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祥华

作品数:38 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原虫
  • 12篇疟原虫
  • 7篇疟疾
  • 7篇基因
  • 6篇登革热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恶性疟
  • 6篇恶性疟原虫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脑炎
  • 5篇脑炎
  • 5篇病例
  • 4篇输入性
  • 3篇实验室
  • 3篇突变
  • 3篇蚊科
  • 3篇间日疟
  • 3篇间日疟原虫
  • 2篇多态性分析

机构

  • 37篇云南省寄生虫...
  • 5篇大理大学
  • 2篇大理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外交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德宏州疾病预...
  • 1篇陇川县疾病预...
  • 1篇潞西市疾病预...
  • 1篇盈江县疾病预...

作者

  • 38篇毛祥华
  • 17篇董莹
  • 17篇邓艳
  • 17篇陈梦妮
  • 16篇徐艳春
  • 14篇周红宁
  • 10篇王丕玉
  • 8篇吴超
  • 8篇王剑
  • 6篇张再兴
  • 6篇顾云安
  • 6篇孙艾明
  • 5篇董利民
  • 4篇魏春
  • 3篇董学书
  • 3篇郭晓芳
  • 3篇姜进勇
  • 2篇杨中华
  • 2篇夏敏
  • 2篇朱垚吉

传媒

  • 8篇中国寄生虫学...
  • 8篇中国病原生物...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中国血吸虫病...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Entomo...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西部边境地区健康人群登革热血清学调查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了解云南西部边境地区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状况,为制定有效登革热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具有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的不同地区采集健康人群血清,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登革病毒IgG和IgM抗体。结果采集的740份中国籍血清标本登革病毒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9%(81/740)和5.7%(42/740),两种抗体同为阳性的阳性率为0.81%(6/740);缅甸籍学生这两种登革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5%(13/104)和2.9%(3/104)。登革IgG/IgM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性别、民族、不同国籍学生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务农人群IgG抗体阳性率高于非农人群(P<0.05);盈江县IgG抗体阳性率较高。结论云南省边境地区人群广泛存在登革病毒的既往和新近隐性感染,建议加强对边境口岸和边境地区的登革热疫情监测,开展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提高当地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
郭晓芳吴超王丕玉毛祥华周红宁杨捷董书华蔺应学高世强
关键词:登革热血清学调查
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多态和种群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Pvcsp)基因序列,揭示当地Pvcsp基因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2014-2017年报告的云南省本地和输入性间日疟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及血样。提取血样中疟原虫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并测序。采用MEGA 5.04、Arlequin 3.5.2.2软件进行单倍型、期望杂合度(He)分析,DnaSP 5.10计算核苷酸多样性(TT)、同义置换率(Ks)、错义置换率(Ka)及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结果共检测间日疟病例血样969份,扩增获得650~750 bp大小的目的条带759份,包括云南本地感染者血样39份、非洲16份、缅甸688份、老挝13份、柬埔寨2份、巴基斯坦1份。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759条Pvcsp基因序列存在90个单倍型,其中29个为PV-I型温带族(类似VK210型),50个为PV-Ⅰ型热带族(类似VK210型),11个为PV-Ⅱ型(类似VK247型);3种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51.4%(390/759)、41.1%(312/759)、7.5%(57/759),分布于云南本地感染、缅甸输入性病例中,但非洲、老挝及其他地区的输入性病例只表现为PV-Ⅰ型。