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宏 作品数:52 被引量:134 H指数:7 供职机构: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骨密度变化与腰段脊柱退行性变 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探讨骨密度 (BMD)改变与腰段脊柱退变之间关系 .方法 受试对象依据 WHO有关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 (1 0例 )、骨量减少组 (2 1例 )及骨质疏松组 (2 8例 ) ,比较 3组间 BMD值、脊柱退变 Nathan积分 ,椎间盘高度和小关节对称度 ,探讨 BMD对脊柱退变的影响 ,并对低 BMD下椎体畸形变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 1 Nathan积分同BMD值呈负相关 (r=- 0 .435 ,P<0 .0 1 ) . 2与对照组相比 ,骨质疏松组在 L3,L4,L5 平面小关不同对称的发生率分别为5 3.5 % ,82 .1 % ,6 0 .7% ,显著增高 (P<0 .0 1 ) ,在 L1 /2 ,L5 /S1椎间盘高度分别为 (6 .79± 3.6 6 ) m m,(7.1 4± 3.6 5 ) mm ,明显降低 (P<0 .0 5 ,P<0 .0 1 ) ,而低骨量组仅在 L5 平面小关节不对称发生率增高 (71 .4% ,P<0 .0 1 ) ,在 L4/5 ,L5 /S1 椎间盘高度明显降低 [(6 .5 8± 1 .7) mm ,(7.83± 2 .98) mm,P<0 .0 1 ]. 3椎体形变以前楔形为主 ,且多发生在 L1 ,L4,L5 .结论 骨质疏松形成的微型骨折使椎体变形 ,椎间盘退变及后关节肥大 ,内聚 ,应力不稳 ,三者共同导致脊柱的力学特性失常 ,加速脊柱退变 . 范宏斌 王全平 马真胜 金格勒 刘欣 郑永宏关键词:骨密度 骨质疏松 脊柱退行性变 腰椎DXA测量结果评判 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脊柱退变对腰椎 DXA(双能 X线骨密度测量仪 )测量结果的影响 .方法 5 0例受试对象依据 WHO有关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 (12例 )、骨量减少组(14例 )及骨质疏松组 (2 4例 ) ,比较脊柱退变 Nathan积分对BMD测定值的影响 ,并对骨质疏松组中腰椎 DXA测定正常合并高度退变的患者中轴骨行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1Nathan积分同外周骨 BMD值呈负相关 (r=- 0 .72 2 ,P<0 .0 1) ,同中轴骨 BMD值呈正相关 (r=0 .334 ,P<0 .0 5 ) . 2当Nathan积分大于 9分时 ,退变对中轴骨 BMD测定值影响显著 . 3扫描电镜见实验组骨小梁变细 ,穿孔 ,残端游离 ,丧失原有海绵状节构 .结论 尽管随腰椎退变程度加重 ,中轴骨BMD值降低并不明显 ,但骨小梁结构已遭到破坏 ,力学性能减弱 ,在临床工作中对同时伴有疏松及退变的患者应需综合判定 ,早期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 . 范宏斌 李靖 王全平 郑永宏 马真胜关键词:骨密度 骨质疏松 脊柱 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假关节的影像学与临床功能的对照研究 <正>目的:观察应用自体骨或融合器行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3年5月间应用自体骨或融合器行腰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的72例下腰椎疾病的患者,应用Oswestry... 王晓东 郝定均 吴起宁 贺宝荣 刘团江 方向义 陈海波 宋宗让 郑永宏 郭华文献传递 寰椎“椎弓根”三维CT重建测量及分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研究通过三维CT重建测量正常状态下寰椎"椎弓根"形态及其相关解剖学数据,对其进行分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正常成人志愿者,年龄18~52岁(平均32.3岁),排除相关上颈椎疾患,尤其局部骨性增生明显者。对其寰枢椎进行螺旋CT扫描,在CT三维多平面重建下,取经枢椎下关节突中点矢状线延长线与寰椎椎动脉沟底部下2mm处后弓的交点为A点,同时建立通过椎动脉沟底部下2mm处的寰椎横切面图,取寰椎后弓移行为侧块处椎动脉孔内壁与椎管外壁连线的中点为B点,AB连线的延长线与寰椎前弓的交点为C点,AC连线即为寰椎椎弓根钉道。取经AC连线建立寰椎椎弓根通道的矢状面切图。测量寰椎双侧椎弓根各主要解剖参数:寰椎椎弓根的上倾角,椎动脉沟底椎弓根厚度(H1),寰椎椎弓根最大厚度;根据H1数值的大小分型,探讨各分型与椎弓根钉选择的相符性。结果:钉道椎动脉沟底处骨质厚度为4.10±1.17mm。根据H1数值的大小,以直径4.00mm和3.50mm的螺钉为参照,分为四型:正常型:H1>4.00mm(92例,61.3%);相对狭窄型:3.500.05)。正常型和相对狭窄型建议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狭窄型和无椎弓根型者采用侧块螺钉技术。结论:三维CT重建能够准确提供寰椎椎弓根的解剖学形态、解剖学参数,根据寰椎椎动脉沟处骨质的高度进行分类,可以较好的指导寰椎后路"椎弓根"及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选择及螺钉直径的选择。 郝定均 贺宝荣 许正伟 郭华 刘团江 王晓东 郑永宏关键词:寰椎 椎弓根 解剖学 三维CT重建 1352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早期救治分析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分析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的伤情、合并伤和并发症,提出早期治疗原则。