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思源

作品数:21 被引量:171H指数:9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滑坡
  • 5篇黄土
  • 4篇黄土滑坡
  • 3篇课程
  • 2篇入渗
  • 2篇斜坡
  • 2篇龙江流域
  • 2篇教育
  • 2篇教学
  • 2篇高校
  • 2篇白龙江流域
  • 2篇刺槐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地形
  • 1篇地形起伏度
  • 1篇电法
  • 1篇调查数据
  • 1篇堆积层
  • 1篇堆积层滑坡

机构

  • 13篇兰州大学
  • 8篇教育部
  • 3篇郑州航空工业...
  • 2篇甘肃省科学院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教育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中国科学院科...

作者

  • 21篇王思源
  • 9篇孟兴民
  • 4篇曾润强
  • 4篇陈冠
  • 3篇朱红涛
  • 2篇张敏
  • 2篇谢正团
  • 2篇乔良
  • 2篇宿星
  • 2篇汪霞
  • 2篇张毅
  • 2篇魏万鸿
  • 1篇刘俊波
  • 1篇吴玮江
  • 1篇周勇义
  • 1篇周立华
  • 1篇郭万钦
  • 1篇刘金库
  • 1篇叶伟林
  • 1篇王振强

传媒

  • 7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管理工程师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 1篇图书情报工作
  • 1篇冰川冻土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图书馆学研究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教育与装备研...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宝兰客运专线洪亮营隧道滑坡成因机制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根据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认为洪亮营隧道滑坡属铁路隧道施工引发的工程滑坡,滑坡总方量约1.82×10~5 m^3,滑坡类型为黄土错落性滑坡,结合其形态和微地貌特征,可将滑坡从平面上划分为滑壁变形区、牵引滑体、主滑体、右侧次滑体和左侧次滑体5个区域.洪亮营隧道斜坡属自然形成的黄土斜坡,研究认为人类工程对斜坡的开挖扰动和路基施工中强夯形成的循环荷载是滑坡的主要引发因素.对滑坡的形成机理和过程可概括为4个阶段:开挖应力调整阶段、蠕滑剪切和拉裂阶段、锁固剪断和错落阶段、侧向分离扩展阶段,滑坡形成了垂直运动距离大于水平运动距离的错落性滑动,破坏了隧洞并封闭了洞口.采用有限元法对滑坡的变形进行了模拟,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滑坡体内的变形场、应力场及破坏区分布,这样有助于更加客观、全面地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判.
谢正团郭富赟王思源孟兴民黎志恒
关键词:宝兰客运专线隧道
兰州市皋兰山铁三小滑坡形成条件及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陡峭的地形条件、软弱的岩土体组合、新构造运动条件是滑坡形成的基本条件,地震及极端季候条件是导致滑坡发生的直接诱发因素,而人类不合理的开挖、人工绿化灌溉、地震及持续降水则是今后滑坡体局部复活的重要因素.利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发现铁三小Ⅰ,Ⅱ,Ⅱ_1,Ⅲ号滑坡体在自然状态下均处于稳定—基本稳定状态,在地震及暴雨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
曾润强王思源曾宇桐郭富赟李松赵岩孟兴民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
基于现场渗透试验的黄土滑坡体入渗特性被引量:16
2017年
以天水市廖集村滑坡为例,分别在滑坡体后缘、中部和前缘部位进行原位双环渗水试验,获取渗透系数和稳定渗透深度定量指标来表征滑坡体不同部位的渗透能力,研究滑坡中水的主要入渗途径.结果表明:试验区域的渗透系数为1.00×10^(-3)~1.00×10^(-4)cm/s,为中等透水,入渗深度在2 m以内,滑坡体不同部位渗透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滑坡体后缘渗透系数是前缘的约12倍,原因是滑坡体后缘土层具有粗颗粒含量高且不均衡的级配特点和土层疏松的密实度特性.由高密度电法结果配合野外勘察发现,滑坡体中的水来自降雨直接入渗的贡献很小,裂隙分布位置与地下水分的赋存状态有极大相关性.雨水由裂隙快速进入坡体才是降雨入渗的主导方式.
杨仲康陈冠孟兴民陈玺张毅王思源
关键词:黄土滑坡入渗特性
白龙江流域泥石流沟刺槐林固土抗蚀力学作用及模拟研究——以构林坪为例
白龙江流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发生频次高,是中国四大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植被能够增加土体强度和抗侵蚀能力,对控制滑坡、泥石流等山地地质灾害具有重要作用。定量研究植被根系固土能力是将植被应用到灾害防治实践中的...
王思源
关键词:生态修复刺槐林
黑方台黄土斜坡变形过程数值模拟
甘肃省黑方台地区黄土滑坡大量发育,且具有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大等特点,对该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因此,研究本地区黄土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及其演化规律,对滑坡的发生-发展...
王思源
关键词:黑方台黄土滑坡斜坡变形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逻辑回归与支持向量机模型在滑坡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0
2014年
