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国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5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夏季南亚高压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5
- 2009年
- 利用我国160个测站中川渝地区的代表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盛夏川渝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渝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相适应的时间尺度,即准5年尺度、准10年尺度。在准5年尺度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南亚高压东西振荡表现的位相与盆地东部降水变化位相相反,与盆地西部降水变化呈正位相,90年代末期以后与川渝地区降水变化位相趋势一致,但与四川西部高原降水的位相关系对应不明显。在年代际尺度,川渝盆地东、西部和川西高原三地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相一致的位相,说明年代际尺度变化中,当南亚高压长期表现为东伸模态,川渝降水呈总体偏多趋势。同时,川渝地区的降水变化与100hPa上高压两侧及中低层四川上空风场变化有显著的遥相关,在"东涝西旱"年份,南亚高压16800 gpm线位于四川与重庆交界上空,在"西涝东旱"年份,南亚高压16800 gpm线位于湖北西部上空,在两地降水差异显著年,南亚高压东西振荡主要表现在川渝盆地上空摆动,用16800 gpm线定义的东西振荡指数对认识川渝地区降水异常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 陈永仁李跃清王春国邓荣耀
- 青藏高原对邻近地区天气系统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利用LASGη坐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模拟了1998 年4 月28 日和8 月19日四川盆地的两次暴雨过程中高原地形高度变化对500hPa和200hPa 高度场、温度场和流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①高原地形高度的降低使本地的大尺度系统进一步加强,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减弱或消失;②高原地形高度降低,本地温度升高,盆地的温度下降,而且春季的影响比夏季大得多;③高原地形对流场的影响与高度场相似,由于地形的“强迫”作用和背风坡气流的影响,流场变化最大的地方是高原东部和四川盆地西部,即地形高度骤变的地方。
- 卿清涛钟晓平王春国
- 关键词:地形影响Η坐标数值模拟青藏高原
- “7.3”成都短时强降水可预报性和地面中尺度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2011年"7.3"成都短时强降水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高低空要素配合下产生的,分析常规观测资料可以预判出成都及其周边区域具有强降水发生的有利条件;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的风场辐合区对强降水的落区及移动具有指示意义,地面变压场的正负变压区表明重力波的传播和频散是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 周长春王春国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加密自动站中尺度特征
- 副高断裂前后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利用NCEP1°×1°6 h再分析资料,对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典型环流形势配合下发生的一次四川区域性暴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期暴雨天气过程,其动力条件占到了主导地位,具有明显的经向垂直环流圈和垂直上升运动支,而在副高断裂后较强冷空气作用下,在副高边缘发生的区域性暴雨过程受西风带槽前的能量锋区影响,动力强迫作用和热力强迫作用激发的次级环流,进一步加强了四川盆地垂直运动的发展;冷空气作用前期的暴雨过程和冷空气进入后副高边缘发生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中暴雨区域内的假相当位温均强于高层,大气处于对流性不稳定层结状态,对四川盆地暴雨的增强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副高控制到副高逐渐断裂,湿位涡的斜压扰动是逐渐增强的过程,导致倾斜垂直涡度发展,激发更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副高与西风槽环流形势相配合的暖区暴雨过程水汽主要来自中低层孟加拉湾;而副高断裂后发生在副高边缘的区域性暴雨过程,水汽主要来自850hPa层南海和孟加拉湾,从对流层中到低层,四川盆地东部恰恰是冷暖气流的交汇处,偏南气流将海上充沛的水汽输送到盆地东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并与对流层低层秦岭附近的东北冷气流交汇。
- 师锐陈永仁王春国
- 关键词:副热带高压区域性暴雨能量锋湿位涡
- 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4
- 2008年
-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结合多种数值预报产品对2007年7月27—29日发生在四川盆地的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环流不同于四川盆地常见的四种基本类型,主要表现为500 hPa中高纬度为两槽一脊并在贝加尔湖南侧伴有大范围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8线西端位于114°E附近,同时河套附近的冷涡为此次降水的发生补充了冷空气,大气低层伴有西南低涡,云南、贵州、四川一带维持一支8~12 m/s的西南急流;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配置及暴雨区维持的垂直环流是此次暴雨发生的动力条件;暴雨区的降水中心变化,与垂直环流的上升区域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欧洲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暴雨发生的环流形势预报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预报参考价值,但数值预报产品对降水量级的预报误差较大。
- 陈永仁王春国李跃清
- 关键词:四川盆地暴雨垂直环流
- 川渝两地“4.4”强对流天气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利用T2 13数值预报产品 ,对发生在川渝两地的一次强对流风雹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该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是气层的热力不稳定和气压梯度相互作用的结果 ,并指出了预报业务中应注意 :高空斜压冷槽、高低空急流相互作用、热力不稳定和T2 13数值预报产品中的物理量场的应用。
- 王春国谌贵珣徐琳娜
-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气层气压梯度
- “9.3”四川盆地东北部大暴雨天气过程浅析
- 本文对2004年9月3~5日发生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认为造成“9.3”大暴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台风“桑达”共同作用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形成了强阻塞气流,(2)云...
