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彩 作品数:14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三种自动勾画软件应用于中上腹部危及器官勾画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比较三种自动勾画软件(Pinnacle 9.10、LinkingMed和Manteia)勾画上腹部危及器官(OAR)的准确性。方法选取了26例上腹部肿瘤患者,由一名资深的临床医师手动勾画OAR(肝脏、脊髓、双肾、胰腺和胃),并采用三种软件对其进行自动勾画。以手动勾画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三种自动勾画结果的质心偏差(Center of Mass Deviation,DC)、Dice相似性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Hausdorff距离(Hausdorff Distance,HD)、包容性指数(Inclusive Index,IncI)和敏感性指数(Sensitivity Index,SI)。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同时比较了三种软件勾画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肝、双肾和脊髓的DC、DSC、HD、IncI和SI,LinkingMed和Manteia组与Pinnacle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inkingMed和Manteia组的勾画效果优于Pinnacle组。对于胃和胰腺的结果,Manteia组优于Lingkingmed组,除了IncI,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肝、肾和脊髓,这三种软件均有较好的勾画效果,LinkingMed和Manteia的勾画效果更优于Pinnacle软件。对于胃和胰腺,Manteia的勾画效果优于LinkingMed。 李桢 洪文松 胡丽彩宫颈癌组织基因凋亡、端粒酶活性及相关性研究 宋丽萍 王晓丽 赵东利 李明众 胡丽彩 该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宫颈癌组织及宫颈上皮瘤样变(CIN)中c-myc、PCNA、P53、bcl-2、bax基因蛋白的表达,采用PCR-ELISA检测了端粒酶活性。确定凋亡、增殖及相关基因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关键词: 关键词:宫颈癌 基因 宫颈鳞癌中端粒酶活性与p53和C-myc的表达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中端粒酶活性、凋亡相关基因p5 3和C myc的表达水平及三者间关系。 方法 用PCRELISA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CIN)及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p5 3、C myc蛋白的表达。 结果 ①浸润性宫颈鳞癌中 ,端粒酶活性、p5 3、C 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P <0 .0 5 ) ;②端粒酶阳性率、p5 3和C myc蛋白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分化程度有关 ,即肿瘤分化程度越差 ,端粒酶阳性率越高 (P <0 .0 5 ) ,而与宫颈鳞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无关 ;③宫颈鳞癌中端粒酶活性、p5 3表达、C myc表达三者之间有明显的内在联系 (P <0 .0 5 )。结论 ①端粒酶活性增高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②端粒酶活性、p5 3、C myc蛋白水平可作为宫颈鳞癌诊断和预后指标 ;③在宫颈鳞癌的形成和发展中 。 胡丽彩 邱曙东 李明众关键词:宫颈鳞癌 端粒酶活性 P53 C-MYC 基因表达 贯彻审计程序 深入查清问题 2003年 胡丽彩 黄树林 邱曙东 罗利琼 林月霞关键词:审计程序 审计工作 审计机关 财务收支 宫颈鳞癌中端粒酶活性、p53与C-myc表达及其意义 近年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不仅与肿瘤细胞过度增殖有关,更是增殖/凋亡动态平衡的失调所致,而端粒酶的活化是恶性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重要分子基础.为进一步探索端粒酶、凋亡相关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探讨端粒酶与凋... 胡丽彩关键词:端粒酶 P53 C-MYC 宫颈鳞癌 文献传递 TCR Vβ7.1基因对IL-1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TCRVβ7 1基因与IL 12基因在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识别和杀伤中的效应机制和相互作用。 