白龙江流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四大高发区之一,进行该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能够为决策者在灾害管理和设施建设规划方面提供帮助,对区域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边坡单元为基本研究单元,在野外调查及前人研究基础上,选择控制该区域滑坡发育的19个要素作为影响因子;经过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性检验得到该区域对滑坡形成贡献最大的6个因子:高程、坡度、坡向、岩性、断裂距离和人口密度;分别使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LR)和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对该区域进行滑坡敏感性评价;最后,采用ROC曲线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两模型各能将38.76%、14.48%、9.40%、11.28%、26.07%和13.49%、21.61%、8.17%、26.70%、30.04%的边坡单元分别预测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度危险区、低危险区和极低危险区;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能有效地进行该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并且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能力、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谭龙陈冠王思源孟兴民
关键词:白龙江流域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滑坡
面向用户需求的高校未来学习中心服务优化研究
2024年
[目的/意义]从用户需求视角探索高校未来学习中心服务内容,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及文献分析方法调研22所“双一流”高校未来学习中心现有服务内容,通过专家咨询及讨论梳理出26个服务项目。基于Kano模型设计问卷并进行用户调查,运用Kano模型分析法、满意度指数分析法识别各项服务所属类型。[结果/结论]高校未来学习中心用户需求包括3个必备型、9个期望型、6个魅力型、8个无差异型,针对不同需求类型从设施服务、空间服务、信息服务、教学服务、培训与个性化服务6个维度提出高校未来学习中心服务优化建议。
朱红涛朱梦真王思源王晨
关键词:用户需求KANO模型
生态政策对库布齐沙漠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为了探讨生态政策对库布齐沙漠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为例,运用CA-Markov模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预测了非政策干预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与政策干预情景下的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与非政策干预情景相比,政策干预后耕地面积降低了0.95万hm2,林地面积提高了9.26万h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21.49亿元,其中气体调节功能、土壤形成与保护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7.85亿元和7.59亿元,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提高了13.41%。以上表明生态政策通过降低耕地增长速度、加快林地增长速度等途径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了杭锦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长及生态恢复。但实施生态政策后,仍存在生态效益空间分布不均匀及水域退化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赵敏敏周立华王思源
关键词:地理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政策
基于原位双环渗水试验的堆积层滑坡入渗规律被引量:10
2014年
在段河坝堆积层滑坡体不同地层开展了野外双环渗水试验,并利用野外高密度电法探测不同地层含水状态.结果表明:堆积层黄土渗透系数为1.90×10-4~2.25×10-3cm/s,最大渗透深度约为1.55 m;风化千枚岩层渗透系数为2.87×10-5cm/s,为相对隔水层.室内颗粒分析试验分析表明导致两者渗透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粒组含量、密度等,通过高密度电法试验得到风化千枚岩层含水率很高.推测造成堆积层滑坡降雨致滑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大气降水在堆积层缓慢下渗,而是沿坡积黄土层和风化千枚岩内部裂缝、落水洞等优势通道下渗,在风化千枚岩层滞留,使其含水量增加,抗剪强度降低,导致斜坡内部发生变形.
张毅乔良曾润强陈冠王思源孟兴民
关键词:堆积层滑坡颗粒分析试验高密度电法
松散斜坡上刺槐根系分布特征及其抗拉实验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了生长于陡坡上的刺槐根系在土体中的分布规律及其单根抗拉强度.结果表明:在研究区特殊的生境影响下,随着深度的增加(0~50 cm)和树位的不同,刺槐根系中毛细根和细跟的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根系抗拉力随着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分布规律表现出明显的指数特征,最大峰值拉力达1 461 N,根系最大抗拉强度达72.20 MPa,并且随着直径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降低趋势.生境对于刺槐根系的分布和抗拉性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刺槐能够在无灌溉条件下正常生长,是本区域控制松散堆积物侵蚀或运移的理想树种之一.
王思源曾润强乔良孟兴民汪霞崔志杰
关键词:刺槐根系抗拉强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