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222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晋中南沁水盆地早古生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制约——以中阳城关剖面为例被引量:6
- 1997年
- 以中阳城关剖面为例的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晋中南沁水盆地下古生界由2个二级旋回组成,其界面为早奥陶世亮甲山组顶部的平行不整合面。这两个旋回的海面变化曲线形态具有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可比性。由准层序堆叠方式确定的三级旋回具有区域性特点。难以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对比。各层序均由海进体系域(TST)及高水位体系域(HST)构成,缺低水位体系域(LST)及海退体系域(RST)。潜在储层的发育主要是海退及低水位时期先期高水位体系域的白云石化及随之而发生的淡水淋滤形成的。因而本区储层的产出层位与层序界面具有强烈相关关系。作为主要潜在储层的长山组至亮甲山组白云岩形成于多个三或四级海平面下降期的白云石化和淡水淋滤以及二级旋回顶部的强烈喀斯特化。张夏组颗粒灰岩也因三或四级旋回的反复暴露才发育粒内溶孔,并伴有微弱的白云石化。
- 刘波王英华许书梅
-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集层海平面变化盆地油气藏
- 辽宁本溪火连寨寒武系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以新发现的Dictyonemaflabelliforme-Staurograptus笔石带的典型分子和带化石,结合岩性及其组合特征确定了本溪火连寨寒武系-奥陶系的界限。在系统描述岩性的基础上对该区上寒武统沉积发展史及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
- 张秀莲王英华张万中冯增昭
- 关键词:沉积环境寒武纪岩石学地层
-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佘太镇中上奥陶统岩石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5
- 1991年
- 华北地台腹地大多数地区都缺失晚奥陶世地层,佘太镇白彦花山剖面则是近年来新建立的华北地台最北缘的一个上奥陶统标准剖面,该剖面的建立直接涉及到华北地台北界的确定和对地台演化历史的认识。该区中奥陶统岩石类型及沉积环境与地台腹地显著不同,后者几乎全部为地台型沉积,而该区则多次出现斜坡沉积。本文重点讨论了该区上奥陶统地层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为该剖面的建立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并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 张秀莲王英华潘荣胜
- 关键词:岩石学特征地层晚奥陶世
- 泥晶灰岩的成岩作用与微孔隙研究被引量:9
- 1996年
- 本文用岩石学方法结合超微技术及现代测试手段研究泥晶灰岩的成岩作用及微孔隙。结果表明,对泥晶灰岩微孔隙形成有利的主要成岩作用为压溶、溶解和一定程度的云化及去云化、硅化和去硅化作用。这些作用可以扩大微孔隙及微裂隙,使之有可能具有储集性能。
- 梁百和王英华黄志诚朱素琳
- 关键词:成岩作用灰岩
-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分析被引量:13
- 1997年
- 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结合生物地层学,在古地理格局演化和海平面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进行沉积相划分和层序地层研究,将下古生界划分为两个超层序和12个三级层序.各层序主要或基本由海侵体系域及高水位体系域组成.两个超层序最底部的层序为Ⅰ型层序,其顶底界面为Ⅰ类层序界面(SB1),其余的层序均为Ⅱ型层序。
- 韩征何镜宇王英华余素玉
- 关键词:沉积相层序地层下古生界
- 华北板块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被引量:37
- 1999年
