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伏平 作品数:28 被引量:155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江苏省卫生厅面上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该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间80名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生进行实习教学,将80名学生按照随机序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循证医学思想进行教学;观察两组教学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学生实践部分和理论部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对于该教学的满意率95%高于对照组75%,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的效果良好,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效果,并且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率,因而值得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 蒋伏平 陈霓红关键词:心内科 临床实习教学 早期他汀干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浆MMP-9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正>目的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结果仍有争议。症状性颅内出血为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并影响患者的预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MMP-9水平的升高在溶栓后出血等并发症中起关键... 陈霓虹 周俊山 赵红东 蒋伏平 刘宇凯 时建铨文献传递 早期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5 2016年 目的探讨早期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3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分为早期他汀治疗组(72例)和溶栓后他汀治疗组(121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6 h、12 h、24 h、72 h的血浆MMP-9水平。第7 d和第90 d时采用mR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并比较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溶栓后他汀治疗组及早期治疗组性别、年龄、溶栓时间窗、血压、既往史、实验室检查、NIHSS评分、TOAST分型及OCSP卒中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溶栓前血浆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后他汀治疗组比较,早期他汀治疗组溶栓后6 h、12 h、24 h及72 h的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t=2.64,t=-9.85,t=-8.88,t=-5.62;均P<0.01)。早期他汀治疗组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他汀治疗组第7 d及第90 d mRS评分预后良好的比率显著高于溶栓后他汀治疗组(均P<0.05)。结论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MMP-9水平有抑制作用,不增加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短期预后。 陈霓红 周俊山 施洪超 赵红东 蒋伏平 刘宇凯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RT-PA静脉溶栓 他汀类药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早期他汀干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浆MMP-9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陈霓虹 周俊山 赵红东 蒋伏平 刘宇凯 时建铨早期积极降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早期再灌注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积极降压与指南推荐的标准血压控制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原酶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溶栓后早期再灌注及转归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纳入50例收缩压在150~185 mmHg(1 mmHg=0.133 kPa)之间并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积极降压组和指南降压组,每组25例。积极降压组在60 min内将血压降至收缩压140~150 mmHg并至少维持72 h);指南降压组按指南推荐将收缩压降至目标值〈180 mmHg。在溶栓前和溶栓后24 h进行多模式MRI检查。主要终点指标为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及90 d病死率,次要终点指标为缺血脑组织早期再灌注率、血管再通率以及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
结果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积极降压组溶栓后24 h、48 h和72 h内的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指南降压组,而舒张压则无统计学差异。积极降压组90 d转归良好率(mRS评分0~2分:68%对64%;χ2=0.089,P=0.765)、病死率(4%对12%;χ2=1.087,P=0.297)、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4%对8%;χ2=0.355,P=0.552)以及溶栓治疗后的再灌注率(76%对68%;χ2=0.397,P=0.529)和血管再通率(56%对52%;χ2=0.081,P=0.777)与指南降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
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rtPA静脉溶栓患者急性期积极降压对再灌注无不利影响,也不会增高死亡或残疾风险。 陈霓红 周俊山 刘宇凯 石国美 蒋伏平 周峰关键词: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高血压 血压 抗高血压药 血清尿酸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后的转归和有症状颅内出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后转归和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卒中数据库中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因急性缺血性卒中入院并接受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的患者,记录人口统计学特征、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结果、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发病至治疗时间以及是否发生sICH。在发病后9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转归和sICH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44例患者,54例(37.5%)转归良好,90例(62.5%)转归不良(包括28例死亡),29例(20.1%)发生sICH。