通过与NR、Swiss-Prot、COG等7个公共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共有41 367个Unigene获得注释,注释率为53.13%。在KEGG数据库中,有1 406条Unigene被注释到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通过对转录组数据深入挖掘发现,参与夏枯草三萜类骨架合成的Unigene共有60个,参与酚酸类合成的Unigene共有24个,参与次生代谢后修饰的Unigene共有259个,参与其他次生代谢合成的Unigene共有118个。结论夏枯草转录组数据为探索夏枯草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也为利用代谢工程增加夏枯草中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提供了基础信息。
朱畇昊张梦佳李璐赵乐董诚明
关键词:夏枯草转录组次生代谢生物合成
夏枯草DXR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2019年
目的:克隆夏枯草1-脱氧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基因并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技术克隆夏枯草DXR基因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PvDXR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外源性物质诱导下的表达特性。结果:PvDXR基因编码全长为1422 bp,编码47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序列,理论分子量为51351.49 D,为不稳定蛋白并具疏水性,含有2个跨膜螺旋区。PvDXR基因在叶中表达最高,茎中次之,果穗中表达量最少。7种外源性物质处理24 h后该基因在果穗中的表达量均有所降低,且ETH、GA3及CaCl2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降低最多。结论:获得PvDXR基因的全长cDNA,并揭示了其在不同组织及外源性物质诱导下的表达差异,为后续研究PvDXR基因在夏枯草三萜类成分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李璐董诚明张梦佳朱畇昊
关键词:夏枯草生物信息学分析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8年
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尿酸来源增多或尿酸去路减少而导致骨与软组织损伤的代谢性、风湿性疾病,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无症状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缓解期/间歇期、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本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易导致误诊和漏诊,且关节液偏振光检查发现尿酸盐结晶虽为诊断本病的金标准,但为有创性检查,临床及患者接受程度低,易延误诊断及治疗;因此,本文着重从X线、CT(常规CT、双源CT)、MRI、超声早期发现痛风性关节炎特征性表现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
李璐宋莹张敏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影像学表现
地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表达水平与其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研究地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在不同地黄材料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与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关系,从地黄叶、地黄组培苗叶、地黄毛状根中提取总RNA,以地黄TIP41为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梓醇、毛蕊花糖苷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并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材料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再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地黄材料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及其含量差异较大。经相关性分析,地黄中梓醇的含量与GGPPS2基因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与GGPPS1、G10H基因的表达量也有显著相关性,说明GGPPS2与梓醇的合成有关,GGPPS1、G10H与总环烯醚萜苷的合成有关;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与ADT、ASP5、4CL、C3'H、HCT、GOT2基因的表达量均没有显著相关性。上述结果为地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朱畇昊李璐赵乐董诚明
关键词:地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