- 任一特定时期的地质演化都必定源自前期背景,并影响后继地质作用。元古宙的构造特征及晚古生代的地质记录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早古生代华北板块的构造- 沉积演化,这一演化包括4 个阶段。第1 阶段(∈1—∈3)以被动陆缘的发育和全球海平面上升为特点,二者叠加形成强烈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并在南、北边缘形成早期沉积。第2 阶段(O1y—O1l)表现为因洋壳俯冲导致的西南部构造抬升及全球海平面下降,二者结合形成的相对海平面下降在华北中部及西南部形成分布广泛的不整合面及白云岩。第3 阶段(O1m —O2)期间,来自南、北的挤压导致以边缘上凸为特点的板块变形,在伴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情况下导致轻度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并形成板块中部局限陆表海的膏岩沉积。第4 阶段(O3—C1)则是强烈的南北挤压和全球海平面下降导致华北大陆板块整体鞍状抬升和长期不整合的发育。
- 刘波钱祥麟王英华
- 关键词: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 克拉通盆地类型及成因机制综述被引量:12
- 1997年
- 克拉通盆地是指发育于稳定大陆板块范围内的沉降区。其形成机制包括:拉伸减薄机制、热收缩沉降机制和弯曲变形机制。由纯剪切机制及简单剪切机制引起的大陆岩石圈减薄分别形成内克拉通裂谷盆地和内克拉通拆离盆地;热收缩机制形成内克拉通凹陷盆地;由变形弯曲机制形成的克拉通盆地发育于克拉通表面。
- 刘波钱祥麟王英华
- 关键词:克拉通盆地动力学机制盆地
- 华北奥陶系两个不整合面的成因与相关区域性储层预测被引量:60
- 1997年
- 发育于下奥陶统亮甲山组顶部(UF1)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或峰峰组顶部(UF2)的两个不整合面是控制华北早古生代与古岩溶有关的区域性储层形成及展布的关键性界面。UF1UF2原被认为分别代表了短期或长期的基底构造隆升,但是,基于新的证据,我们认为二者受控于不同成因机制,因而与之相关的储层预侧也应有所不同。UF1原被解释为是板块南部基底上翘的结果,但层序地层分析却支持其海平面变动成因解释。海面下降会通过切蚀水平岩层产生一个倾向盆地的卡斯特侵蚀斜面。UF1从西北仅蚀亮甲山组到东南下切至下寒武统顶部。因此,与之相关的储层亦从西北至东南发育于相应层位内。在空间上,有利区域性储层主要分布于强烈混合带白去化并有随后轻度淡水淋滤的华北地区中心地带。UF2由全球性构造事件形成。这一构造运动导致板块内部下弯及相应的边缘上凸,在下凹的华北中心地带保存了较新的地层(峰峰组),而在凸起区这些新地层却被天水侵蚀殆尽。与UF2有关的潜在区域性储层趋于分布在边缘抬升区。
- 刘波王英华钱祥麟
- 关键词:储集层奥陶系不整合面成因地层
- 泥晶碳酸盐岩的超微结构分析及其成岩作用被引量:1
- 1989年
- 以超微技术手段研究细粒碳酸盐岩的结构,可探讨其多种原因,成岩次生变化和孔隙类型,并对其储集性能进行评价。通过SEM扫描分析已证明化学成因的碳酸盐岩具有自形程度不同的等粒和不等粒结构,晶间孔发育;生物成因的岩石中可见残留的生物屑和藻迹或清晰的孢子囊、藻管和藻团,岩石以粒内孔和粒间孔为主;机械成因的泥晶碳酸盐岩则具泥屑结构。细粒碳酸盐岩中粘土矿物的鉴定有助于判断沉积和成岩环境。 综合研究我国南、北方不同时代细粒岩石,可查明泥晶岩石的原生和次生孔隙类型及演化历史。
- 王英华张秀莲张万中潘荣胜
- 关键词:白云岩超微结构
- 中下扬子区三叠纪海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被引量:13
- 2000年
- 中下扬子区广泛分布着三叠纪滩相、潮坪相和岩溶带 3类碳酸盐岩。根据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组构、孔隙类型和成岩环境等特征对 3类岩石进行比较。滩相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岩作用是在海水渗流、潜流和淡水渗流、潜流成岩环境下产生的胶结、云化和溶解作用。潮坪相白云岩和富含石膏的蒸发岩则以高盐度的海水渗流带的准同生毛细管蒸发浓缩云化作用为主 ,在大气淡水渗流或潜流成岩环境下则以去云化、去膏化和溶解作用为主。岩溶带碳酸盐岩—蒸发岩及其岩溶堆积角砾岩主要经历早期海水强烈蒸发作用下准同生云化作用和晚期表生淡水环境下的岩溶作用。上述主要成岩作用使 3类岩石次生孔隙率增加。因此 。
- 朱梅湘张秀莲王英华
- 关键词:三叠纪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成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