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林 作品数:7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政治法律 更多>>
特朗普制视角下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方式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在对中部某省的一所省部共建师范院校大三学生课堂行为表现以及课余时间利用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在师范生培养方式中融入特朗普制进行教学的设想,并开展了实际的教学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证明了特朗普制在师范生培养方式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徐焰华 邱雅楠 杨川林关键词:师范生培养 从分散迈向统一:澳大利亚基础课程改革最新变化 2014年 2008年,澳大利亚教育、职业、训练和青年事务首长委员会(MCEETYA)在墨尔本发表宣言(Melbourne Declaration on Educational Goals for Young Australians)^([1]),开始展开对澳大利亚的教育改革工作。2009年,MCEETYA配合《墨尔本宣言》,提出具体的4年行动计划(Four-Year Plan 2009-2012)^([2]),要求在2010年之前执行国家统一课程。2010年12月8日,澳大利亚召开教育、幼儿发展与青少年事务部级委员会(MCEECDYA)全州会议, 周仕德 杨川林关键词:基础课程改革 课程质量 青年事务 教育改革 INTERCULTURAL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老庄思想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5 2014年 老庄思想以其超越自我、解构主体、追求自由、逍遥不羁的思想风格和尊重自然、顺道"无为"、消极避世的处世哲学,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反思和救济,使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同时又具有圆润和谐、柔中带刚的文化风格。二战后,西方对现代主义的反思逐渐汇成一股后现代主义的潮流。老庄思想和西方的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时代虽然不同,但在反思传统、追求多元、解构主体等方面极为相似,在科学、理性极度高扬的今天,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消解西方的文化困惑和加强东方文化建设的人文情怀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杨川林 杨英法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老庄思想 生命教育观对公民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探析 被引量:1 2014年 公民社会是创建文明和法治社会的现实要求,在当前改革攻坚阶段,社会矛盾的聚焦和多发必然要求公民社会发育中社会成员基于良好社会适应性基础上的全面和健康的发展,这当中现代公民的生命教育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就生命教育观的内涵和创建的路径提出积极构想。 杨川林 单新梅关键词:公民社会 生命教育观 教育与人的完整发展 教育世界原本是一个充满着喜怒哀乐、声色齐全的世界,当我们把生活的丰富从世界里面提取的时候,世界由此被量化或者简化为,只有多少、远近、大小、高低、动静、线条的形式世界,丰富的世界被阉割掉。教育在对人的认识上,不断的强化和抹... 杨川林关键词:现代教育 马克思主义 文献传递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大学课程开发 被引量:9 2013年 "以学习者为中心"是视学习者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和课程开发的首要依据的建构主义原则。在"以学习者为中心"视野下审视我国开放大学课程开发可以发现其中的学习者"虚置"现象。借鉴国外开放大学先进经验,我们需要转变观念,通过水平"同课异构"、纵向"梯级开发"和资源类型拓展来矫正对学习者能力差异、区域差异和学习条件差异的忽视,以多样化、个性化、地方化的课程资源帮助成人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实践开放大学"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和国际化"基本信念,推动全员化、终身化学习型社会建设。 艾小平 杨川林关键词:以学习者为中心 同课异构 当代“人的生成”思想的哲学意蕴 2014年 人的生成绝对不是某些要素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某些人的特征的机械组合,更不是某些人的行为要素的重复叠加。本文认为,人的"未完成性"以及"有限性"是人生成的动力;人的生成的内容是"复杂性"以及"总体性";人的生成的场域在共生关系以及具体事件里;人的生成途径是自我生成以及他者引导中双向建构。正是在人的生成过程中,人不断的将自己内在的潜力以及本质释放出来,实现着人的丰富生活以及意义归宿。 杨川林 艾小平关键词: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