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平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静脉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感染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容量
  • 1篇心跳
  • 1篇心跳呼吸骤停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血乳
  • 1篇血乳酸
  • 1篇血乳酸水平
  • 1篇压力负荷增加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戊乙奎醚

机构

  • 6篇无锡市第四人...

作者

  • 6篇蒋平
  • 5篇宋秀琴
  • 2篇胡敏红
  • 1篇彭生
  • 1篇杨夏
  • 1篇俞娅芬
  • 1篇孙海燕
  • 1篇陈鸣宇

传媒

  • 2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盐酸戊乙奎醚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宋秀琴蒋平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休克患者感染性山莨菪碱(654-2)血乳酸辅助治疗手段
静脉输注高氧液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临床研究
2006年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过程中的作用,评价其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跳呼吸骤停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其它抢救措施均相同,对照组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10-20ml/kg,治疗组输入等量的高氧液。观察记录复苏过程中患者血气指标的动态变化、心跳和呼吸恢复正常率及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 治疗组心跳恢复和呼吸恢复正常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血气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提早(P〈0.05),心肺复苏成功率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 静脉输注高氧液是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陈鸣宇蒋平宋秀琴
关键词:高氧液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急救
ICU院内获得性大肠埃希菌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
2007年
蒋平宋秀琴胡敏红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导管相关感染中心静脉获得性ICU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Ro20-1724对幼年大鼠反复氯胺酮麻醉后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Ro20—1724对幼年大鼠反复氯胺酮麻醉后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方法32只21日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组)、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R020—1724组(K+R组)、氯胺酮+无水乙醇组(K+E组)。无水乙醇为R020—1724助溶剂。腹腔注射70mg·kg^-1氯胺酮,30min后不给予或给予0.5mg·kg^-1R020—1724或等量无水乙醇溶剂,每天1次,连续7d,给药结束后正常饲养3d。末次给药第4天后进行社会交往能力测试,测试结束后断头取脑剥离海马,ELISA法检测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K组大鼠在无生命体的笼子[(60±29)min,(109±33)min,P〈0.01]、陌生鼠[(103±35)min,(151±42)rain,P〈0.01];[(123±34)min,(184±46)min,P〈0.05]及熟悉鼠[(89±25)min,(140±38)min,P〈0.01]周围停留的时间均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K+R组大鼠停留的时间较K组均显著延长[空笼子(94±34)min,(60±29)min,P〈0.01];陌生鼠1[(140±41)min,(103±35min),P〈0.05];陌生鼠2[(171±45)min,(123±34)min,P〈0.01].熟悉鼠[(133±35)min,(89±25)min,P〈0.01];K组及K+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CA1区BDNF在K组显著低于C组[(8.6±2.7)ns/ml,(11.8±2.4)ng/ml,P〈0.01];K+R组较K组显著增加[(10.1±3.6)ng/ml,(8.6±2.7)ng/ml,P〈0.05]。结论Ro20—1724可显著逆转氯胺酮麻醉导致的社会交往损害,海马CA1区BDNF参与了逆转过程。
蒋平彭生杨夏孙海燕
关键词:氯胺酮社会交往能力
脑利钠肽评估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蒋平宋秀琴胡敏红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PEPTIDE压力负荷增加临床诊断价值心室容量
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9
2006年
目的分析比较肠内与肠外营养对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108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支持。观察记录每位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住ICU时间和营养支持时间以及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测定臂肌围、氮、电解质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等。结果肠外营养组的氮平衡指标较肠内营养组明显降低(P<0.05),其他营养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在住ICU时间和对营养耐受性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而在营养支持天数方面,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易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而肠外营养组易并发血气胸和心衰加重。结论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应尽早给予肠内或尽早由肠外营养过渡为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尽早脱机、拔管,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宋秀琴俞娅芬蒋平
关键词:机械通气肠内营养危重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