PV-Ⅰ型、PV-Ⅱ型氨基酸序列突变分别发生在29、10个位点。759份病例血样的He为0.224,π为0.075,Ka/Ks为0.48。除去柬埔寨和巴基斯坦,Pvcsp基因在老挝输入性病例中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e=0.422,π=0.03),云南本地与非洲输入性病例中的遗传分化最高(Fst=0.082),与缅甸输入性病例的遗传分化最低(Fst=0.002);Pvcsp基因在非洲与东南亚地区输入病例中属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在东南亚地区输入病例中遗传分化很小。结论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存在3种基因型,以PV-Ⅰ型温带族为优势虫株,不同基因型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分化不同。
徐艳春董莹邓艳毛祥华陈梦妮张苍林江陆斌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多态性种群结构
输入性登革热七例被引量:3
2007年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乏力,皮疹,淋巴结肿大及WBC减少。登革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张海林等对云南登革热作了研究,云南省未发现埃及伊蚊分布,但白纹伊蚊分布广泛。1975年及1981年至1983年的7~9月,在云南河口、西双版纳采集的白纹伊蚊标本中分离出登革4型和登革3型病毒。从当地发热患者血清中查到登革抗体,说明有散在患者存在。云南过去曾发生输入性登革热。
丁雨生吴超李发佑毛祥华杨丽香何永强李品银蒋丽梅储云艳换英桂依
关键词:输入性登革热登革3型病毒白纹伊蚊发热患者WBC减少淋巴结肿大
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时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时间分布特征,掌握输入性疟疾的流行动态。方法收集疟疾个案调查表和流行病学资料,剔除本地感染病例,整理归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具有季节周期性(Q=26.574,P<0.05)和趋势性(Q=35.487,P<0.05),输入高峰为5月,低谷为2月,输入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19,P<0.05)。简单季节性模型为最佳分析预测模型(R^2=0.677,BIC=4.867),残差序列为白噪声(Q=14.226,P>0.05)。运用模型对2016年1月、2月、3月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数进行预测,预测值(95%CI)分别为29(7~50)、22(0~44)和31(8~54),实际发病数为29、24和38例,均在预测值的95%CI内。结论云南省输入性疟疾病例具有季节性和趋势性特征,所构建模型对近期病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毛祥华邓艳董莹陈梦妮徐艳春魏春唐烨榕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
两种常见植物驱蚊剂现场驱避蚊虫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和评价云南民间常用植物驱蚊剂蒿芝、按树枝叶对现场驱蚊虫效果。方法在人房以植物燃烧熏蚊后,采用诱蚊灯观察人房蚊虫种群密度。结果经过36d的现场植物驱避蚊虫驱避测试,蒿芝植物组以诱蚊灯捕获蚊虫6属30种4377只,其中中华按蚊占9.53%、微小按蚊占3.72%,三带喙库蚊46.15%、棕头库蚊15.95%、霜背库蚊9.71%,其中测试组,捕获蚊虫1343只,平均蚊虫密度为37.31只/夜。空白、阴性对照2个组,平均蚊虫密度分别为40.50只/夜、43.78只/夜;按树植物组以捕获蚊虫6属32种2378只,中华按蚊5.43%、微小按蚊2.52%、三带喙库蚊54.92%、棕头库蚊12.32%、霜背库蚊8.58%,其中,测试组捕获蚊虫752只,平均蚊虫密度为20.88只/夜;空白、阴性对照2个组,平均蚊虫密度分别为24.11只/夜、21.06只/夜。结论蒿芝、按树植物通过现场效果测试观察,结果显示两植物对蚊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蚊虫密度测试组和对照组有所差别下降,但效果不明显。
王丕玉周红宁张再兴Nigel Hill董利民毛祥华顾云安
云南省乙型脑炎几个重要流行区的传播媒介调查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乙型脑炎重要流行区传播媒介种群密度和地区分布。方法现场CDC诱蚊灯诱捕成蚊;吸蚊管人工捕蚊2种方法调查。结果CDC诱蚊灯诱捕成蚊法调查了5个县,捕获蚊虫6属37种8023只,其中思茅6属34种6786只,三带喙库蚊占49.01%;麻栗坡、马关、砚山、邱北、捕获蚊虫6属21种1237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占71.06%;人工捕成蚊法调查了7个地区,捕获蚊虫5属21种11301只,其中思茅翠云区调查4个乡(镇)捕获蚊虫5属21种10482只,三带喙库蚊占64.44%,其它6个地区捕获蚊虫4属16种819只,乙型脑炎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景谷占49.13%,孟连占46.15%,陇川占35.59%;结论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地区乙型脑炎疾病传播媒介品种较多,特别是三带喙库蚊在乙型脑炎流行区种群大密度较高,地区分布较广,大量危险因素存在。