- 王春国肖红茹谌贵殉
- 关键词:暴雨过程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四川盆地
- 文献传递
- 四川盆地东北部2004年“9.3”大暴雨天气过程浅析被引量:9
- 2005年
- 本文对2004年9月3~5日发生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认为造成'9.3'暴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台风'桑达'共同作用下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形成了强阻塞气流;(2)云贵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西南低空急流将南方高温、高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输送四川盆地,为四川盆地东北部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3)500hPa四川盆地北侧的高空切变和700hPa西南低涡是'9.3'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
- 王春国肖红茹谌贵珣
- 关键词:四川盆地东北部暴雨天气过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西南低涡
- 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发生的一类环流特征研究被引量:20
- 2010年
- 利用NCEP 1°×1°的资料研究了四川盆地一类持续性暴雨特征,结果表明:(1)在伴有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和其南侧有热带低压系统扰动的大气环流背景下,其水汽供应环流形势体现为东南气流输送,这主要与副高和热带低压系统相互扰动有关,而与大部分造成四川盆地暴雨的西南气流输送有差异。(2)局地涡度的变化对大尺度环流背景场的分布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副高西伸稳定的边缘,局地涡度变化为负,在槽区和热带低压扰动区域内,局地涡度变化为正,而局地涡度的正负变化,取决于涡度方程各项的变化大小,在850hPa上,雨区局地正涡度的增加可能与热带低压的局地正涡度输送有关,而这一过程可能主要由正涡度平流来完成。(3)局地正涡度变化范围和中心较好程度上对应着雨区的范围和中心,可以作为一个判断降水落区的预报要素来参考。
- 陈永仁师锐李跃清王春国
- 关键词:持续性暴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四川盆地非典型暴雨过程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基于NCEP 1°×1°资料,且在高空探测和卫星云图的基础上,利用涡度方程分析了2009年6月28日四川盆地发生的区域暴雨过程,结果表明:①500 hPa环流变化与贝加尔湖南侧低槽扰动及高原切变线有关,在暴雨开始前后降水环流形势出现较快的调整,贝加尔湖冷槽南移影响四川盆地.700 hPa西昌一带的西南风加大,并在雨区具有中尺度结构的降水云团发展.②诊断分析表明,局地涡度分布对降水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短波槽扰动区域内,通常ζ/t>0.暴雨临近时,正局地涡度变化区域偏北,槽偏北,雨区仍为负局地涡度.暴雨开始时,雨区上空转为正局地涡度.在700 hPa上,正局地涡度的分布也对低层降水系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正局地涡度变化的分布首先是开始于盆地西北部,然后发展到暴雨区域,再逐渐往盆地南部发展,与云团移动路径和降水发生趋势较为一致.③一定程度上,当500和700 hPa两层的正局地涡度变化中心位置叠加在同一地方时,正涡度深厚,往往是暴雨发生的区域,因此正局地涡度变化可以作为判断降水落区的一个物理要素来参考.
- 王春国陈永仁王颢樾王卫国
- 关键词:暴雨涡度平流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