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英强

作品数:24 被引量:32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盆地
  • 8篇地质
  • 8篇四川盆地
  • 6篇背斜
  • 4篇褶皱
  • 4篇滑脱层
  • 4篇几何学
  • 3篇地震解释
  • 3篇原型盆地
  • 3篇运动学
  • 3篇龙门山
  • 2篇地质结构
  • 2篇断层
  • 2篇断层转折褶皱
  • 2篇年代学
  • 2篇盆-山耦合
  • 2篇浅层
  • 2篇裂变径迹
  • 2篇磷灰石
  • 2篇磷灰石裂变径...

机构

  • 2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4篇李英强
  • 20篇何登发
  • 10篇梅庆华
  • 6篇文竹
  • 3篇李皎
  • 2篇李智
  • 2篇鲁人齐
  • 2篇刘士林
  • 2篇徐锡伟
  • 2篇王贝
  • 2篇王振南
  • 1篇张学丰
  • 1篇孙衍鹏
  • 1篇李传新
  • 1篇桂宝玲
  • 1篇刘波
  • 1篇李双建
  • 1篇张煜颖
  • 1篇樊春
  • 1篇蔡明刚

传媒

  • 5篇地质科学
  • 2篇石油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2014年中...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走滑断裂物理模拟装置
本发明涉及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走滑断裂物理模拟装置,包括台体,所述台体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水平设有试验箱,所述安装槽左右槽壁均开设有圆形的安装口,所述试验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板,所述圆板转动安...
张仲培刘士林卫端李英强王瀚洲李智李锐思
四川盆地及邻区早侏罗世构造-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被引量:37
2014年
下侏罗统是四川盆地原油勘探的主力层系,研究其构造一沉积环境与原型盆地演化可为油气勘探奠定重要基础。从周缘构造环境、盆地构造沉降、盆一山耦合作用等出发,结合沉积相研究,将盆地沉积充填演化与周缘造山带演化有机结合,重建了四川盆地及邻区早侏罗世各沉积期构造一沉积环境,并探讨了盆地性质及演化规律。早侏罗世四川盆地构造动力学环境经历了强、弱伸展的交替变化,构造沉降经历了快速一缓慢一稳定的变化特征。自流井组珍珠冲段沉积期为强伸展期,于晚三叠世的断陷一坳陷盆地之上开始稳定的坳陷盆地沉积;自流井组东岳庙段沉积期为弱伸展期,盆缘隆升和基底沉降减慢,促进了岩相和岩性都比较稳定的大规模湖相沉积;自流井组马鞍山段沉积期为强伸展期,盆一岭、盆一山构造耦合作用加强,促进了盆地西缘、北缘以粗碎屑为主的辫状河和大型扇体的发育;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沉积期为伸展作用最弱、造山带活动最稳定的时期,盆地整体的拗陷速率远大于陆源碎屑的堆积速率,导致了四川盆地早侏罗世最大湖盆的形成。早侏罗世四川盆地及邻区主体为陆内弱拉张环境下的大型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周缘造山、造陆的间歇性活动,湖盆或快或慢的沉降以及局部的古隆起、古坳陷控制着沉积中心整体向盆地北部及NE方向迁移,其演化过程对油气聚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英强何登发
关键词:原型盆地盆-山耦合早侏罗世四川盆地
龙泉山浅层断裂系统的分带、分段变形格局及差异隆升对比
本文依据断层相关褶皱几何学原理对龙泉山构造带二维地震剖面进行了密集解释,利用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约束了龙泉山地区的差异隆升时序.龙泉山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和上下分层的特点.龙泉山构造行迹明显,呈NE-SW向,南高北低,轴部...
李英强何登发梅庆华
关键词:差异隆升
文献传递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被引量:5
2020年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是在前寒武纪结晶地块和古生代褶皱基底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断陷型沉积盆地,断陷分割严重,具有小湖盆多物源、相带窄、相变快、冲积体系沉积特点;每个凹陷为一个独立的断陷湖盆,自成一个独立的沉积单元,构成相对独立的含油气系统或勘探单元。侏罗系煤系与白垩系湖相泥质烃源岩发育,有机碳丰度中等,处于成熟与高成熟演化阶段;储集层以侏罗系致密砂岩与白垩系砂砾岩为主,受成份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所限,储层物性较差,多为低孔低渗储集层类型;由于后期构造改造强烈,成藏保存至关重要。在相对继承性较好的坳陷内主力沉积凹陷有利于油气生成、运聚成藏和后期保存。本文主要采用成因法(盆地模拟),结合地质条件类比法计算盆地石油资源量为6.5×108 t(含非常规致密油),非常规致密砂岩气为1500×108 m3,具有良好勘探潜力;勘探方向上应立足居延海、查干、苏红图和达古4个主要沉积坳陷中的主力断陷,在加大针对断背斜、断块、断层遮挡的构造油气藏勘探的同时,注重斜坡区与凹陷区非常规致密油、致密砂岩气藏勘探。
吴晓智何登发陈晓明郑民李英强
关键词:成藏条件油气资源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及邻区中-晚侏罗世原型盆地特征及演化
李英强何登发梅庆华李皎
关键词:原型盆地四川盆地
米苍山东河地质大剖面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及其对上扬子北部陆内俯冲机制的约束被引量:6
2013年
