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翊芝

作品数:20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力衰竭
  • 7篇衰竭
  • 5篇心力衰竭患者
  • 5篇慢性
  • 4篇心肌
  • 4篇慢性心力衰竭
  • 3篇型心
  • 3篇血管
  • 3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动脉
  • 2篇心动过速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绞痛
  • 2篇心血管
  • 2篇血压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阵发性室上性
  • 2篇阵发性室上性...
  • 2篇射频

机构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江门市新会区...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20篇罗翊芝
  • 10篇朱可云
  • 10篇谭晓晖
  • 7篇梁转合
  • 6篇刘杰强
  • 2篇刘世明
  • 1篇李志樑
  • 1篇黄璟
  • 1篇卢尔海
  • 1篇陶卫国
  • 1篇吴楚财
  • 1篇张春燕
  • 1篇钟赟
  • 1篇陈影霞
  • 1篇关秀兰
  • 1篇陈晓云
  • 1篇张慧
  • 1篇黄锦联
  • 1篇林云笑
  • 1篇周荣辉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吉林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现代医院管理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蛋白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蛋白(IMA)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经急诊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71例急性胸痛患者,其发病时间均〈3 h、心电图未见ST段抬高,于胸痛发作3、6、12 h采血检测H-FABP、IMA、肌钙蛋白T(c Tn T)。根据最终诊断,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共18例,设为对照组,NSTEMI共53例,设为NSTEMI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胸痛3 h时,NSTEMI组患者H-FABP、IM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痛6 h时,NSTEMI组患者H-FABP、IMA、c Tn T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痛3 h时,H-FABP、IMA诊断NSTEMI的敏感度均高于c Tn T(P〈0.01),两者联合监测的敏感度更高(P〈0.05)。结论 H-FABP联合IMA检测可提高c Tn T未升高的NSTEMI患者的早期诊断效率。
罗翊芝谭晓晖伍伟铭朱可云
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缺血修饰蛋白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黄芪多糖对高糖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旨在观察体外高糖环境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所致的增殖变化以及黄芪对其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VSMC,分为正常对照组、25mmol/L高糖剌激组、高糖剌激加低、中、高浓度黄芪多糖组(终浓度分别为100、200和400mg/L)。MTT方法分析细胞增殖率,RT-PCR检测分析MKP-1 mRNA转录及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MCP-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可以诱导VSMCs增殖(P<0.05),而中、高浓度黄芪多糖可以显著抑制该作用(P<0.05);高糖环境明显下调MKP-1 mRNA表达(P<0.05),但低浓度黄芪多糖可使MKP-1 mRNA上调,恢复到正常水平,在中、高浓度黄芪多糖时可使MKP-1 mRNA上调,显著高于对照组;高糖刺激组可促使VSMCsMCP-1分泌明显升高,低浓度黄芪即可降低高糖诱导MCP-1的水平(P<0.05),在高浓度组最明显。结论:黄芪多糖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可能与上调MKP-1 mRNA表达、抑制VSMCs增殖和MCP-1分泌相关。
钱家琦钟赟罗翊芝江中喜黄璟
关键词:黄芪多糖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因子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脏损害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的相关性分析
2014年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脏损害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相关性.方法 28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将入选的289例患者分为3组: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下降组和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入院时采血测定患者血清FGF23水平、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及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和计算eGFR,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结果 3组患者心肾功能的恶化趋势一致.FGF23水平随着肾功能的恶化明显升高,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的患者血清FGF223明显高于肾功能轻度下降和正常组患者(P<0.05).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FGF23水平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和eGFR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2、0.686、0.7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GF23水平与心功能指标NT-proBNP呈正相关(r=0.652,P<0.05),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21,P<0.05).结论 心力衰竭程度、心力衰竭肾脏损伤程度与血清高水平FGF23有关.
