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素容
- 作品数:25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化学工程更多>>
- 2592例输血病案病程记录缺陷调查分析及持续改进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某院输血病案病程记录书写情况进行抽查与结果分析,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实现病历书写的持续性改进,推进合理用血,加强临床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方法调取某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所有输血的电子病历2592份,从输血病案输血记录的血液品种、血型、数量、输血前评估、输血后评价、有无输血记录、输血起止时间、未输血但有输血记录、输血反应上报情况等多方面对输血病程记录的规范性及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分析缺陷原因。结果共抽查电子病历2592份,输血5086次,缺陷病案631份,发生率为24.34%。2018年抽查电子病历1331份,输血2886次,缺陷病案461份,发生率为34.64%。2019年抽查电子病历1261份,输血2200次,缺陷病案170份,发生率为13.48%。缺陷病案率逐年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通过定期检查输血病程记录的规范性及完整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分析,采取确实有效的整改措施,规范病历书写,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合理性,在防范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 施婷邓素容
- 在生理流动条件下分析血小板黏附聚集的简易微流控芯片技术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发展一种在生理流动条件下分析血小板黏附聚集的简易微流控芯片技术。方法微流控分析芯片基本结构由直微通道及两侧的样品池和出口组成;利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数值软件ANSYS对微通道流体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微通道用Ⅰ型胶原蛋白修饰,分别在200 s^(-1)静脉生理性剪切率和1000 s^(-1)动脉生理性剪切率条件下使血液流过微通道,同时通过荧光显微摄像动态记录血液中荧光标记血小板与Ⅰ型胶原蛋白表面的黏附聚集图像。结果理论和数值分析显示,700μm×70μm(宽深比10∶1)的微通道具有最优的流体剪切率大小分布;相比200 s^(-1)低剪切率,在1000 s^(-1)剪切率条件下血小板初始黏附时间、聚集速率和最大表面覆盖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在1000 s^(-1)剪切率条件下,抗凝药物替罗非班处理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血小板表面聚集率,IC50值为23.8 nmol/L。结论该微流控芯片技术可在生理相关性流体剪切率环境下动态分析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样少,方法简单易行,未来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临床检测、抗凝药物药效和小型动物模型凝血分析。
- 黎洋丁玲邓素容杨伟肖文海李远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微通道血栓血小板黏附
- 一种新型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的性能评价
- 2022年
- 目的:对一种新型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课题组前期搭建的微流控血小板功能检测平台为评价对象,分析流动剪切率和样品保存时间对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评价微流控血小板功能检测平台的批间变异性;采集24名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在存在20μmol/L乙酰水杨酸(COX-1抑制剂)或50μmol/L 5-磷酸-2-甲基硫代腺苷酸(P2Y12受体抑制剂)的情况下用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平台和光透射浊度法检测血小板功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两种方法检测乙酰水杨酸和5-磷酸-2-甲基硫代腺苷酸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诊断性能。结果:在1500/s流动条件下,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可动态监测血小板黏附聚集行为并量化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随流动剪切率增大而增强;样品室温放置5 h内不影响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的批间变异性变异系数<1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显示,本平台对乙酰水杨酸和5-磷酸-2-甲基硫代腺苷酸抑制血小板功能的鉴别具有良好诊断性能。结论: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对血小板功能检测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未来可发展为一种适宜临床的新型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
- 吴悠肖文海丁玲陈丹邓素容李远
- 关键词:血小板微流控抗血小板药物性能评价
- 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梯度变化的剪切力诱导的血小板粘附、聚集效应
- 2023年
- 目的:应用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研究梯度变化的剪切力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应用微流控芯片模拟80%固定狭窄微通道,微通道狭窄模型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lidwork自带的有限元分析模块进行流体动力学行为分析。应用微流控芯片分析不同疾病患者血液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行为,以及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的表达。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替罗非班、原儿茶酸、CD42b处理血液,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实时观察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行为。结果:微流控芯片狭窄模型产生的梯度变化的流体剪切率能够诱导血小板聚集,且在一定剪切率范围内血小板粘附聚集程度随着剪切率的增加而增加。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效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髓增生异常患者血小板聚集效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在剪切力存在环境下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能够准确分析评估各种血栓性疾病的血小板黏附聚集效应,有助于临床血栓类疾病的辅助诊断。
- 马海东何翠邓素容张婷婷李远张天聪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
