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邦库

作品数:31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双气囊
  • 8篇小肠
  • 7篇小肠镜
  • 7篇肠镜
  • 6篇消化道
  • 6篇小肠疾病
  • 6篇化道
  • 6篇疾病
  • 5篇电子小肠镜
  • 5篇双气囊电子小...
  • 5篇气囊
  • 5篇内镜
  • 5篇出血
  • 4篇消化道出血
  • 4篇疗效
  • 4篇肝硬化
  • 3篇上消化道
  • 3篇肿瘤
  • 3篇消化性溃疡
  • 3篇小肠镜检查

机构

  • 24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巢湖市第一人...
  • 2篇淮南矿务局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淮南矿务局潘...
  • 1篇霍邱县第一人...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 1篇安徽省淮南矿...
  • 1篇安徽省霍邱县...

作者

  • 31篇李邦库
  • 12篇许建明
  • 11篇胡乃中
  • 9篇谢惠君
  • 8篇杨桂芳
  • 6篇陈熙
  • 6篇方家旭
  • 5篇章礼久
  • 4篇金树
  • 3篇李向
  • 2篇郑跃英
  • 2篇郑新权
  • 2篇宋育林
  • 2篇梅俏
  • 2篇许镇
  • 2篇张秀华
  • 2篇蒋庆刚
  • 2篇路亮
  • 1篇汪凤霞
  • 1篇张磊

传媒

  • 6篇安徽医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预防医学...
  • 1篇内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慢性咽炎为主要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4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食管外表现之慢性咽炎的临床特点和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7例诊断为GERD合并有顽固性慢性咽炎者进行问卷评分,随机分为治疗组(艾索美拉唑)和对照组(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予耐信20 mg,1次/d,治疗2周;对照组予吗丁啉10 mg,3次/d,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改变及咽部炎症改变。结果治疗组24例病人与对照组23例病人基本情况二组无差异;服用耐信的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差别有显著性(P<0.05),服用吗丁啉的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也有一定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对咽部局部炎症的有效率分别为79.2%、39.1%,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GERD可能是某些顽固性咽喉炎产生的原因之一,通过PPI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和减轻局部炎症表现。
李邦库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慢性咽炎多潘立酮
胶囊内镜与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比较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对疑诊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按检查方式将疑诊小肠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即胶囊内镜检查组,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组,分析统计各组病变检出情况,计算检出率,阳性率。同时分析部分病例进行胶囊内镜结合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病变一致率。结果胶囊内镜组检出率89.1%(49/55),阳性率60%(33/55);双气囊内镜组检出率76.9%(103/134),阳性率69.4%(93/1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行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9例患者中,发现胶囊内镜假阴性率为11.1%(1/9),胶囊内镜阳性结果经小肠镜证实率为62.5%(5/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穿孔、过敏、胶囊滞留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与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均有较高的检出率与阳性率,在本试验中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的结合可提高小肠病变的检出,在临床实践中,可灵活选用。
许镇许建明李邦库梅俏宋育林
关键词:小肠疾病胶囊内镜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疗效比较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药物治疗。方法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随机分组使用不同的止血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结果善得定+凝血酶组疗效最佳。结论对经济条件好的病人,选用善得定+凝血酶治疗较好,对条件差者,仍可用垂体后叶素+消心痛。
陈熙李邦库王克勤
关键词:出血静脉曲张肝硬化药物疗法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应用和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新近引用的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技术对临床怀疑有小肠疾病的15例患者进行检查,经口进镜8例,经肛门进镜6例,1例两端同时进镜。结果15例中13例有小肠疾病阳性发现,疾病检出率为86.7%,其中小肠腺癌2例,小肠克罗恩病2例,小肠血管畸形3例,糜烂出血性回肠炎1例,小肠间质瘤1例,空肠息肉1例,胃溃疡1例,回肠吻合口溃疡1例,空肠柿石1例。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是检查小肠疾病的一个可靠手段,疾病检出率高(86.7%,13/15),其观察范围大,图像清晰,视野控制自如,既能发现微小病变,又能同时进行活检。
李邦库章礼久谢惠君杨桂芳
内镜下结扎治疗上消化道息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结扎器 (单发式 )结扎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 采用天津医科大学生产的单环结扎器对 3 8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行内镜下结扎法治疗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3 8例患者共结扎息肉 43枚 ,均取得满意疗效 ,其中 16例一年后随访 ,均无息肉复发 ,无 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结扎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操作简便 ,经济安全 ,疗效可靠 ,基本无并发症 ,尤为适用于上消化道单发性、直径为 0 .5~ 1.5cm的良性息肉。
路亮李邦库吴济民
关键词:上消化道息肉内镜下结扎疗效
184例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配合及护理
2010年
目的评价护理配合对缩短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184例疑为小肠疾病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每例操作均有两名护士参与配合和护理,包括术前谈话、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操作时间、患者病情变化、检查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84例患者183顺利接受检查。平均检查时间,经口进镜(52.48±13.39)min,经肛进镜(77.64±18.59)min;病变检出率79.35%;所有患者检查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室护士与操作医生默契配合及对患者的科学护理对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杨桂芳方家旭李邦库谢惠君胡乃中许建明
关键词:双气囊小肠镜小肠疾病护理
胃起搏对胃动力障碍患者胃肌电活动和胃排空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观察体表胃起搏对胃动力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胃动力障碍症状的患者 2 1例 ,其中15例为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6例为糖尿病胃轻瘫。采用WCH型胃肠起搏仪进行胃起搏治疗 ,每日 1次 ,每次3 0min ,共 14日。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体表胃电图参数及胃对不透X线标志物的排空率。结果 胃起搏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治疗前症状总积分为 6.70± 2 .17分 ,治疗后降为 3 .40± 2 .44分 (P <0 .0 1) ;治疗后总症状改善率为5 2 .3 %± 19.2 % ;对早饱、上腹胀的有效率分别为 70 .1%和 83 .3 %。胃起搏治疗可改善部分胃电参数 ,治疗后胃正常慢波百分比、主频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 (P <0 .0 5 )。胃起搏治疗还可提高患者的 4h胃内钡条排空率 ,有效率为 5 7.1%。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从体表输入起搏信号治疗胃动力障碍患者 ,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改善部分胃电参数 ,提高胃排空功能。
陈熙许建明胡乃中李邦库
关键词:胃起搏胃动力障碍胃肌电活动胃排空功能性消化不良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检测意义初探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了解人类表皮生长因子 (hEGF)与胃粘膜完整性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正常人、慢性浅表性胃炎 (活动期 )、消化性溃疡 (活动期 )、消化性溃疡 (愈合期 )等四组病人血、尿、胃液中的hEGF含量。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 (活动期 )和消化性溃疡 (活动期 )病人上述三种体液中的hEGF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和消化性溃疡 (愈合期 )病人 (P <0 .0 5 ) ,而正常人与消化性溃疡 (愈合期 )病人的hEGF含量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说明hEGF与胃肠道粘膜的完整性有密切关系。
陈圣兴李邦库胡乃中刘功传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EG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胃肠粘膜损害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总人数的10%左右。多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症状产生的原因多解释为肝功能损害或是由肝脏炎症反应所致。本文通过562例病人的临床研究,探讨乙肝病毒对胃肠粘膜损害情况,以便提出防治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562例病人均为我院近2年住院病人,资料较完整,其中男性358人,女性204人,年龄15~89岁,平均40.2岁。
李邦库张秀华郑跃英方明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盐酸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2003年
陈熙胡乃中谢惠君李邦库许建明
关键词:盐酸伊托必利功能性消化不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