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加林
-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声誉效应对联盟伙伴道德风险行为约束的博弈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在重复博弈及信息充分传递的情况下,声誉效应可以成为一种影响行为主体行动选择的激励机制。基于古诺博弈模型的扩展分析表明,不考虑声誉时,战略联盟中的企业具有很强的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联盟伙伴间的博弈会陷入囚徒困境,并使得联盟走向解体。但重复博弈时声誉效应会起到积极作用,对联盟中的企业道德风险行为产生有效约束。
- 符加林
- 关键词:联盟伙伴道德风险
- 嵌套博弈下的政府单边治理——对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低效率供给的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博弈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套在其它博弈之中。农村基层现有的权力约束关系和由此而来的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体系,使参与人的策略受上级政府偏好的约束。参与人的决策不仅受公共物品供给博弈本身的影响,更受它所嵌入的行政权力关系的影响,这种嵌套形成了实质上的政府单边治理机制,这是导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不足的主因。
- 符加林
- 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
- 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农户自愿供给——基于声誉理论的分析被引量:27
- 2007年
- 农户的声誉不仅能给农户带来直接效用,它还具备信息效应与资本效应,对农户参与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博弈的均衡路径产生重要影响。在独立博弈下,声誉的直接效用能使农户采取合作行动;在关联博弈和重复博弈中,声誉的信息及资本效应对农户的偷懒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将导致博弈进入合作均衡。因此基于声誉损益的考虑,由农户自愿供给农村社区内的公共物品会是一个有效的结果。
- 符加林崔浩黄晓红
- 关键词:农户农村社区公共物品
- 基于声誉信息效应的战略伙伴逆向选择抑制研究被引量:10
- 2007年
- 企业声誉传递了企业内在特征信息,能为潜在的战略伙伴提供有效的识别信号,从而抑制战略联盟伙伴的逆向选择。本文将声誉引入信号传递博弈模型,证明在声誉成本函数下,声誉信号可以使该博弈产生一个分离均衡,由此分析阐释了联盟企业可以利用声誉信号识别战略伙伴的机理与过程。
- 徐金发符加林黄晓红
- 关键词:战略伙伴信号传递博弈
- 联盟伙伴敲竹杠行为的效率损失及其治理被引量:2
- 2008年
- 各种形式的企业联盟是近年来最重要的组织创新之一,但联盟的低效率及高失败率也是不争之实,其中联盟伙伴敲竹杠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导致联盟低效率运行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联盟伙伴敲竹杠行为可能导致的效率损失,并阐述对敲竹杠行为的基本治理方式。
- 符加林
- 关键词:机会主义行为联盟伙伴企业联盟低效率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民营企业谨防再入资本运营误区被引量:1
- 2005年
- 透析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兴衰历程.真可谓成也资本运营.败亦资本运营。资本运营的确是企业扩张的利器.但其操作是有条件的.也是一个过程。笔者认为,这些企业资本运营失败或出现问题的主要根源是没有清醒认识本企业的能力与约束.没能深入理解企业能力与资本运营之间有密切关系.因而没有依企业发展的内在本质和约束条件去经营企业.从而在资本运营上进入一些误区。
- 符加林黄晓红王炳志
- 关键词:民营企业资本运营企业财务企业管理
- 隐性契约、声誉机制与P2P网贷中介道德风险行为抑制研究
- 2017年
- 声誉具有隐性契约功能,P2P网贷中介的声誉对其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基于声誉机制的"投资人-P2P中介博弈模型"证明,网贷中介是否实施道德风险行为,取决于违约的短期收益与履约的未来收益贴现值之和的比较。贴现率和博弈次数直接影响博弈均衡,博弈重复次数足够多时,一次性的道德风险行为所获得的眼前收益将小于因声誉破坏而造成的未来收益损失的贴现总值,理性的P2P中介将因此而放弃违约行为,这正是P2P中介的声誉对其自身可能的道德风险行为有抑制作用的内在逻辑。
- 黄晓红符加林
- 关键词:隐性契约道德风险
- 企业声誉的七大效应被引量:2
- 2008年
- 企业声誉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无形资产,良好声誉有利于企业构筑竞争壁垒、构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短期财务绩效及长期的市场价值都有重要影响。基于声誉信息理论与声誉资本理论的视角,这些影响体现为声誉信息效应、财务效应等七个主要方面。企业声誉效应反映了良好的企业声誉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突出了企业声誉的重要性。
- 符加林
- 关键词:无形资本
- 中央政府声誉、地方政府行为与土地监控效果——对郑州违规用地行为的分析与引伸被引量:8
- 2006年
- 声誉本质是一种隐性契约,它传递了行为主体的行为偏好的信息,这种信息对博弈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有导向作用,产生声誉效应。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央政府不能确定地方政府行为的真实动机,地方政府就有违规圈占耕地等机会主义倾向。基于声誉效应理论,文章认为中央政府声誉影响着地方政府行为选择,中央政府声誉越高,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越少,从而土地监控的效果就会越好。
- 符加林王炳志
- 关键词:政府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