王丕玉周红宁吴超顾云安董利民朱国君毛祥华
关键词:三带喙库蚊种群密度
疟原虫PCR检测方案改进初探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对目前沿用的检测技术方案予以改进,同时评估新技术方案替代原方案的可行性,探讨2种方案在检出水准及其它因素上的差异。方法采用2种不同实验方案对同一批样本进行检测比对,对原方案(散装试剂方案)的主要技术参数与改进后的新方案(预混试剂方案)进行比对,同时辅以经济学层面的探讨。结果散装试剂方案得分1分,预混试剂方案得分4分。在可视性方面,使用疟原虫种特异性引物对血样进行PCR检测,扩增出预期大小约205bp的恶性疟条带和120bp的间日疟条带,2种试剂方案结果基本一致,均较易辨识。结论采用预混方案占优,在疟疾PCR检测方面有推广前景,并有替代原方案的可行性。
毛祥华
关键词:疟疾
云南省登革热媒介埃及伊蚊的分布调查被引量:32
2006年
目的了解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在云南省的分布。方法现场孳生地捕捞幼虫,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蚊,分类鉴定计数;CDC诱蚊灯诱捕成蚊;吸蚊管人工捕蚊3种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边境口岸捕获蚊虫5属8种1896只,其中在瑞丽市姐告国家级口岸捕获埃及伊蚊170只,占当地捕蚊总数的49.56%;内地城乡捕获蚊虫8属32种8722只,未发现埃及伊蚊;CDC诱蚊灯诱捕蚊虫6属32种7987只,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人工捕获蚊虫6属22种11293只,优势蚊种亦为三带喙库蚊。结论通过4年采用不同方法调查,基本查清了埃及伊蚊在云南省的分布。且该省蚊虫种类繁多,虫媒病毒性疾病媒介较多,危险因素大量存在,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王丕玉周红宁吴超顾云安董利民朱国君毛祥华董学书
关键词:登革热媒介埃及伊蚊
云南省卵形疟原虫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实验室综合诊断一例卵形疟原虫感染,为云南省鉴别当地罕见疟原虫虫种提供借鉴。方法对一例尼日利亚务工回国疟疾病例采血,制作厚、薄血涂片,经Giemsa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薄血膜疟原虫形态,鉴定虫种。针对P.v、P.f、P.m、P.o 4种疟原虫的18SrRNA基因进行巢式PCR扩增并测序,在GenBank分别与P.f的M19172和P.o的KC866363、HQ697267、KF192072、KF192073、KJ871672、AF145337、KC633223、L48987参比虫株进行Blast比对,应用MEGA5.1软件进行DNA序列同源性比较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成熟度各异的卵形疟原虫滋养体和裂殖体,薄血膜中被寄生的红细胞大小正常或稍胀大,变形,边缘呈伞矢状或锯齿状,并有凹凸、拖尾、毛刺等卵形疟特征性形态,经巢式PCR扩增出约800bp的卵形疟特异性基因片段,经Blast比对与GenBank中已知卵形疟部分参比虫株18SrRNA的同源性为89%~91%。结论经镜检、巢式PCR、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基本证实该例自尼日利亚务工回国的疟疾病例为卵形疟原虫感染。
徐艳春陈梦妮毛祥华邓艳孙艾明董莹
关键词:形态学巢式PCR测序同源性分析
云南省重点地区疟疾病例G6PD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云南省间日疟病例G6PD基因特征,摸清病例G6PD基因分子流行病学分布,为云南省疟疾规范治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度云南省间日疟病例标本和病例流行病学史等信息,对照G6PD基因特征序列,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获得分析片段,对获取的片段进行电泳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使用MEGA及SPSS进行分析,分析位点突变率、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及地区间突变差异情况。结果共计检测样本188份,基因主要突变类型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20280 C>T和1311 T>C突变率较高,突变率均为78.1%(147/188),1311 T>C系沉默突变(silent mutation),20280 C>T突变表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未发现A95G、G1376T和G1388A突变。通过比对,云南间日疟病例G6PD基因与Gen Bank G6PD基因遗传距离为0.00~0.028,1311突变型(T>C)与1311野生型遗传距离为0.021。腾冲市1311 T>C突变率为92%(23/25),盈江县1311 T>C突变率为77.8%(102/13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省间日疟病例G6PD基因主要突变位点地区间差异不明显,现有的疟疾治疗方案不需要调整,但治疗时应密切关注药物性溶血的发生。
毛祥华邓艳徐艳春陈梦妮董莹
关键词:疟疾突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