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寿发

作品数:27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滑铁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造山带
  • 8篇山带
  • 7篇断裂带
  • 7篇裂带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质
  • 4篇形成环境
  • 4篇锆石
  • 3篇造岩
  • 3篇碎屑
  • 3篇碎屑沉积
  • 3篇碎屑沉积岩
  • 3篇秦岭造山带
  • 3篇糜棱岩
  • 3篇花岗岩
  • 3篇构造岩
  • 3篇变质
  • 3篇沉积岩
  • 2篇定年

机构

  • 27篇滑铁卢大学
  • 21篇合肥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香港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西安大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安徽省地球物...
  • 1篇加拿大地质调...

作者

  • 27篇林寿发
  • 17篇宋传中
  • 16篇李加好
  • 15篇任升莲
  • 10篇李龙明
  • 8篇李振强
  • 6篇王静雅
  • 5篇葛粲
  • 5篇韩旭
  • 4篇黄鹏
  • 4篇刘欢
  • 4篇刘国厅
  • 3篇胡达
  • 3篇袁超
  • 3篇张妍
  • 3篇肖文交
  • 3篇孙敏
  • 3篇杨帆
  • 2篇董树文
  • 2篇姜波

传媒

  • 8篇地质论评
  • 7篇地质科学
  • 4篇地质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2007'全...
  • 1篇2013年安...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剪切带运动学:重点评述三斜模式和区分韧性滑动擦痕与拉伸线理的重要性被引量:5
2007年
详细评述了剪切带运动学和内部几何学研究的新进展。剪切带内的递进变形一般为三斜对称,单斜剪切带(包括简单剪切带)是特例情形。理论模拟表明,如同许多天然剪切带中所见到的,在三斜剪切带中,拉伸线理的方位可从近水平到平行于倾向连续变化。过去一般将拉伸线理的方向当作剪切运动方向的做法是以简单剪切模式为基础的,不适合于一般剪切带。在三斜剪切带中,拉伸线理和剪切方向之间不存在简单关系。然而,C面上的韧性滑动擦痕平行于剪切方向发育,是剪切方向的可靠标志。因此,在剪切带运动学解释中区分韧性滑动擦痕与拉伸线理非常重要。
林寿发姜大志Paul F. WilliamsShoufa LINDazhi JIANGPaul F WILLIAMS
关键词:剪切带运动学
伏牛山构造带变质流体成分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伏牛山构造带由多条韧性剪切带组成,剪切带中广泛发育同构造变质流体形成的脉体。脉体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石英脉中石英晶体内发育大量的流体包裹体和气液相包裹体。包裹体成分以含中高盐度水溶液、低CO2、低δ18O~δD以及少量有机质为特征,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0.6~337.8℃,白云母压力计计算出的压力为0.27~0.87 GPa。整个伏牛山构造带变质流体成分和同位素均继承了原岩海底火山喷发的地化特征。伏牛山构造带变质程度以绿片岩相为主,压力较大,具有俯冲带的特性。包裹体的特点均反映了宽坪岩块和二郎坪岩块依次向华北板块下俯冲、汇聚时产生了强变形,弱变质的构造作用。
任升莲宋传中李加好林寿发江平黄鹏张妍胡达刘国厅
关键词:石英脉包裹体成分
东秦岭陶湾岩群碳酸盐质糜棱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东秦岭造山带北缘的陶湾岩群中分布着一套碳酸盐质糜棱岩,具明显的塑性变形,其展布和变质变形特征严格受洛南-栾川断裂带控制,是陶湾岩群碳酸盐岩在洛南-栾川断裂带晚加里东-早海西期构造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对这套碳酸盐质糜棱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可揭示洛南-栾川断裂带在这一时期构造活动的运动学、动力学及流变学特征.本文通过野外详细的观察和测量,结合室内显微构造分析和温压条件的计算,确定其变质相属低绿片岩相,变形机制是以方解石动态重结晶和细粒化作用为主的塑性变形.变形温度为350~420℃,差异应力为50 ~110 MPa.石英应变椭球体形态显示陶湾岩群遭受了强烈挤压变形.所以,陶湾岩群碳酸盐质糜棱岩是在强烈的斜向挤压碰撞环境下形成的,是秦岭微陆块向华北板块下斜向俯冲碰撞的结果.
胡达任升莲宋传中李加好张妍林寿发李龙明黄鹏刘国厅
关键词:断裂带东秦岭
福建政和粗面安山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对中国东南沿海晚中生代挤压一伸展构造的启示被引量:1
