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
- 作品数:29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桂皮醛及其代谢产物肉桂酸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_3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桂皮醛(cinnamaldehyde,CA)及其代谢产物肉桂酸(cinnamic acid,CD)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CVB3)的作用机制。方法用CVB3感染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病毒性心肌炎(VMC)细胞模型。1)MTT法测定CA和CD对正常心肌细胞的IC50;2)MTT法测定不同剂量CA、CD对CVB3感染心肌细胞72h存活率;3)分别于接种CVB3的同时(0h)、接种前1h(-1h)和接种后1h(1h)给予100μmol/LCA、CD各100μl,观察CPE,MTT测定72h细胞存活率,并进行病毒中和抗体、免疫荧光和电镜观察。结果 1)CA对正常心肌细胞的LogIC50为-4.125,0.1~1000μmoL/L剂量的CD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CA组(P<0.01);2)10~1000μmol/LCD组细胞存活率高于CA各组和CVB3组,心肌细胞病毒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000μmol/LCA组病毒滴度低于CVB3组(P<0.01),细胞存活率与CVB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接种CVB3-1h、0h和1h,分别给予100μmol/LCD100μl,其病毒滴度均显著低于CVB3组(P<0.01),细胞存活率高于CA组和CVB3组(P<0.01),不同时间接种CVB3组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和免疫荧光试验显示,CD对CVB3有直接灭活和抑制细胞内复制作用。接种CVB30和1h给予CA,其病毒滴度低于CVB3组(P<0.01),但细胞存活率与CVB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在体外可直接灭活CVB3,但对心肌细胞具有明显毒性,可能与其醛基结构相关。CD可直接杀灭CVB3,抑制CVB3在细胞内的复制,但对CVB3感染无预防作用。
- 丁媛媛赵钢涛杨凡王四旺
- 关键词:桂皮醛肉桂酸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病毒B3
- 药物转运体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是肝脏中重要的药物转运通路之一,其遗传多态性可改变药动学参数,影响多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继而影响药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该文对OATP1B1结构与功能,OATP1B1编码基因的结构及多态性对功能的影响,SLCO1B1多态性对他汀类药物的影响,SLCO1B1多态性对口服降糖药的影响,SLCO1B1多态性对抗肿瘤药的影响等进行综述。
- 杨凡张梅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 基因芯片法检测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检测219例样本的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的突变位点,并进行基因分型。对比不同检测方法,验证实验所用芯片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对5个与高血压药物相关的基因进行检测分型,并与直接测序或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法所得结果进行比对。结果:两种方法所得基因分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本实验采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芯片检测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方法简便快捷。
- 杨凡赵钢涛丁媛媛边佳明肖乐东许景峰
- 关键词:高血压基因芯片基因多态性
- 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检测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20例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用基因芯片检测的方法检测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基因,指导抗高血压药物的个性化给药方式,提高用药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高血压病史3~20a,服用药物为: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1)拮抗药类(如洛沙坦、依贝沙坦、缬沙坦等);β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ACEI,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抽取患者血液2mL,用基因芯片对与抗高血压药物相关的5个位点进行检测。野生型纯合子判读为“WW”,杂合子判读为“WM”,突变型纯合子判读为“MM”。结果5个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检测位点的“WW”“WM”“MM”所占比例分别为:CYP2C9位点(85%,15%,0%),B受体位点(15%,40%,45%),AT1位点(80%,20%,0%),CYP2136位点(25%,20%,55%),ACEI位点(40%,40%,20%)。结论CYP2C9及AT1位点基因型分析用于给出AT1受体阻断药;CYP2D6及β受体位点基因型用于给出β受体阻断药;ACEI位点用于给出ACEI类药物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和预测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该方法用于临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基因型检测,能够大大提高药物使用的有效率,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赵钢涛王金萍杨凡边佳明许景峰
- 关键词:基因芯片多态性
- 小儿布洛芬栓剂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布洛芬(ibuprofen)浓度的LC—MS—MS方法,研究布洛芬小儿剂量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两制剂交叉实验设计,用建立的LC-MS—MS方法对20名健康受试者直肠给药50mg布洛芬栓剂(受试制剂)和50mg布洛芬栓剂(参比制剂)后12h内多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药浓度检测。应用DAS2.0统计软件计算主要动力学参数,并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布洛芬的线性范围为0.05~6.4mg/L,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布洛芬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2.77±0.65)和(3.02±0.99)h,Pmax(2.148±0.643)和(2.013±0.844)mg/L,tmax(3.2±0.7)和(3.1±0.5)h,AUC0-12(11.37±3.56)和(11.30±4.62)mg·h/L。结论:所用测定方法简便、专属性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姜楠杨永革许雪廷赵刚涛杨凡
