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威凤
-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生长因子和白血病抑制因子上调哮喘大鼠脾淋巴细胞IL-4、IL-5的表达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哮喘大鼠脾淋巴细胞IL-4、IL-5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8只,哮喘组(B组)8只,采用卵蛋白和氢氧化铝腹腔内注射致敏,2周后给予1%卵蛋白雾化吸入激发哮喘。(1%卵蛋白/生理盐水)雾化吸入2周后,24h内体外分离培养对照组大鼠和哮喘组大鼠脾淋巴细胞;通过RT-PCR半定量法和ELISA法测定2组大鼠脾淋巴细胞表达Th2细胞因子IL-4、IL-5mRNA转录水平和分泌蛋白的基础水平,观察外源性NGF和LIF体外干预后淋巴细胞IL-4和IL-5表达随干预浓度的变化。结果:(1)哮喘组IL-4、IL-5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在外源性不同浓度的NGF、LIF干预下,IL-4、IL-5mRNA和蛋白表达量分别比前一梯度低浓度干预组有显著升高(P<0.05),NGF、LIF上调IL-4、IL-5mRNA和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在哮喘大鼠中,NGF、LIF可能通过上调Th2类细胞因子IL-4、IL-5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参与促进和放大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效应。
- 汤彦林敏娟邹威凤
- 关键词: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
-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支气管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调控作用的探讨
- 研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时肺组织和背根神经节的表达,探讨LIF 对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调控作用。我们通过鸡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并将36 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
- 林敏娟汤彦许振华邹威凤
- 文献传递
- H_1受体拮抗剂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对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观察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对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1例中、重度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规律经口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250μg),2次/d,每次1吸的基础上随机给予下列治疗:A组(22例)氮卓斯汀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B组(2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C组(19例)氮卓斯汀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2次d,每次两鼻孔各1喷。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并测定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及诱导痰上清液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13(IL-13)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哮喘症状评分、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百分比及诱导痰上清液中ECP、ICAM-1的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及诱导痰上清液中ECP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吸入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H1受体拮抗剂鼻喷剂可抑制气道嗜酸粒细胞及ECP、ICAM-1水平,有效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且不良反应较轻。对于顾忌鼻用激素的副作用而又认为联用两种鼻喷剂麻烦的患者可选择H1受体拮抗剂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吸入激素治疗。
- 王虹关向群杨淑玲汤彦张少卿毛锐谢燕清邹威凤谭杰
- 关键词:组胺H1拮抗剂鼻喷剂哮喘变应性鼻炎诱导痰
- 神经生长因子在哮喘神经源性炎症信号传导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7年
-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细胞组分及神经递质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随着对哮喘肺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深入研究.由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介导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airwayneurogenicirrflam.mat.ion)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是调控神经源性炎症关键的细胞因子。发现它可通过连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发挥放大气道炎症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神经生长因子在哮喘神经源性炎症及其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旨在为探讨哮喘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邹威凤汤彦
- 关键词: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神经生长因子信号传导胆碱能神经系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 氮卓斯汀鼻喷剂联用吸入激素对控制不良的中重度哮喘的治疗作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氮卓斯汀鼻喷剂联用吸入激素对控制不良的中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黏附分子的强化抑制作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多中心方法,61例中、重度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者在规律经口吸入沙美特罗(50μg)及氟替卡松粉吸入剂(250μg),每天2次,每次1吸的基础上随机给予下列治疗:A组(22例)氮卓斯汀鼻喷剂每日2次,每次两鼻孔各一喷;B组(2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每日2次,每次两鼻孔各一喷;C组(19例)氮卓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每日2次,每次两鼻孔各1喷,疗程3个月。观察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按需吸入β2激动剂的次数和测定血清中及诱导痰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的哮喘症状评分、按需吸入β2激动剂的次数和诱导痰中ICAM-1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A组哮喘症状评分、按需吸入β2激动剂的次数和诱导痰中ICAM-1浓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和按需吸入β2激动剂的次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中ICAM-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氮卓斯汀鼻喷剂可有效治疗变应性哮喘、抑制气道ICAM-1的分泌。
- 王虹杨淑玲关向群张少卿毛锐谢燕清邹威凤谭杰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
- 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细胞因子与哮喘严重程度及气道反应性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及气道反应性的关系。方法观察61例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按ACT评分将患者分为未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完全控制组,应用高渗盐水激发试验测定患者气道反应性并检测诱导痰上清液中ECP、ICAM-1、IL-13的浓度。结果诱导痰ECP浓度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部分控制组显著低于未控制组(P<0.05),完全控制组显著低于部分控制组(P<0.05);诱导痰ICAM-1、IL-13浓度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P浓度与ACT评分显著负相关(r=-0.569,P<0.001),诱导痰IL-13浓度与气道反应性显著负相关(r=-0.638,P<0.001)。结论诱导痰ECP、IL-13浓度能分别反映哮喘症状严重程度及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测定诱导痰细胞因子ECP、IL-13有助于指导哮喘的抗炎治疗。
- 王虹杨淑玲张少卿毛锐邹威凤谭杰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诱导痰细胞因子气道反应性
- NGF和LIF调节淋巴细胞表达IL-4、IL-5的初步探讨
- 研究目的:利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干预,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分析NGF、LIF对正常大鼠和哮喘大鼠脾淋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5(IL-5)表...
- 邹威凤
- 关键词:白血病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TH2细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