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丽华

作品数:34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皮肤
  • 7篇性病
  • 7篇血清
  • 6篇皮肤组织
  • 6篇皮肤组织液
  • 6篇组织液
  • 6篇梅毒
  • 6篇病人
  • 6篇病人皮肤
  • 5篇性病门诊
  • 5篇血清学
  • 5篇淋病
  • 5篇淋球菌
  • 5篇耐药
  • 4篇球菌
  • 4篇淋球菌耐药
  • 3篇血清学检测
  • 3篇牙槽
  • 3篇药敏
  • 3篇真菌病

机构

  • 34篇浙江省皮肤病...
  • 2篇天津市疾病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州市皮肤病...
  • 1篇中国福利会国...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德清县疾病预...
  • 1篇海南省皮肤性...
  • 1篇天津市中医药...
  • 1篇桐乡市皮肤病...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4篇胡丽华
  • 16篇黄佳
  • 14篇赵建妹
  • 10篇林峰
  • 6篇高锦伦
  • 5篇陶亦帆
  • 3篇尹跃平
  • 3篇陈茜
  • 3篇潘露
  • 3篇陆明琴
  • 2篇华海飞
  • 2篇郑钟洁
  • 2篇严丽英
  • 2篇陈祥生
  • 2篇陈绍椿
  • 2篇曹文苓
  • 2篇戴秀芹
  • 1篇徐新美
  • 1篇钟娜
  • 1篇陈忆

