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毅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入路
  • 4篇手术
  • 4篇癫痫
  • 4篇外科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减压
  • 2篇血管减压术
  • 2篇上颈段
  • 2篇神经刺激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肿瘤
  • 2篇组织学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减压
  • 2篇微血管减压术
  • 2篇显微解剖

机构

  • 1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绵阳市第三人...

作者

  • 19篇王毅
  • 14篇程宏伟
  • 8篇吕波
  • 7篇单明
  • 6篇冯春国
  • 5篇仰鹏志
  • 5篇王舜尧
  • 4篇李长元
  • 4篇徐培坤
  • 3篇王斌
  • 2篇王先祥
  • 2篇葛玥
  • 1篇邓李
  • 1篇丛林
  • 1篇李严
  • 1篇赵济华
  • 1篇王晓健
  • 1篇赵凯
  • 1篇刘阳
  • 1篇罗靖

传媒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科技风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MVD治疗的56例PTN的临床资料。术前行3D-TOF-MRA、3D-FIESTA扫描,并应用3D Slicer软件进行三维影像重建,了解血管与神经的关系、责任血管走行并模拟手术;术中显微镜下不能充分暴露或操作困难时,应用神经内镜进行观察及操作。结果55例术中确认存在责任血管,其中12例在神经内镜下确认;1例术中未发现责任血管。5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发现的责任血管与术中发现一致;3例术前三维重建影像为阴性,包括术中证实为静脉压迫2例、未发现责任血管1例。42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明显减轻13例,无变化1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4例、口周疱疹1例,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随访15~47个月,BNI疼痛分级Ⅰ~Ⅱ级53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有效率为94.6%。结论应用MVD治疗PTN时,3D Slicer三维影像重建技术有助于术前明确责任血管及其走行,可模拟手术以优化手术规划,减少术中不必要的探查与牵拉。神经内镜可弥补显微镜视野盲区,有助于暴露责任血管,减少责任血管遗漏,并可辅助确认及调整棉片的位置,提高手术效果。
单明王毅吕波毛宏亮程宏伟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3D-TOF-MRA3D-FIESTA
颅底硬膜缝合技术在内镜经鼻蝶入路鞍区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颅底硬膜缝合技术在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后颅底重建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7月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后采用颅底硬膜缝合技术处理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8例患者均存在术中脑脊液漏(CSFL),参照Esposito分级法,术中发生1级CSFL 14例,2级CSFL 10例,3级CSFL 4例。术中均采用了硬膜缝合技术修补鞍底,27例患者一期颅底重建成功,无术后CSFL发生,1例Rathkes囊肿患者术后出现CSFL,再次接受内镜下CSFL修补术,术后未再出现CSFL。结论颅底缝合硬膜,可以对颅底产生较大的支撑力,重建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周律王斌王毅吕波单明叶雷高鹏程宏伟
关键词:脑脊液漏经鼻蝶入路
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初步体会
目的探讨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手术策略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85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症状学、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心理学等术前检查并经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系统评估;其中,行病灶...
单明程宏伟吕波王毅齐皓
关键词:药物难治性癫痫迷走神经刺激术
多技术联合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
目的评价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策略、疗效和预后,探讨个体化诊疗理念、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模式)、多手段、多技术在帕金森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间在...
单明王毅吕波齐皓程宏伟
关键词:帕金森病程控个体化
IVF-ET治疗获双胎临床妊娠成功被引量:8
2000年
曹云霞王毅丛林李芬赵济华周平魏兆莲
关键词:体外受精多胎双生