方法 :用脂质分别包裹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并转染健康人PBMC和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 ,流式细胞仪检测TCRVβ7 1基因表达 ,ELISA法检测IL 12基因在MCF 7 S中的表达及淋巴细胞 肿瘤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 4水平 ,改良MTT法检测TCRVβ7 1基因修饰PBMC对IL 12基因转染前后MCF 7 S的杀伤活性。 结果 :TCRVβ7 1基因和IL 12基因在PBMC和乳腺癌细胞MCF 7 S中稳定表达 ;ELISA法检测提示IL 12基因修饰前后肿瘤细胞 淋巴细胞共培养上清中IFN γ和IL 4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细胞毒活性检测表明IL 12基因修饰可明显增强TCRVβ7 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CF 7 S的杀伤作用。 结论 :TCRVβ7 1基因修饰CTL及IL 12基因修饰乳腺癌细胞株共培养 ,提高了CTL的杀伤作用 ,说明TCR识别基因与杀伤基因在抗肿瘤效应中具有协同作用。 胡丽彩 黄树林 邱曙东 罗利琼 林月霞关键词:IL-12基因 乳腺癌细胞 杀伤作用 TCRVβ7.1基因修饰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观察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脂质体包裹pcDNA3.1Vβ7.1后转染健康人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pcDNA3.1Vβ7.1基因表达,改良MTT法检测TCRVβ-1基因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结果:TCRVβ-1基因转染可显著增加正常人PBMC该基因表达,转染前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杀伤活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TCR基因修饰可明显提高正常人PBMC对乳腺癌细胞杀伤作用。 胡丽彩 邱曙东 黄树林 刘璋 林月霞 罗利琼关键词:乳腺癌 外周血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 基因修饰 基因转染 抗CTLA-4单抗阻断肿瘤免疫抑制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研究抗CTLA -4在淋巴细胞的信号传导和对肝癌细胞 (BEL -740 2 )的杀伤活性。方法 :在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抗CTLA -4 ,并将淋巴细胞作用BEL -740 2 ,用DNA梯子电泳检测BEL -740 2的凋亡 ,MTT法测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抗CTLA -4能提高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 ,BEL -740 2出现了凋亡。结论 :抗CTLA -4能够与淋巴细胞表面的CTLA -4分子结合 ,从而阻断CTLA -4的抑制作用 ,提高了T淋巴细胞反应性 ,增强了淋巴细胞对BEL -740 2的杀伤作用 ,能够促进BEL -740 2的凋亡。 罗利琼 陆幸妍 林月霞 胡丽彩 吴涛关键词:MTT法 肝癌细胞 BEL-7402 hTCRVβ8.4基因修饰T细胞对SCID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hTCRVβ8.4基因修饰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MC)转输给SCID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 :建立荷人肝癌细胞BEL - 74 0 2的SCID小鼠模型 ;用脂质体包裹hTCRVβ8.4基因并转染健康人PBMC ,将此PBMC回输入SCID小鼠体内 ,通过检测瘤重、肿瘤体积大小 ,并计算肿瘤抑制率来观察hTCRVβ8.4基因的抑瘤作用。结果 :回输hTCRVβ8.4修饰的PBMC组 (即实验组 )SCID小鼠的瘤重 :(1 .4 0 2± 0 .81 2 )g ,瘤体大小 :(2 .2 1 8± 1 .5 1 8)cm3 ;未经hTCRVβ8.4基因修饰的PBMC组鼠瘤重 :(2 .94 0± 1 .4 4 1 ) g ,瘤体大小 :(3.5 91± 1 .5 4 6 )cm3 ;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组鼠瘤重 :(4 .0 1 0± 1 .777) g ,瘤体大小 :(4 .92 7± 4 .5 35 )cm3 ;基因修饰组与PBMC组比较 ,瘤重抑制率 :5 2 .31 %。结论 :hTCRVβ8.4基因能增强PBMC的抑瘤作用 。 林月霞 罗利琼 黄建华 胡丽彩 黄树林关键词:基因修饰 TCR SCID小鼠 抑瘤作用 T细胞受体Vβ7.1基因与白细胞介素12基因对乳腺癌细胞识别和杀伤作用的研究 为了探讨TCR Vβ亚家族基因与IL-12基因联合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中的作用,该研究在前期工作已筛选出在乳腺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缺失的TCR Vβ7.1亚家族基因的基础上,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该基因转染健康人成熟淋巴细... 胡丽彩关键词:乳腺癌细胞 杀伤性T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