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晨明
- 作品数:110 被引量:78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学事业费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甘肃黄芪黄酮类化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宋瑞霞董晨明马莉
- 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机械通气谵妄防控中的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防控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发生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RCT)。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12h的患者,所有患者常规应用芬太尼镇痛治疗,按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模拟生物钟组(研究组,35例)与非模拟生物钟组(对照组,35例),两组再依据使用镇静药物的不同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各8例)、丙泊酚组(各14例)、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联合镇静组,各13例)3个亚组。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标准对镇痛镇静的深度进行量化控制,滴定式调节镇静药物剂量,使研究组RASS评分白天维持在0~1分,夜间维持在-1—-2分;对照组RASS评分昼夜均维持在-1—-2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第一个昼夜节律不同时间点(06:00、12:00、18:00、24:00)尿液中6-羟基硫酸褪黑素(aMT6s)水平;记录患者谵妄、严重低血压、严重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ICU住院时间、镇静镇痛药物用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谵妄发生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各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②两组患者尿液中aMT6s水平均无昼夜节律性,研究组06:00的aMT6s水平较对照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研究组患者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4.3%比37.1%,P=0.029),严重低血压、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比25.7%,11.4%比20.0%,均P〉0.05)。在模拟人体生物钟的研究组患者中,右美托咪定亚组谵妄发�
- 李俊艳董晨明张虹张红松宋瑞霞杨朝辉冯芳齐艳杨静
- 关键词:谵妄
- 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在机械通气谵妄防控中的系列研究与应用
- 董晨明张虹张红松宋瑞霞杨朝辉冯芳齐艳杨静李俊艳陈宇王翠
- 该项目属于急诊医学及重症医学专业领域,率先设计了通过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来矫正患者紊乱的生物钟以便防控谵妄、缩短病程、改善危重患者预后的研究项目。
创新点为:1.通过模拟人体生物钟镇静来调节昼夜节律对谵妄进行防控研究在国...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体生物钟急诊医学机械通气治疗
- 大黄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对重症脓毒症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大黄制剂与抗生素联用对重症脓毒症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 4 5只健康昆明系小鼠首先制备重症脓毒症小鼠模型 ,然后随机分为 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 .2 m l;大黄制剂新清宁治疗组制模后给予新清宁 0 .9g· kg- 1 · d- 1 灌胃 ,每日 1次 ,连用 3d;抗生素尼泰欣治疗组腹腔注射尼泰欣 0 .0 4 g· kg- 1· d- 1以及新清宁加尼泰欣联合治疗组。于治疗 3d时将小鼠处死 ,取其肺脏制成肺组织匀浆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含量。结果 :大黄制剂和抗生素均能明显降低肺组织匀浆中 TNFα、IL 6水平 (P均 <0 .0 5 ) ,以大黄制剂联用抗生素组效果最好。结论 :大黄制剂与抗生素联用能有效降低重症脓毒症小鼠肺组织匀浆中 TNFα和 IL 6的水平 ,提高动物存活率。
- 董晨明张红松张正义马莉张小卫
- 关键词:抗生素肿瘤坏死因子-Α
- 内皮组织在重度脓毒血症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06年
- 马莉卢雨蓓薛莉花杨兰董晨明
- 关键词:内皮细胞
- 脓毒症新常态及其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7年
- 脓毒症是一项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死亡率持续居高。虽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未能完全阐述其病理生理机制。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社会人口结构变化,脓毒症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也在发生转变。因此充分了解脓毒症新的发展变化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发现免疫应答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脓毒症免疫应答的研究有希望成为未来诊治的突破口。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脓毒症的新发展变化及相应治疗的研究进展。
- 张文杰何英丽王涛董晨明
- 关键词:脓毒症免疫应答
- 脓毒症与肠道微生物疗法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 2024年
- 【背景】肠道微生物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已被广泛报道,基于肠道微生物群在脓毒症中的重要作用,微生物疗法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结构或产物的方式或许能够成为脓毒症常规治疗之外的有效补充,然而微生物疗法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我国脓毒症患者的数量众多,并且在脓毒症与微生物疗法相关研究领域起步较晚,通过分析和借鉴国际上有关于脓毒症与肠道微生物疗法的相关研究,对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脓毒症与肠道微生物疗法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中2001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收录的关于脓毒症与肠道微生物疗法的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其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发文作者、期刊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经过数据检索和筛选,最终于WOS核心合集数据库纳入可供分析的文献807篇、CNKI数据库49篇。从WOS发现,在脓毒症与肠道微生物疗法研究中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the United States,the US),中心度最高的国家为瑞典(Sweden);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西澳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而中心度最高的为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高产作者有PATOLE S、RAO S、ATHALYEJAPE G和FANG H等,高频关键词包括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sepsis、double blind、preterm infants和gut microbiota等,主要聚类方向有#0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1 enteral nutrition、#2 preterm infants、#3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ion、#4 critical care、#5 Escherichia coli、#6 sepsis和#7 acute pancreatitis等。从CNKI可知,国内主要研究机构有南方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等,关键词包括脓毒症、益生菌、肠道菌群和肠内营养等,主要聚
- 周飞罗利亚陈雷刘紫怡张婧党倩倩洛松巴宗董晨明
- 关键词:脓毒症肠道菌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 ICU患者谵妄与镇静被引量:20
- 2015年
- 镇痛镇静治疗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的基本治疗措施,谵妄是ICU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研究表明,镇静治疗是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俊艳董晨明杨静
- 关键词:谵妄ICU
- 血必净治疗MODS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系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以血必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为关键词,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中,系统检索从建库至2018年3月4日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血必净注射液与常规西医治疗MODS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机械通气、营养支持以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结局指标包括7 d和28 d病死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Marshall评分、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分析各项研究发表偏倚情况。结果最终纳入35项RCT、共213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076例,对照组10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明显降低MODS患者病死率〔7 d病死率:优势比(OR)=0.42,99%可信区间(99%CI)=0.26~0.69,P〈0.00001;28 d病死率:OR=0.31,99%CI=0.21~0.45,P〈0.00001〕,并可明显降低APACHEⅡ、Marshall评分〔APACHEⅡ:均数差(MD)=3.24,99%CI=2.00~4.49,P〈0.00001;Marshall评分:MD=1.95,99%CI=0.50~3.40,P=0.0005〕;同时试验组清除IL-6和TNF-α、提升血小板及改善PT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好(IL-6:MD=5.56,99%CI=1.44~9.68,P=0.0005;TNF-α:MD=4.97,99%CI=3.44~6.50,P〈0.00001;血小板:MD
- 宋瑞霞董晨明王翠婷张虹杨朝辉
-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常见致病菌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快速检测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VAT)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见致病菌中的临床作用和价值。方法留取75例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并发VAT或VAP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普通PCR、多重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致病菌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细菌培养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7%、45.3%、30.7%、413%和58.7%,普通PCR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0%、89.3%、78.7%、85.3%和93.3%,多重PCR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1%、90.7%、82.7%、89.3%和96.0%。普通PCR和多重PCR对5种致病菌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细菌培养(均P〈0.05);且多重PCR较普通PCR具有快速检测的优点。结论与细菌培养比较,普通PCR和多重PCR对VAT和VAP5种常见致病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且多重PCR可有效节省人力、财力。
- 王小红董晨明杨朝晖张红松牟成华张虹
- 关键词: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