2017年
福建政和粗面岩和粗面安山岩出露于政和一大埔断裂带北段。LA—ICP—MS锆石u—Pb定年法测定粗面安山岩成岩年龄为101±1.5Ma(MSWD=0.38,n=18)。粗面岩和粗面安山岩主量元素具有富硅、钾和过铝质的特征,且MgO、FeO1、CaO等含量较低;岩石具有富集LILE和LREE,亏损HFSE的特征,LREE/HREE为14.09-20.48,(La/Yb)N=17.42-28.59,(La/Sm).=5.56-7.75,并且具有Eu负异常特征(δEu=0.60-0.66)。粗面岩和粗面安山岩具有较高的87Sr/86Sr初始比值(Ist=0.71417和0.71447)和较低的εNd(t)值,εNd(t)=-9.0--8.9,以及变化范围大的εHf(t)值,εHf(t)=-10.67-+2.72,二阶段年龄(TDM2)为1.84—0.99Ga,表明岩浆主要来源于中-新元古代地壳的重熔,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新生地壳或幔源物质的加入。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粗面岩和粗面安山岩所有样品均位于VAG及syn—COLG区域,表明其形成于一个挤压的构造环境,说明华南大陆东南缘在白垩纪并非一直处于伸展构造环境,而是在早晚白垩世之交存在一期由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事件,本次研究的粗面岩和粗面安山岩应为这次构造转换的产物,其成岩年龄则代表一期挤压构造事件的上限年龄,它对揭示中国大陆东南缘在晚中生代伸展环境中存在间歇性挤压的构造活动有重要意义。
贺健李龙明任升莲林寿发李加好葛延鹏冯腊梅
关键词:东南沿海
殷马断裂带在桐柏山—大别山造山带中的地质意义探讨被引量:10
2015年
殷店—马垅断裂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南缘一条重要的韧性断裂带,是桐柏—大别造山带内部发育的一条明显的岩地层单元界线,同时也是华北和扬子两大板碰撞挤压的产物。它与桐柏—大别造山带的形成,发展和演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殷店—马垅断裂带东西段野外岩性剖面对比分析、显微构造对比、有限应变测量对比分析、应力场分析等,发现尽管东、西段构造特征略有差异,但是殷店—马垅断裂整体是具有右旋运动性质的剪切带,殷店—马垅断裂带的形成对华北与扬子碰撞所产生的应力具有消减转移效应,它本身是一个塑性剪切最强的断裂带,它反映了造山带内部不同岩性的块体之间右旋流变的运动学模式,同时也可能充当着桐柏—大别山核部岩块相对扬子板块向东运动的的"润滑带"。
刘欢宋传中林寿发韩建军马涛由夏斌
关键词:右旋
桐柏山L构造岩的构造特征与形成环境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桐柏山太白顶、殷店和天河口一带,发育有大量的L构造岩,拉伸线理极其发育,面理较弱,线理产状向南东东倾伏,倾伏角为1°~20°.桐柏山L构造岩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在三维空间上,L构造岩强烈发育杆状构造,这种“杆”状构造是由大量沿X轴方向定向排列连在一起的椭球体矿物构成的;其变形机制主要为石英的颗粒边界迁移和长石的位错蠕变;形成的平均压力为0.59GPa,平均温度为550℃~600℃,形成于中-高温—中压环境,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形成深度大致在15~ 20 km,属于中地壳的产物.L构造岩在桐柏山的发现可能反映了桐柏山造山带中桐柏杂岩岩块相对两侧榴辉岩岩片具有近东西向挤出构造的特征.
刘欢宋传中林寿发李加好黄鹏王微韩建军杨帆
关键词:温压条件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烟头山及桃源地区构造变形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烟头山及桃源地区,发育多条左行韧性剪切带,岩性以糜棱岩和糜棱岩化片麻岩为主,岩石变形强烈。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及室内分析发现:肥东北部烟头山及桃园地区几何学形态呈一背形构造,其枢纽走向NE-SW,轴面倾向SE,自核部向两翼岩性出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对称性。古应力方向及运动学涡度研究表明:研究区内构造体主要受到近南北方向的挤压,涡度值Wk在0.73~0.90之间,指示区域内的韧性剪切活动以简单剪切为主。对区内变形岩石展开精细化的构造变形分析,包括石英的分形特征、变质变形温度估计、差应力和应变速率的计算等,结果显示:区内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具有统计学上的自相似性,分维值D在1.111~1.187之间,变质变形温度集中在520℃~610℃之间,为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变质;韧性剪切带的差异应力Δσ介于18.493~95.266 MPa之间,应变速率ε范围在5.418×10-15 s-1~4.748×10-11 s-1之间。对比以上参数发现:韧性剪切带核部和背形转折端附近,岩石变形强烈,变质变形温度高,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粒径较小,分维值较大,差异应力和应变速率也较大,远离剪切带核部和背形两翼则相反。本文从几何学、运动学特征以及显微构造变形分析等方面展开精细化研究,对进一步认识郯庐断裂带乃至大型韧性剪切带的构造样式和演化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袁芳宋传中林寿发李加好李振伟王阳阳李振强陈守文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几何学构造变形分析