- 关键词:栓剂生物等效性
- 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与检测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研究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的分布。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对β1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关的5个基因多态位点(CYP2C9*3、ADRB1、AGTR1、CYP2D6*10和ACE)进行检测分型,研究分析我国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基因型频率分布及高血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结果 554例中国汉族人群(3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20名健康志愿者)CYP2C9*3突变率为4.96%,AGTR1(1166A>C)为5.87%,ADRB1(1165G>C)为71.84%,ACE(I/D)为33.22%,CYP2D6*10为56.41%;高血压患者的AGTR1(1166A>C)突变率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P<0.05),CYP2C9*3、CYP2D6*10、ADRB1(1165G>C)和ACE(I/D)突变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的AGTR1(1166A>C)基因突变率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女性高血压患者的CYP2C9*3、AGTR1(1166A>C)和YP2D6*10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
- 许景峰刘静许茜杨凡徐琳赵刚涛赵维娟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基因芯片高血压病
- 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在嘌呤类药物代谢中的作用及其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对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在巯嘌呤类药物体内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其活性水平与药物活性物质在体内的浓度与药效、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关系、酶活性多态性种族差异及基因遗传多态性关系进行综述。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 杨凡许景峰
- 关键词: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遗传多态性
- 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华法林是抗凝首选药物。由于个体差异大,有效治疗范围窄,影响了药物的使用。该文针对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影响华法林代谢及作用机制的相关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综述。
- 杨凡赵钢涛丁媛媛许景峰
- 关键词:华法林基因多态性遗传药理学
- 基因芯片法检测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检测中国人的5个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的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检测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为预测遗传因素对治疗高血压药物的影响提供数据。方法用基因芯片法对220例样本的5个抗高血压药物相关的基因多态位点进行检测分型。结果检测了220例样本基因型,计算得到4个等位基因频率,CYP2C9*3为5.68%,ADRB1(G1165C)C为74.09%,AGTR1(A1166C)C为7.73%,ACE(I/D)等位基因D为34.09%。有6例样本CYP2D6基因检测无结果。结论 5个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多态位点在220例中国人中均有分布,可能影响相关药物在个体中的作用,从而影响高血压病的疗效。
- 杨凡赵钢涛丁媛媛边佳明肖乐东许景峰
- 关键词:高血压病基因芯片基因多态性
- 尿甘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对米格列奈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研究尿甘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UGT1A3和UGT2B7基因多态性对米格列奈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的影响,为临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名健康志愿者,应用液质联用法分别检测单次和多次口服米格列奈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UGT1A3(rs:28898617;rs:3821242;rs:45625338;rs:6431625)和UGT2B7(rs:12233719;rs:7439366)SNP,并按不同基因型分组。结果米格列奈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很大。单次给药后米格列奈药代动力学参数(AUC、Cmax、CL)个体差异与UGT1A3和UGT2B7基因多态性间无显著性差异。多次给药后米格列奈药代动力学参数个体差异与UGT1A3基因多态性间相关性经方差分析得出PAUC<0.05,且UGT1A3*1/*5:UGT1A3*1/*2:UGT1A3*1/*3=1.59:1.03:1,Pd=0.06(>0.05),但UGT1A3*1/*5组与UGT1A3*1/*2组的LSD-t检验两两比较Pq=0.032(<0.05),且UGT1A3*1/*5:UGT1A3*1/*2:UGT1A3*1/*3=1:1.57:1.59,表明它们代谢米格列奈的酶活性比较UGT1A3*1/*3>UGT1A3*1/*2>UGT1A3*1/*5。UGT2B7基因多态性与米格列奈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之间相关性在本试验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UGT1A3基因多态性对米格列奈体内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有影响;UGT2B7基因多态性与米格列奈体内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不存在相关性。
- 闫晨霞赵钢涛杨永革杨凡许景峰
- 关键词:米格列奈基因多态性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