转归良好组血清尿酸显著高于转归不良组(P<0.05),非sICH组血清尿酸显著高于sICH组(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较高是患者转归良好(优势比0.82,95%可信区间0.66~0.93;P<0.001)以及sICH(优势比0.97,95%可信区间0.93~0.99;P=0.004)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高血清尿酸与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患者转归良好独立相关。 高擎 陈霓红 蒋伏平 周俊山关键词: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尿酸 颅内出血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59例合并有高脂血症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29)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 陈霓红 周俊山 蒋伏平 黄清 徐梦怡 周峰文献传递 ACEI联合吲达帕胺与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联合吲达帕胺与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吲达帕胺组(n=72)与氢氯噻嗪组(n=72)。2组患者均给予ACEI治疗。吲达帕胺组在ACEI基础上结合吲达帕胺,氢氯噻嗪组在ACEI基础上结合氢氯噻嗪。2组疗程均为8周。对比分析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吲达帕胺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氢氯噻嗪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BP和SBP吲达帕胺组与氢氯噻嗪组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DBP和SBP吲达帕胺组低于氢氯噻嗪组(P<0.05);治疗后SCr和BUN吲达帕胺组与氢氯噻嗪组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SCr和BUN吲达帕胺组低于氢氯噻嗪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ACEI联合吲达帕胺降压效果优于ACEI联合氢氯噻嗪,且肾功能改善亦显著。 陈灏璟 张睿 蒋伏平 龚和禾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吲达帕胺 氢氯噻嗪 老年高血压 炎症标志物预测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卒中相关性感染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炎症标志物对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感染(stroke-associated infection,SAI)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至2020年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对SAI组与非SAI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AI的独立影响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构建预测列线图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能。结果研究期间纳入409例患者,年龄(71.3±11.7)岁,男性250例(61.1%),基线中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it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6分,119例(29.1%)接受静脉溶栓,376例(91.9%)术后血管成功再通,293例(71.6%)发生SAI。单变量分析显示,SAI组年龄、心房颤动比例、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以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显著高于非SAI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hs-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NLR是SAI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多种炎症标志物(hs-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NLR)联合预测SAI的价值显著优于单项炎症标志物(P<0.01),其曲线下面积为0.782(95%置信区间0.719~0.846),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6%和64.5%。决策曲线分析显示,与传统指标相比,基于炎症相关指标(hs-CRP、白细胞计数以及NLR)的预测列线图对预测SAI具有更高的净获益能力。结论hs-CRP、白细胞计数以及NLR可用于预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SAI的风险。 高擎 蒋伏平 陈霓红关键词:血栓切除术 炎症介导素类 高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出血性转化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_(2),Lp-PLA_(2))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和脑实质血肿(parenchymal hematoma,PH)-2型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定义为溶栓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入院时升高≥4分。PH-2型HT定义为存在明显占位效应的脑实质血肿或梗死灶远隔部位出血。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和PH-2型HT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hs-CRP和Lp-PLA_(2)水平对END及PH-2型HT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04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63例(7.8%)在静脉溶栓后24 h内出现END,41例(5.1%)发生HT,其中38例为PH-2型HT。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血清hs-CRP及Lp-PLA_(2)水平均显著高于非END组(P均<0.05),PH-2型HT组血清hs-CRP及Lp-PLA_(2)水平均显著高于无PH-2型HT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hs-CRP[优势比(odds ratio,OR)1.01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1~1.034;P=0.043]及Lp-PLA_(2)(OR 1.002,95%CI 1.000~1.003;P=0.020)为静脉溶栓后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hs-CRP(OR 1.019,95%CI 1.002~1.036;P=0.027)及Lp-PLA_(2)(OR 1.002,95%CI 1.000~1.003;P=0.018)也是静脉溶栓后发生PH-2型HT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hs-CRP和Lp-PLA_(2)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95%CI 0.609~0.741;P<0.001)和0.606(95%CI 0.528~0.683;P=0.005),预测PH-2型H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1(95%CI 0.545~0.737;P=0.003)和0.600(95%CI 0.500~0.699;P=0.051)。结论基线血清hs-CRP和Lp-PLA_(2)较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高擎 陈霓红 蒋伏平关键词:出血性转化 曲线下面积 占位效应 高敏C反应蛋白 单变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