政和-大埔断裂带内变基性岩成因及构造属性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NE-SW向政和-大埔断裂带是华夏板块内部一条重要的断裂带,该带内出露大量变基性岩,本研究主要针对该断裂带内政和—建瓯段变基性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分析,意在厘清变基性岩成因及构造属性,并以此来探讨华夏板块新元古代晚期构造演化。锆石U-Pb定年显示,水吉镇双峰式火山岩角闪斜长片岩原岩和流纹岩喷发年龄分别为807±4Ma和812±7Ma,政和斜长角闪片岩原岩形成时代为725±22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迪口镇角闪片岩富集LILE和LREE,亏损HFSE,并且具有Eu略正异常特点(δEu=0.98~1.09)和低^(87)Sr/^(86)Sr初始比值(ISr=0.685523~0.707149)以及负εNd(t)值(εNd(t)=-1.2^-1.0)特征,构造判别图解显示角闪片岩为板内玄武岩。政和斜长角闪片岩稀土元素蛛网图为"平滑型",LREE/HREE为1.77~2.08,(La/Yb)N=0.99~1.30,(La/Sm)N=0.88~1.17,Eu略有异常(δEu=1.05~1.14),微量元素分配图及构造判别图解显示其具有N-MORB特征,低^(87)Sr/^(86)Sr初始比值(ISr=0.698279~0.701964)和正εNd(t)值(εNd(t)=+3.8^+4.3)表明岩浆来自相对亏损地幔源区。角闪片岩原岩与双峰式火山岩形成时代大致相同,表明华夏板块新元古代裂谷作用开始于约810 Ma。而政和斜长角闪片岩原岩可能来源于软流圈地幔的上涌,表明新元古代裂谷作用可能一直持续到约725 Ma。
贺健李龙明林寿发邢光福姜杨任升莲李加好冯腊梅葛延鹏
关键词: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
华北板块南缘石人山岩块晚古生代陆内变形特征及侧向挤出构造被引量:2
2019年
华北板块南缘在古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陆内变形过程。石人山岩块边界断裂发育大量平行于断裂带的A型褶皱和近水平的矿物生长线理,表明其经历了以走滑剪切变形为主的构造阶段。动力学研究表明石人山岩块具有南西向逆冲的运动学特征,其南侧洛南—栾川断裂带(洛栾断裂带)以左行剪切变形为主,北东侧鲁山断裂带以北西向逆冲兼有右行剪切变形为特征,夹于其中的石人山岩块显示为向西、向上挤出的特征。选择典型岩石样品进行同位素测年来限定断裂活动的时代,其中,洛栾断裂带内同构造花岗岩脉的锆石U-Pb定年结果为413.6±7.4 Ma,鲁山断裂带内走滑剪切特征明显的构造透镜体内变形岩石的锆石定年结果为419.3±11.2 Ma。虽然洛栾断裂与鲁山断裂的运动方向不同,但是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限定了两条断裂带发生走滑变形的时间都是晚古生代泥盆纪末期,从而共同构成了石人山岩块整体向西挤出的构造特征,同时也表明,相互碰撞的大陆在碰撞之后将很快转变为以平行造山带侧向挤出与走滑位移为主的陆内变形演化阶段。
王静雅任升莲董树文李加好宋传中林寿发韩旭李振强张刚王莹杨青亮
关键词:华北板块南缘陆内变形
桐柏造山带岩石分形几何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变质变形岩石中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分维数是很好的地质温压计,能够恰当地反映岩石的变质变形环境。文章运用分形几何学的方法对桐柏造山带内岩石中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对桐柏山造山带构造变形指示意义。结果显示,桐柏造山带从南到北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分维数为1.17—1.29—1.16,反映角闪岩相—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变化。从南到北差异应力、应变速率的变化以及桐柏造山带内特征构造区岩石变形差异应力、应变速率的变化均反映了桐柏造山带在挤压背景以一种大型多层同心管状构造体的几何学形态,发生了侧向的韧性挤出。
张浩然宋传中任升莲林寿发李加好张妍王中马涛
关键词:造山带分形几何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