陈晓云罗翊芝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肾脏损害
右美托咪定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镇静和镇痛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中镇静和镇痛的效果。方法:将行RFCA的PSVT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NS组)各15例。患者均于穿刺部位行局部浸润麻醉。Dex组在局麻前10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之后以0.5μg·kg-1·h-1维持至消融结束;NS组静脉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记录2组入室时、给负荷量后、诱发心动过速时、有效消融放电60 s、消融终点及术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消融操作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并记录因疼痛停止操作的次数、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Dex组在消融期间MAP、HR和VAS均显著低于NS组(P<0.01);右美托咪定不影响心动过速的诱发,患者在消融期间均保持合适的镇静水平,停药后苏醒迅速,术中因疼痛停止操作的次数显著低于NS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NS组(P<0.05)。结论:PSVT患者行RFCA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产生良好的镇静和镇痛效果,减少消融应激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且停药后苏醒迅速,无呼吸抑制,患者满意度高,但应重视输注负荷量时心动过缓的发生。
谭晓晖刘杰强罗翊芝严恺舒梁转合朱可云
关键词:心动过速射频消融镇痛
磷酸肌酸钠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磷酸肌酸钠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1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行RFCA的PSVT患者40例,随机分成磷酸肌酸钠组(SPC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20例。SPC组于术前1 d开始给予SPC 1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NS组则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3 d。检测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2 h内血清中肌酸激酶(CK)与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变化,并记录用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NS组相比,SPC组在RFCA术后24 h内及峰值血清CK、CK-MB及cTn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三者达峰时间及恢复术前水平的时间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与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SP C对PSVT患者行RFCA术后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谭晓晖刘杰强罗翊芝梁转合朱可云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心肌保护
贫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及其对住院期间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01-2008-06在我院住院的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分为Hb正常组、轻度贫血组以及中重度贫血组3组。结果:贫血在CHF患者的发生率为32.5%;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的Hb、RBC均明显低于好转的患者(P〈0.01),贫血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无贫血的患者(P〈0.01),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贫血的偏回归系数为1.296(P=0.039),优势比(OR)为3.655(95%CI:1.069-12.499);对于心功能NYHAⅢ-Ⅳ级的CHF患者,Hb的偏回归系数为-0.073(P=0.041),OR为0.93(95%CI:0.864-0.995)。结论:CHF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较高,贫血是CHF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b降低增加心功能Ⅲ-Ⅳ级的CHF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
刘爱民罗承锋吴楚财刘世明张慧罗翊芝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贫血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患者,其中心功能正常患者100例(对照组),CHF患者100例(CHF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CHF患者分为Ⅱ、Ⅲ、Ⅳ级组。比较分析非CHF患者及CHF患者Hcy、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之间的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的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之间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的LVEF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之间的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血浆Hcy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64,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55,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Hcy升高,Hcy水平有可能作为CHF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罗翊芝谭晓晖伍伟铭朱可云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同型半胱氨酸左室射血分数
妊娠期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的机制探讨
2015年
目的观察怀孕前与怀孕后心电图P-R间期的变化,了解妊娠期间P-R间期缩短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对100名育龄妇女在怀孕前、妊娠早、中、晚期各做1次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4次心电图P-R间期的演变。结果妊娠中、晚期P-R间期缩短明显高于准怀孕前和怀孕早期,且予吸氧后P-R间期多恢复正常。结论妊娠出现短P-R间期与需氧量增加及耗氧量增大,机体出现缺氧有关,并非由于传导异常,属一正常的生理反应。
邓月娟罗翊芝严恺舒关秀兰
关键词:孕前孕后心电图短P-R间期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RVSP组)和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P组)。并对比两组心室电极植入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心室起搏心电图QRS波群宽度,术毕与术后3个月电极阈值、感知、阻抗,术前与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延迟时间(SPWMD)等指标,并记录术中、术后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RVAP组相比,RVSP组电极植入时间与透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及术后3个月阈值、感知、阻抗,以及术前与术后3个月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VAP组相比,RVSP组心室起搏心电图QRS波形较窄,SPWMD更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试验中未发现围术期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右室中位间隔起搏安全有效,适宜县区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谭晓晖刘杰强罗翊芝伍伟铭梁转合朱可云
关键词:主动固定电极缓慢型心律失常起搏器
护理干预对抗凝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抗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和应用INR简易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INR的达标率、患者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完全依从率及总依从率较对照组高(P<0.05),而不依从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INR的达标率(25%)比对照组的INR的达标率(17%)高(P<0.05)。结论:对抗凝治疗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应用便携式INR简易监测,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INR的达标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并具有推广意义。
陈影霞罗翊芝张春燕林玉环
关键词:护理干预抗凝患者依从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