传媒

  • 5篇中国麻风皮肤...
  • 4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第五届全国性...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浙江检验医学
  • 1篇预防医学
  • 1篇第七届全国皮...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部皮脂溢出性皮炎及激素依赖性皮炎与蠕形螨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蠕形螨感染与面部皮肤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纯刮法检查200例面部皮肤病患者(研究组),同时检查143例无面部皮损的其他皮肤病人(对照组),比较两组感染情况的差异。结果200例面部皮肤病人蠕形螨感染率59.5%远高于对照组的19.58%(28/143),(P<0.01)。两组均显示蠕形螨感染无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蠕形螨感染率相应增加。纯刮法检查蠕形螨感染的阳性率以颊部最高(45.5%),其次为鼻部(26%)。结论蠕形螨感染与面部皮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面部皮肤病治疗时可配合进行抗蠕形螨的治疗。
陈茜高锦伦胡丽华赵建妹陶亦帆严丽英
关键词:面部皮肤病蠕形螨
浙江省梅毒血清学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县(区)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水平,从而促进检测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制备梅毒血清学质控品发放到各参评机构,要求进行梅毒特异性的试验定性检测和非特异性试验的定性、定量检测,将回报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6家参评机构中优秀470家(94.76%),合格16家(3.22%),不合格10家(2.02%),其中特异性试验的符合率为99.31%,非特异性试验定性、定量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7.94%和92.62%。结论各参评机构梅毒血清学检测整体质量较好,其中特异性试验质量要明显优于非特异性试验,但部分机构特别是妇幼机构的实验室检测能力还有待提高。
胡丽华黄佳林峰赵建妹陆明琴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测
不宜用微量振荡器进行TRUST试验
笔者在对浙江省各性病监测点实验室进行调查时发现,在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实验室中有47.6%的实验室未配备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仪器—水平旋转仪,而用微量振荡器甚至手工混匀的方法替代。本文分别用水平旋转仪和微量振荡器对...
胡丽华赵建妹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梅毒血清学检测
文献传递
一种钳式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钳式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由副辊、一次性硅胶套、固套、副轴、副牙、锁紧组件、副平衡轴、副牙槽、外把组件、内把组件、主牙槽、主衡轴、主牙、主轴、旋套、主辊和卷肤柄组成。本发明利用剪刀轴式的原理使操作力度可...
黄佳胡丽华姚强张鹏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知识行为及梅毒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近年来,性病艾滋病的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利用本所国家级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监测哨点数据,通过分析该人群的人口学信息、行为学信息、艾滋病知识和血清学检测数据,掌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性病艾滋病防治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胡丽华赵建妹林峰
关键词:性病艾滋病知识行为梅毒
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和验证方法在临床梅毒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通过对传统策略、逆向策略、双检策略这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和验证方法进行评估,探讨适用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策略。方法选择该院确诊的251例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同期100例在该院就诊并接受手术者为对照组,术前感染4项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阴性。特异性抗体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ICT)检测,非特异性抗体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检测,评价传统策略、逆向策略、双检策略的性能。用TPPA、FTA-ABS和WB进行验证,比较各种策略间检测性能差异。结果采用CLIA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传统策略、逆向策略和双检策略的灵敏度分别为99.60%、100.00%、100.00%,准确度分别为99.72%、100.00%、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3,P=0.367;χ^(2)=2.002,P=0.368)。采用ICT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传统策略、逆向策略和双检策略的灵敏度分别为97.61%、98.01%、100.00%,准确度分别为98.29%、98.58%、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20,P=0.057;χ^(2)=5.696,P=0.058)。CLIA和ICT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3种策略的特异度均为100.00%。TPPA与WB比较,Kappa值为0.959,TPPA与FTA-ABS比较,Kappa值为0.854。结论双检策略及CLIA初筛的逆向策略性能较好,CLIA初筛的逆向策略适用于大型实验室,小型实验室可采用ICT+TRUST的双检策略,TPPA是首选的验证方法,WB可用于进一步确认。
胡丽华黄佳杨波潘露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
浙江省梅毒血清学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调查
目的:了解浙江省县区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水平,从而促进检测质量持续改进. 方法:制备梅毒血清学质控品发放到各参评机构,要求进行梅毒特异性试验定性检测和非特异性试验的定性、定量检测,将回报的检测...
胡丽华黄佳林峰赵建妹陆明琴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测病理诊断
乙肝两对半测试卡快速检测血清乙肝三系应用及评价被引量:4
2001年
胡丽华
关键词:血清乙肝三系
2013-2018年浙江省部分地区性病门诊淋病奈瑟菌耐药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部分地区性病门诊淋病奈瑟菌(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变化趋势。方法2013-2018年对浙江省部分地区性病门诊临床分离培养的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6年间共监测672株淋球菌。PPNG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检出率分别为48.81%(328/672)、45.09%(303/672),各维持在45.71%~52.85%和35.00%~66.32%之间,已处于较高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趋势(χ^2=1.372、1.424,P>0.05);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100.00%(672/672),未发现敏感株;阿奇霉素耐药率由2013年的12.00%上升到2018年的28.32%,平均24.26%(163/672),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5);头孢曲松的低敏率为9.08%(61/672),大观霉素耐药率为0.60%(4/672),两者的MIC50和MIC90均有一个稀释度的增加,呈显著的变化趋势(χ^2=18.876、8.132,P<0.01)。结论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适合作为浙江省部分地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但头孢曲松的低敏率逐年上升,应长期监测其耐药性的动态变化。
黄佳胡丽华赵建妹陆明琴许斌飞赵林杰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耐药监测最小抑菌浓度大观霉素
盐酸小檗碱抗白念珠菌体外药敏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berbefine,BBR)对白念珠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现称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订的M27-A方案中的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测定BBR、氟康唑、BBR联合氟康唑对30株临床分离白念珠菌的抗菌活性。结果盐酸小檗碱对白念珠菌MIC值的几何均数(G)为248.18mg/L。与320、160、80mg/LBBR联合后,氟康唑MIC值的几何均数从2.64mg/L降为0.03、0.35、1.35mg/L。两药对26.7%的白念菌株有协同抗菌作用,其中包括3株耐氟康唑菌,对56.7%的菌株表现为相加作用,对16.7%的菌株为无关作用,未观察到拮抗作用。结论BBR在体外对白念珠菌具有抗真菌作用并能增加其对氟康唑的敏感性。
竺璐胡丽华徐新美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白念珠菌体外药敏体外抗真菌活性协同抗菌作用几何均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