- 渝西地区各级医院《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执行情况浅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医学的发展,输血是抢救临床危急重症患者和治疗疾病时不可替代的一种手段,节约血源,合理用血是WHO关于血液制品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1〕。如何科学利用血源,合理管理临床用血,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各地执行力度不一,尤其在基层医疗单位,各种不规范不合理现象突出。
- 邓素容罗金兰
- 关键词:输血管理
- 利用新型激光三维成像显微技术分析静止条件下纯化血小板的聚集行为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索利用新型激光三维成像显微技术建立静止条件下纯化血小板聚集行为分析新方法。方法于2017年5月10-15日随机招募12名健康志愿献血者,采集外周血并分离纯化血小板;将血小板悬液滴加在Ⅰ型胶原蛋白表面静止孵育诱导形成血小板聚集体;通过激光三维成像显微系统观察血小板聚集体的三维形态,并测量血小板聚集体体积。结果激光三维成像显微系统能够直观地获取胶原蛋白表面形成的血小板聚集体三维形态、高度分布及体积参数;静止条件下,当血小板密度从20×108/L增加至500×109/L时,血小板聚集体体积从(547.8±30.4)μm3增加至(5477.8±1106.8)μm3,但两者间不存在线性关系(P〉0.05);实验对照组、阿司匹林处理组和盐酸替罗非班处理组血小板聚集体体积分别为(1679.9±49.6)μm3、(959.9±43.2)μm3和(645.1±25.1)μm3,相比对照组,阿司匹林和盐酸替罗非班处理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体形成,并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体体积(P〈0.01),且盐酸替罗非班抑制血小板聚集功效强于阿司匹林,形成的血小板聚集体体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2名不同个体来源的血小板对阿司匹林和盐酸替罗非班的药效响应存在差异(P〈0.01)。结论本文成功建立了静止条件下纯化血小板聚集行为的激光三维成像分析策略,该技术下一步将用于研究血小板活性、聚集机制和抗血小板药物药效响应的个性化分析。
- 丁玲赵广德欧阳熊妍邓素容夏加薇李远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血液
- 医院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该院输血科血液报废的各种原因,寻找血液报废的解决办法,加强血液制品管理,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按照国家血液制品管理标准,统计该院输血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输血科登记在册的非检验性不合格血液报废数量,对血液报废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确认报废血液共82袋,血袋破损、过期报废、中重度乳糜血、预约毁约等为血液报废的原因,其中血袋破损和过期是造成血液浪费的主要原因;血浆为报废最多的血液制品。结论针对不同血液品种报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血液报废率,特别是规范血浆装箱及运送方式,同时,血站应重视红细胞跨区域调剂,从而确保血液制品安全、高效发放到临床,减少血液浪费。
- 邓素容
- 关键词:血液
- 简易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理流动条件下体外动态分析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健康志愿者血小板黏附聚集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采用简易微流控芯片技术在体外动态分析生理流动条件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健康志愿者血小板黏附聚集的影响。方法随机招募12名健康志愿者,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液样品并分别用20μmol/L乙酰水杨酸(ASA)、50μmol/L 5-磷酸-2-甲基硫代腺苷酸(2-Me SAMP)、20μmol/L ASA+50μmol/L 2-Me SAMP处理,以未处理血液样品作为对照组。将血液样品以1000 s^(-1)动脉生理性相关剪切率流过Ⅰ型胶原蛋白修饰微通道300 s,同时采用显微镜动态拍摄荧光标记血小板在胶原蛋白表面黏附聚集的荧光图像,以血小板覆盖率作为血小板黏附聚集行为的量化指标。结果在1000 s-1剪切率流动条件下,对照组血样在胶原蛋白表面可观察到符合体内预期的血小板黏附聚集动态行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单独处理抑制流动后期(200~300 s)血小板黏附聚集行为,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处理则降低流动中前期(≤150 s)血小板黏附数量并降低流动后期(200~300 s)血小板聚集体稳定性;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处理对血小板黏附聚集行为抑制具有协同效应;12名志愿者在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响应上表现出异质性。结论简易微流控芯片技术可为抗血小板药物效应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平台。
- 陈静丁玲何翠陈丹邓素容龚放李远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微流控芯片
- 血小板输注阈值现状及对策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血小板输注临床指征,分析血小板输注后效果,为临床治疗出血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医院住院期间,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小板计数数值,将血小板输注分为治疗性输注和预防性;在输注前后各1 h、输注后24 h分别采集血常规计数血小板,监测血小板输注阈值及输注疗效。结果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比例占29.32%,输注阈值<10×109/L有39.73%、阈值10~20×109/L有27.40%、阈值20~50×109/L有32.88%,预防性输注后血小板平均升高12.05×109/L;治疗性输注血小板输比例占70.68%,输注阈值<10×109/L有51.99%、阈值<10~20×109/L有33.52%、阈值20~50×109/L有50.80%,治疗性输注血小板平均升高7.1×109/L。结论临床使用血小板目的大多为治疗性输注(70.68%);血小板计数越低输注有效率越高;治疗性输注与预防性输注在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值范围相同的情况下,二者血小板增高值无显著性差异;血小板输注阈值应严格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
- 冯治伟邓素容
-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无效阈值
- 输血科实习生带教体会被引量:2
- 2019年
- 随着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医学也在不断进步,输血科的日常工作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将来对于输血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也会有不停的需求。对此,对于输血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也会随之相应的改变。本文通过阐述目前输血科的发展现状及需求,然后结合不同培养层次临床实习生在输血科的临床实习工作情况,从目前临床输血工作的重点、实习生对输血工作的已经掌握情况以及现有实习生目前对于输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最缺乏的知识技能方面着手,培养真正需要的输血科工作人员。并以之前的带教经验,谈谈从带教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相结合以提升实习带教质量的相应体会,以期望为输血科培养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
- 何翠邓素容
- 关键词:输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