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广笑

作品数:130 被引量:640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生物学
  • 24篇医药卫生
  • 24篇农业科学
  • 2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8篇基因
  • 25篇小麦
  • 23篇教学
  • 17篇蛋白
  • 15篇实验教学
  • 14篇克隆
  • 10篇细胞
  • 9篇蛋白质
  • 9篇生物化学
  • 9篇分子
  • 9篇杆菌
  • 7篇植物
  • 7篇启动子
  • 7篇麦谷蛋白
  • 7篇谷蛋白
  • 7篇病毒
  • 6篇蛋白亚基
  • 6篇亚基
  • 6篇麦谷蛋白亚基
  • 5篇生物科学

机构

  • 10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4篇江汉大学附属...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湖北省农业科...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城建学院
  • 2篇武汉职业技术...
  • 2篇湖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作者

  • 130篇杨广笑
  • 75篇何光源
  • 23篇谢青
  • 19篇汪越胜
  • 16篇常俊丽
  • 16篇陈明洁
  • 10篇吴元喜
  • 9篇陈泠
  • 8篇肖靓
  • 8篇王全颖
  • 7篇罗立廷
  • 7篇王全颖
  • 7篇胡海涛
  • 6篇李引
  • 5篇任惠民
  • 5篇刘幸福
  • 5篇张扬
  • 4篇杨曦
  • 4篇方倜
  • 4篇黄伟伟

传媒

  • 10篇生物技术
  • 8篇高校生物学教...
  • 7篇实验科学与技...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 4篇武汉植物学研...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生物技术通讯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2篇遗传
  • 2篇生命的化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植物科学学报
  • 2篇湖北省植物生...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2篇2009
  • 12篇2008
  • 12篇2007
  • 1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铝胁迫对不同小麦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0
2006年
方法:采用室内水培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铝胁迫对耐性不同的几种基因型小麦叶片和根系内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条件下导致小麦叶片和根系的3种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胁迫强度的增加而上升,重度胁迫下会有所下降。这说明SOD、POD、CAT活性的提高与维持是植物耐铝胁迫的重要生理基础。另外,耐铝品种变化不显著,始终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活性水平,这可能与铝诱导的有机酸分泌有关,敏感性品种的酶活性在胁迫下会有所下降。而MDA含量在轻度胁迫下变化不明显,在重度胁迫下才会有明显变化,其含量的变化与小麦的耐铝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彭艳李洋杨广笑何光源
关键词:铝胁迫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
一种小麦类燕麦b类蛋白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类燕麦b类蛋白基因及其用途,以及转化有类燕麦b类蛋白基因的转基因植物。该小麦类燕麦b类蛋白基因具有改善小麦面粉强度的作用。经实验证明,该类蛋白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强,小麦面粉的强度得到很大提高...
何光源杨广笑马凤云汪越胜李淼李婷婷刘威
文献传递
人干扰素α-2b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研究
2011年
应用PCR的技术从质粒pAIFN中扩增人干扰素α-2b(Human interferon α-2b,HuIFN α-2b)编码基因,将其连接到pBI121双元载体构建植物真核表达载体pBIFN;用冻融法将该载体转染根癌农杆菌LBA4404;并用叶盘浸染法转化烟草叶片,经转化的烟草叶片的组织培养,诱导愈伤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应用PCR,RT-PCR,Wes-tern blot和WISH/VSV方法检测获得的烟草再生植株,结果表明HuIFN α-2b基因已成功整合进烟草核基因组并表达出具有活性的HuIFN α-2b蛋白。本文对HuIFN α-2b基因在烟草核系统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在烟草叶绿体系统中该基因的表达研究奠定了基础。
崔翠菊赵稳周璇谭翼李肖杨广笑汪越胜何光源
关键词:人干扰素Α-2B根癌农杆菌
小麦avenin-like type-B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2年
根据已知的小麦ALP type-B基因序列,采用反向PCR技术,从小麦品种鄂恩1号(En1)中克隆得到了ALP type-B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序列1664 bp。通过PLACE和plantCARE等数据库对所克隆的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启动子除具备启动子的基本元件如TATA-box、CAAT-box等外,还含有胚乳特异性表达的特有元件如Endosperm motif、GCN4-like motif(GLM)、RY motif和G-box等。用ALP type-B启动子置换质粒pBI121上的35S启动子,将其与gus基因连接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宋斐陈泠孙杨柳王菲菲汪越胜杨广笑何光源
关键词:小麦启动子植物表达载体
栽培二粒小麦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自栽培二粒小麦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名为TdLMW-ml)及其编码的蛋白质,构建了含TdLMW-ml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将该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纯化,获得由TdLMW-ml基因编...
何光源杨广笑李引王琼李小燕肖欣孙福生
文献传递
一种表达BDNF-HA<Sub>2</Sub>TAT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达BDNF-HA<Sub>2</Sub>TAT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构建了携带融合基因BDNF-HA<Sub>2</Sub>TAT的腺相关病毒载体BDNF-HA<Sub>2<...
高成阁马现仓党永辉杨广笑李强陈策杨小波郭丽阳
文献传递
单宁酸在提高大米粉、高粱粉或其复合粉抗氧化能力和加工品质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单宁酸在提高无麸质全谷物大米粉、高粱粉或其复合粉抗氧化能力和加工品质中的应用。本发明中单宁酸用于提升大米和高粱复合粉面团的抗氧化能力;单宁酸用于改善大米和高粱复合粉面团的面筋强度和耐揉性;单宁酸用于促进蛋白质与...
李引关艳斌杨洵王雅琼潘创边兆宁孔杰常俊丽何光源杨广笑
钩刺山羊草Aegilops triuncialis籽粒硬度主效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005年
根据小麦Pin a,Pin b,GS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对四倍体钩刺山羊草Ae-gilops triuncialis的基因组DNA和胚乳RNA进行Pin a,Pin b,GSP基因扩增、克隆、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两个新型Pin a等位基因、一个新型Pin b等位基因和一个新型GSP等位基因,基因序列均与六倍体小麦的同源基因存在较大的差异.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中含有2个拷贝Pin a基因,5个拷贝Pin b基因,2个拷贝GSP基因.RT-PCR和Western Blot都证实了Pin a,Pin b,GSP基因在籽粒胚乳中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山羊草可以为小麦分子育种提供有用的遗传资源.
陈明洁方倜常俊丽杨广笑何光源
关键词:籽粒硬度
介导p73去阻抑肽-p53(N37)表达的重组腺伴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正>目的构建编码融合基因NT4-p53(N37)-HA2-TAT的重组腺伴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互补引物二次PCR法以及T载体克隆法获得p53(N37)基因克隆,酶切后将其连同穿膜肽...
白艳霞闫利英杨广笑王全颖
动物模型中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活性观测
2005年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并进行体内表达,测定活性;为深入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创造条件。方法:实验于2000-05/2002-06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应用PCR技术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全长基因,体外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后,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将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50μL注入SD大鼠股部肌肉陷窝病损处,通过组织学染色、X射线片对动物模型的组织变化进行观测。结果:6周后治疗组可见明显骨诱导形成,2周时治疗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重组腺病毒治疗组有明显的诱导成骨活性。结论:应用于动物实验中目的基因表达,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本研究是在骨缺损基因治疗的一次尝试,且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成功,也为国内骨科疾病基因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王德利阮狄克李海峰何勍马巍杨广笑王全颖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克隆分子基因表达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