Poppen入路手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Poppen入路的显微解剖,为利用该入路切除松果体区各种肿瘤提供解剖学指导。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顶枕开颅Poppen入路的解剖操作,测量相关数据。结果暴露范围在矢状窦和横窦夹角,小脑幕和大脑镰夹角之内,暴露结构包括枕叶、小脑半球、大脑内静脉、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小脑上动脉及滑车神经等。大脑内静脉长度为(34.26±5.43)mm,管径为(1.56±0.37)mm;基底静脉长度为(35.41±6.62)mm,管径为(1.42±0.38)mm;大脑大静脉长度为(9.64±4.11)mm,管径为(3.78±1.62)mm。结论 Poppen入路利用了松果体区大脑深静脉系统形成的可供手术操作的5个间隙,同时对小脑上动脉及滑车神经显露良好,避免盲目操作,术中结合相关解剖参数可很好地完成松果体区肿瘤的全切,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王毅程宏伟王舜尧冯春国仰鹏志
关键词:松果体瘤脑静脉神经解剖学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癫痫
<正>中神经系统感染导致的癫痫类型取决于感染病原种类,感染持续时间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程度。细菌性脑膜炎:在存在早期癫痫发作的细菌性脑膜炎中,20年癫痫发作的风险为13%。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癫痫风险最高,14.8%。脑炎...
王毅
文献传递
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枕下远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成人尸头标本15例,在显微镜下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进行解剖学研究。并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切除14例颈交界区肿瘤,其中肿瘤经颈静脉孔完全向颅内发展4例,跨枕骨大孔进入颈椎上部7例,呈哑铃型生长至颈静脉孔外口处2例,累及颈动脉鞘1例。结果枕下远外侧入路可充分暴露枕下三角、椎动脉区和后组脑神经区。本组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病侧外展神经麻痹1例,面神经不全损害1例,死亡1例,余11例无新增脑神经损害表现;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13例随访4~70个月,除1例头痛外,余术前脑神经损害均逐渐恢复或代偿;肿瘤复发2例。结论枕下远外侧入路可增加术野,减少对脑干及重要血管神经的牵拉,是切除脑干和高位颈髓腹侧、腹外侧及颈静脉孔区病变的理想手术入路。
王舜尧程宏伟冯春国徐培坤李长元仰鹏志王毅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枕下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脑卒中后Broca失语不同康复时间临床疗效的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Broca失语的最佳康复时间。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进行言语治疗的62名脑卒中后出现Broca失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卒中发生后到接受言语康复治疗的时间分为<15 d组(19例)、15~30 d组(21例)和>30 d组(22例)。以1年为观察研究终点,对3组患者的最终康复结果使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进行评估,评估时间为接受康复治疗后1、3、6个月及1年。比较不同时间段接受康复治疗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15 d组和15~30 d组患者的言语康复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30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组患者的3个月内接受康复治疗患者的疗效优于3个月以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Broca失语,30 d内接受言语康复训练对患者有益,>3个月接受治疗者效果较差。
葛玥储海娟赵凯陈和木范炜王毅高晓平
关键词:脑卒中BROCA失语言语康复康复时间后遗症
联合上颈段经颈静脉孔区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颈静脉孔区(JF)入路的显微解剖,利用该入路一期切除颅内外沟通型复杂病变.方法 成人尸头标本15例(3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联合上颈段经JF区入路的解剖操作,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对C1~C4上颈段解剖,切除C1横突,游离椎动脉C1~C2段及水平段;充分切除颈静脉结节、颈静脉突及部分枕骨髁;迷路后切除乳突,显露半规管,轮廓化面神经垂直段,全程暴露乙状窦,打开颈静脉孔;扩大了JF区的显露并测得相关参数,如乳突尖间距枕髁外缘中点为(29.65±3.24)mm;枕髁后缘距舌下神经管内口为(10.10±0.81)mm;颈静脉球距面神经垂直段间距左为(6.8±0.35)mm,右为(4.6±0.33)mm.结论 此入路从多个方向对JF区充分暴露,使面神经、耳蜗、椎动脉、后组脑神经等结构得到保护,术中结合相关解剖参数可很好的完成一期全切JF区颅内外沟通型及延伸到上颈位的病变,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王舜尧程宏伟冯春国徐培坤李长元王先祥王斌仰鹏志王毅
关键词:上颈段颈静脉孔显微解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