方法 对1352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脊髓完全性损伤875例、不完全性损伤 477 例;合并症有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合并伤有颅脑损伤、四肢骨盆骨折、血气胸等。保守治疗包括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高压氧治疗、脱水剂、神经营养药物等;对存在脊柱不稳、脱位和脊髓压迫者,进行减压内固定手术;合并伤均给予专科处理。结论 应重视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的现场急救,进行及时正确的早期处理;应重视处理合并伤,预防脊髓继发性损伤和并发症;早期康复指导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郑永宏 郝定均 吴起宁 方向义 郭华 王嵘关键词:脊髓损伤 并发症 102例椎管内肿瘤误诊分析 目的:总结椎管内肿瘤常见的误诊原冈及特点,探讨降低误诊率的方法与策略.
方法:同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手术后证实术前误诊的椎管内肿瘤102例次.分析被误诊的疾病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和时间、误诊诊... 赵勤鹏 郝定均 贺宝荣 刘团江 王晓东 郭华 郑永宏关键词:椎管内肿瘤 误诊分析 老年脊柱结核66例的外科治疗 2009年 郭华 郝定均 吴起宁 方向义 郑永宏关键词:老年人 脊柱结核 一期手术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经口前路松解齿状突部分切除与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治疗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7例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男5例,女2例,年龄21~51岁,平均36.4岁。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为5~9分,平均7.3±2.1分;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为4~12mm,平均8.34±3.68mm。均行经口前路松解、齿状突部分切除,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进一步提拉复位、固定、融合术,术后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行X线、CT、MRI检查观察复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80~360min,平均310min。术中出血510~930ml,平均670ml。术中无脊髓神经损伤;1例术中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时损伤椎动脉,经原钉道拧入螺钉后完成止血,术后随访无椎动脉损伤的临床表现;1例术中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时寰椎后弓下壁破裂,未改变钉道,继续沿椎弓根方向置入螺钉,术后随访无寰枢椎的再失稳和移位。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随访9~36个月,平均19.6个月。均在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随访期间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无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1~15分,平均13.1±2.1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改善率为78.8%~93.5%,平均87.4%;末次随访时的SAC为11~18mm,平均14.78±2.15mm,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大(P<0.05)。结论:对于齿状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经口咽前路松解齿状突部分切除与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可获得好的复位效果,近期疗效满意。 许正伟 郝定均 贺宝荣 郭华 郑永宏 刘团江 王晓东关键词:寰枢椎脱位 齿状突骨折 椎弓根螺钉 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段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 <正>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段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3年1月-2005年11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段陈旧骨折继发后凸畸形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 郝定均 郑永宏 吴起宁 贺宝荣 王晓东 王展文献传递 脊柱脊髓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郝定均 贺宝荣 袁福镛 何立民 吴起宁 周劲松 郑永宏 郭华 张平安 王晓东 刘团江 方向义 陈海波 该项目进行了基础和临床研究,研究发现胚胎中枢神经组织移植到脊髓后移植物血管化程度较正常脊髓组织差,而较损伤但未移植的血管化程度好;胚胎脊髓和大网膜联合移植术后组织结构优于单纯胚胎脊髓移植组;电生理反应明显优于单纯胚胎脊髓...关键词:关键词:脊柱损伤 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