米苍山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受秦岭造山带由北向南挤压作用的影响,构造变形特征复杂,深入研究米苍山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对陆内造山作用以及山前冲断带油气勘探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米苍山地区的野外地质考察,对地表产状进行详细观测,建立了米苍山地区东河地表地质大剖面,并且利用等倾角区划与轴面分析,对东河剖面进行构造解析,建立了米苍山造山带构造几何学模型,通过构造楔模型分析了米苍山扇形隆升机制,通过不整合面分析,对四川盆地北部米苍山构造变形时间进行了研究。米苍山南缘基底发育4个构造楔,是影响米苍山南部地层抬升的主要原因,其顶部滑脱层为震旦系,底部滑脱层为元古界变质岩,前缘单斜带由嘉陵江—雷口坡组膏岩层作为滑脱层产生的反冲断层控制,寒武系滑脱层与震旦系滑脱层共同影响了大两会背斜的形成,而米苍山北缘则发育单个构造楔,其顶部滑脱层为震旦系,元古界变质岩为底部滑脱层;通过对米苍山地区不整合面研究,米苍山造山带自中生代以来,至少经历了印支期与燕山期两次大规模的隆升。因此,米苍山前表现为多期次多层滑脱的构造特征。
文竹何登发樊春李英强孙衍鹏贺鸿冰
关键词:滑脱层构造楔不整合面
四川盆地威远背斜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其变形机制
威远背斜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受川西构造带、川东构造带及川南构造带影响,现今发育为大型穹窿状背斜构造,长轴为北东向,但其形成演化与其周边构造带又有明显不同。前人对威远背斜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及其变形机制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争议,...
梅庆华何登发李英强
关键词:磷灰石裂变径迹
四川盆地威远背斜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其变形机制
威远背斜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受川西构造带、川东构造带及川南构造带影响,现今发育为大型穹窿状背斜构造,长轴为北东向,但其形成演化与其周边构造带又有明显不同。前人对威远背斜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及其变形机制的认识存在较大的争议,...
梅庆华何登发李英强
关键词:磷灰石裂变径迹
文献传递
龙门山中段山前彭县隐伏活动断裂三维构造特征被引量:5
2019年
彭县隐伏断裂是龙门山中段山前的一条典型活动断裂,其构造特征对认识龙门山构造带向四川盆地生长的方式和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其被四川盆地晚新生代较厚地层所覆盖,该断裂的构造样式、三维空间展布、形成机制以及发震能力等问题尚不明确。文中利用多条高精度三维地震反射剖面,结合区域地质与钻井资料,对彭县隐伏断裂的几何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三维断层模型;同时根据断层相关褶皱与褶皱调节断层原理,对彭县隐伏构造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山前的浅层构造变形与中下三叠统的滑脱层f 1密切相关。该滑脱层一直向E延伸至四川盆地西部的龙泉山,彭县隐伏背斜为该滑脱层f 1之上的低角度断层转折褶皱,彭县隐伏断裂则发育在彭县隐伏背斜膝折带的前翼,是一条高角度(50°~60°)的逆断裂,走向NE-SW,总长约50km;彭县隐伏断裂与龙门山南段大邑隐伏断裂并不相连,非同一条断裂。彭县隐伏断裂与彭县隐伏背斜褶皱轴的走向一致且断距较小,该断裂的形成与背斜前翼褶皱变形有关,分析认为是一条褶皱调节性断层。文中系统地揭示了彭县隐伏活动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对进一步分析断层活动性和危险性提供了依据。
王振南鲁人齐徐锡伟何登发何登发蔡明刚罗佳宏
关键词:地震解释断层转折褶皱龙门山中段
四川盆地东南部泸州古隆起的厘定及其成因机制被引量:40
2019年
对盆地内部大型古隆起地质结构认识的逐渐加深,往往伴随着重要的油气勘探发现,前期丰富的油气勘探成果表明,泸州古隆起是四川盆地重要的聚油气构造单元之一。同时,泸州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又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它是扬子板块内部变形与周缘地块在印支期造山运动的联合响应,是研究盆-山耦合关系与盆地叠加改造过程的天然场所。借助于大量的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资料,对川东南地区印支期泸州古隆起进行详细的厘定。通过不同地区的地层对比分析,识别隆起发育地区的三叠系地层缺失情况。在精细追踪地震层位的基础上,分析了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进而认识泸州古隆起的阶段性演化特征。利用井、震结合的方法,追踪不同时期的地层尖灭点分布范围,较为详细地刻画出泸州古隆起的展布特征。结合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进一步分析泸州古隆起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特征,提出泸州古隆起的成因机制模型。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区发育印支期的泸州古隆起,其经历了3个显著的演化阶段:早三叠世嘉陵江组沉积时期为萌芽期,中三叠世雷口坡组沉积时期为发育期,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沉积时期为隆起的消亡期。泸州古隆起的形成受控于周缘地块的印支期造山运动,是扬子地块东南缘江南雪峰造山带自东向西挤压、迁移过程中形成于山前坳陷带的前缘隆起。
黄涵宇何登发李英强范慧达
关键词:四川盆地盆-山耦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