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方明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台湾人间佛教发展考察被引量:4
- 2009年
- 太虚法师提出,适应时代需要,建设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的理念,经过印顺法师、星云法师、圣严法师等有识之士的长期实践,已经在台湾地区付诸现实。本文就台湾地区人间佛教建设历程进行考察,并针对台湾佛教界所关心的生态环保、政治参与等热点问题作出简要述评,以期人们对台湾人间佛教发展有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整体性认识。
- 缪方明于姝
- 关键词:人间佛教生态环保政治参与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人间佛教建设之思被引量:2
- 2016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人间佛教建设的内在逻辑为:在政治、文化以及现代性语境三个向度中所做出的一种综合探索。此种探索目的在于:在政治与宗教二律背反中,以社会进步为坐标,从理论以及实践层面,对自身进行变革,彰显文化品性,赋予现代性意蕴,实现社会精神需求,助推社会和谐,从而促使大陆人间佛教自身在新时期获得合法性与健康发展。大陆人间佛教积极调适自身的建设逻辑动因,可为当下其他宗教发展提供有益资鉴。
- 缪方明徐颖
- 关键词:人间佛教政治文化宗教建设
- 天台宗人间佛教思想探析
- 2011年
- 天台宗人间佛教思想主要体现为:基于心性论,以"一心三观"思想断除人们将世间与出世间打成两截的执见,解除人们对出世间的执着,将人们的兴趣重心拉回到当下,依靠自身菩萨行来获得佛陀之道;对儒家思想的会通体现出具体性与深入性。此种会通,其宗教目的在于,将儒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的内圣外王理念融摄到菩萨道践行之中。天台宗人间佛教思想为解决转型期出现的社会矛盾可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 缪方明
- 关键词:心性论人间佛教
- 姚崇灭蝗思想实质新论——基于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探析
- 2020年
- 对于姚崇灭蝗所引起思想冲突的实质研究,经历了儒法斗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再到目前儒佛斗法三个阶段。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灭蝗思想的认识。随着佛教中国化进入研究视野,我们对此问题实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姚崇灭蝗背后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文化互动,最初将蝗灾起因归结于自然说、灾害天谴论,从而导致对待蝗灾有着不同的举措。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立足于儒家经世济民思想基础,积极融摄佛教大乘菩萨道,摆脱灾害天谴论以及因果论的束缚,大胆灭蝗,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繁荣经济,造福人民,建设美好人间。这条灭蝗思想路线在中国思想史上展现出来的主线是: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将"慈悲济世、建设净土"的宗旨在人间呈现出来,这构成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逻辑进程。这个进程,则是得益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对佛教这一外来文化进行融摄而得以推进。通过对姚崇灭蝗思想实质研究,揭示出佛教这一异质文化如何被同构为本土文化思想资源的历史具象与内在原因,可以在当下全球化交流过程中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面对不同文化交汇时,我们能够在交流中不失冷静,在包容中不失理性,在鉴别中不失智慧,在互动中不失自主,在运用中不失胆识,达到一种活泼自由的境界,从而推动我们在新时代树立好民族文化自信,融摄不同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用"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
- 缪方明
- 关键词:灭蝗佛教文化自信
- 隋唐时期佛教与科技发展关系浅论
- 2016年
-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集大成阶段。佛教兴盛建立在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统治者的扶持及佛教自身发展等基础之上,这一时期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佛教的发展与兴盛上。佛教徒所翻译佛经中含有大量与科技知识相关的内容,促进了科技的传播与发展。同时,佛法本具的圆融无碍精神也成为隋唐时期科技发展的重要助力。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经过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过滤、转换和折射,在其可能范围内对中国科技发展作出了相应的推动。
- 徐颖缪方明
- 关键词:隋唐时期佛教
- 禅宗人间佛教思想内在理路探析及其现代性审视——基于慧能学派的研究
- 2010年
- 禅宗慧能学派将追求出离生死以达到涅癭寂静的宗教目的,在理论与实践上,坚定地转化为当下主体就在人世间呈现佛性的自身实践,倡导"真心是净土",摆脱以往将"成佛"看成只是"往生净土"的消极观点,使其人间佛教意蕴以独有的特色在当时佛教中凸显出来。通过知性的分析可以看出,禅宗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并非是脱离社会的孤魂,其真心是净土的观念,在现代性社会中依然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 缪方明
- 关键词:人间佛教禅宗
- 禅宗的人间佛教思想简论被引量:2
- 2010年
- 佛教发展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重要宗派——禅宗。禅宗与天台宗、华严宗一样,对于佛教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突出表现在:将追求出离生死、超脱轮回以达到涅巢寂静的传统宗教目的,在理论与实践上转化为当下主体在人间建设佛教,以成就佛道的自身实践。
- 缪方明
- 关键词:人间佛教思想禅宗隋唐时期佛教发展传统宗教
- 隋唐时期佛教与科技发展关系论
- 2017年
-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集大成阶段。佛教兴盛建立在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统治者的扶持及佛教自身发展等基础之上,这一时期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佛教的发展与兴盛。佛教徒所翻译佛经中含有大量与科技知识相关的内容,促进了科技的传播与发展。同时,佛法本具的圆融无碍精神也成为隋唐时期科技发展的重要助力。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经过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过滤、转换和折射,在其可能范围内对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相应的推动。
- 徐颖缪方明
- 关键词:隋唐时期佛教
- 隋唐时期佛教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之探讨
- 2017年
-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集大成阶段,且这一时期科技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佛教的发展。因此,本文在考述隋唐时期佛教兴盛之种种原因的基础上,着重就智频、玄奘、一行等为代表的隋唐佛教徒所翻译的佛经中合有大量与科技知识相关的内容展开论述,以展示深广圆融的佛法究竟是如何推动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但须明确的一点是: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佛教推动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自身的发展都要经过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过滤、转换和折射,可以说,佛教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已对科技的发展作出巨大努力。
- 徐颖缪方明
- 关键词:隋唐时期佛教
- 从佛教“分别观”看当前老子“道”论研究中的窘境被引量:1
- 2005年
- 关于老子道论之特征,历来认识有三:(1)本体论;(2)本原论;(3)即是本体论又是本原论。前两种论点有其理论局限性,第三种理论较符合老子“道”论之整个特征,然而目前学界并未能给出清晰有力的论证,故此理论存在着内在的张力与窘境。如果能借助佛教中“分别观”的思维模式来审视老子之“道”,那么就会清晰地看出,其即是本体论又是本原论之理论合理性。老子将“道”区分为“非常道”与“常道”,“非常道”是宇宙创生万物的最终根源,是有限短暂的,也是可以言说的;“常道”则是形而上之本体,是无限永恒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的。老子预设“常道”的理论意义就在于,给形下的有限的“非常道”一个“返”的境域与“超越”的目标。
- 缪方明
- 关键词:非常道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