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蓉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女性
  • 3篇女性形象
  • 3篇女性形象分析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地位
  • 1篇狄金森
  • 1篇独身
  • 1篇心理
  • 1篇性别
  • 1篇性意识
  • 1篇仪式
  • 1篇硬糖
  • 1篇语用等效
  • 1篇原型批评理论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神话
  • 1篇声音
  • 1篇圣经
  • 1篇天使

机构

  • 12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2篇赵蓉
  • 4篇邓杉
  • 1篇罗艳

传媒

  • 9篇思想战线
  • 3篇学园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盖斯凯尔作品中的阶级与性别问题探究
2018年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写了当时的社会问题,也呈现了温情脉脉的乡村家庭生活。在她的大多数作品中,盖斯凯尔描写了各阶级成员之间、两性角色之间交叉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反映了她所持有的阶级平等、男女平等的进步观念。
赵蓉
关键词:阶级
艾米莉·狄金森的女性意识探究被引量:1
2008年
作为与惠特曼齐名的美国伟大的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越来越受到评论界的关注。狄金森在诗歌中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父权社会做出回应,并最终在男性主宰的诗歌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赵蓉邓杉
关键词:女性意识父权社会觉醒
《维莱特》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9年
作为英国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夏洛蒂·勃朗特一生都努力从女性视角来讲述女性的故事,探索女性独立生存、发展和解放的出路。在创作《维莱特》这部小说时,夏洛蒂对女性问题的思考有了更新、更成熟的认识。在小说中,夏洛蒂塑造了几个性格迥异、情感经历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通过她们的经历,批判了维多利亚时代对女性以"家中的天使"为标准,尤其是对中产阶级女性的禁锢,为当时的女性探索了一条改变生活现状,实现男女平等,提升社会地位的出路。
赵蓉
关键词:《维莱特》女性形象社会地位
翻译中实现社会语用等效(英文)
2011年
As a medium between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between peoples of two countries,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matter of language, but also of cross-cultural transference. According to Professor He Ziran, socio-pragmatic translation is the kind of translation which examines the conditions on language use that stem from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ituations to serv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ways used to achieve socio-pragmatic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赵蓉
关键词:EQUIVALENCEEXPRESSIONSSYNONYMSANNOTATION
《谢利》中女性问题探究被引量:1
2010年
《谢利》是十九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继《简·爱》之后出版的第二部小说,是当时又一部极具创新意义的作品。谢利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一个突出的女主人公。夏洛蒂·勃朗特通过谢利和卡罗琳两位女主人公对爱情和婚姻的探讨,揭示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面临的困境和她们的矛盾心理。通过谢利这个形象,作者对当时的传统女性观念发起了挑战,对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发出了抗议。
赵蓉罗艳
关键词:矛盾心理婚姻独身
浅议《圣经》女性研究的意义和走向被引量:2
2008年
当今社会,《圣经》女性研究的现实意义得到突显,越来越多的学者立足文本分析,并充分利用社会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圣经》独特的女性文化现象进行全新的阐释,旨在经由传统智慧,寻求现代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邓杉赵蓉
关键词:《圣经》女性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玛丽·巴顿》
2009年
作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处女作,《玛丽·巴顿》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这一作品,从中可以看到阶级斗争和性别斗争的交织。女性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须从沉默中走出来,通过职业赋予其能力和素质,最终在男权社会中获得话语权。
赵蓉
关键词:沉默话语权
叛逆的声音--《妻子和女儿》中女性形象分析
2008年
《妻子和女儿》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最后也是最优秀的一部小说。女主人公莫莉·吉布森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女性形象模式,在这些女性形象模式的影响下,莫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和强烈的女性意识,最终让世人听到了她叛逆的声音。
赵蓉邓杉
关键词:女性形象
《接骨师之女》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2011年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喜福会》之后创作的一部最具自传性的长篇小说,深刻地描写了宝姨、茹灵和露丝三代母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由于经历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母亲和女儿之间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双方通过努力沟通,最终真正理解了对方。母女关系从冲突走向融合,体现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儿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摆脱了身份认同的困境。
赵蓉
关键词:文化冲突身份认同
《布赖顿硬糖》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8年
《布赖顿硬糖》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重要作品之一,被归为严肃的天主教小说。这部作品将宗教、政治融入了关于犯罪的惊险小说中,为作者后来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探讨了人物的罪恶、信仰、赎罪等问题,还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特别是英国女性社会生活中地位和角色的变化,透露了保守的英国男性对此变化的关注和焦虑。
赵蓉
关键词:女性形象社会地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