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5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原子
  • 4篇碰撞截面
  • 4篇颗粒物
  • 4篇颗粒物质
  • 3篇非弹性
  • 3篇分岔
  • 3篇倍周期
  • 3篇倍周期分岔
  • 2篇振动
  • 2篇碰撞
  • 2篇光栅
  • 2篇分光
  • 2篇分光计
  • 2篇
  • 1篇动力学行为
  • 1篇虚像
  • 1篇衍射
  • 1篇衍射光栅
  • 1篇原子能级
  • 1篇跃迁

机构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4篇郑瑞华
  • 8篇姜泽辉
  • 8篇赵海发
  • 4篇陈德应
  • 4篇马祖光
  • 2篇吕志伟
  • 2篇王骐
  • 2篇赵晓彦
  • 1篇杨学栋
  • 1篇荆亚芳
  • 1篇吴晶
  • 1篇郭波
  • 1篇黄维实
  • 1篇张峰

传媒

  • 4篇物理学报
  • 4篇大学物理实验
  • 2篇光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光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1
  • 3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测量光栅波长中分光计调节过程几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对分光计测量光栅波长的调节过程,包括查找平面镜反射的十字像,调节平行光管主轴和望远镜主轴重合且垂直于仪器主轴,以及判别光栅位于玻璃哪一面几个常见问题,给出了简单解决方法。
郑瑞华姜泽辉赵海发
关键词:分光计
Cs-Sr系统中激光感生非弹性碰撞过程的数值研究
2000年
利用已建立的四能级理论模型对提出的Cs Sr中的两个激光感生碰撞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 ,得到了碰撞跃迁几率随碰撞参数的变化关系及碰撞截面随转换激光失谐量的变化关系 ,并与三能级近似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通过比较四能级理论与三能级近似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 ,进一步证实了理论的分析 :当 |ω2 1|值与 |ω43 |相近时 ,三能级理论的计算结果将存在着很大的误差 ,而四能级理论模型则适合于计算各种条件下的激光感生碰撞过程 .
陈德应郑瑞华王骐马祖光
关键词:碰撞截面非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蹦球的动力学行为被引量:11
2007年
对振动台面上的完全非弹性球的蹦跳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受约化振动加速度的控制,球的运动可以表现出一系列倍周期分岔过程.对几种典型的倍周期运动及分岔情况进行了讨论.
姜泽辉郑瑞华赵海发吴晶
关键词:倍周期分岔混沌颗粒物质
受振颗粒“毛细”系统中的对流与有序化被引量:1
2010年
将球形颗粒倒入内径较窄的管状容器时,管壁的曲率会对颗粒的堆积结构产生影响,存在壁效应.实验表明通过连续的竖直方向的振动,壁效应可以被强化,颗粒可以经由对流由无序排列转变为稳定的同轴筒形"壳层"结构.每一壳层内,颗粒是二维的六角密堆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颗粒堆积率的径向分布由初始的衰减振荡转变为等幅振荡.分析了堆积率的不均匀性及空气在对流中的作用,以及形成"壳层"结构的动力学过程,对"壳层"结构的稳定性亦进行了讨论.
姜泽辉张峰郭波赵海发郑瑞华
关键词:颗粒物质
完全非弹性蹦球倍周期运动的分形特征被引量:5
2009年
一个落在振动台面上的完全非弹性球的运动是倍周期的.倍周期分岔过程受约化振动加速度的控制,倍周期分岔图由疏密相间的区域构成.在密集区内,倍周期分岔过程敏感地依赖于控制参数,呈现出复杂的几何结构.分析了密集区的分形特性,并计算了各密集区的分维数.结果表明密集区的分维数是依次增大的,逐渐趋于一个约为1.8的常数.
姜泽辉赵海发郑瑞华
关键词:倍周期分岔分形颗粒物质
全息照相实验中像的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描述了在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再现光角度进行大学物理实验立体虚像观察结果,包括共轭再现光和共轭观察角度情形。对实象的再现进行了简单叙述。
郑瑞华姜泽辉赵海发
关键词:全息照相虚像共轭
弱场中Ba-Sr系统激光感生碰撞过程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针对四能级理论模型的第二种极限情况 ,提出了 Ba- Sr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系统 ,该系统满足 |ω2 1| |ω4 3|。利用四能级理论模型对该 Ba- Sr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 ,并与三能级近似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四能级理论与三能级近似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 ,进一步证实了当 |ω2 1| |ω4 3|时 。
陈德应郑瑞华王骐马祖光
关键词:原子
光栅投影图像测量物体三维外形被引量:9
2001年
使用投影光栅技术 ,由 Computer TV Camera得到待测物体表面和一参考平面的变形投影条纹图像 ,通过比较投影光强和在两幅图像的分布位置对应关系 ,非接触测量物体表面三维外形 ,给出了测量原理和石膏头像脸部表面三维外形测量结果 ,分辨率为 0 .0 6
郑瑞华杨学栋黄滨兰黄维实郭嘉荣
关键词:非接触测量
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末态几率
2001年
引入两个中间态 ,采用四能级准分子理论模型 ,分析具有两组偶极 -偶极碰撞势的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过程 ,使用Magnus -light近似即矩阵整体对角化法 ,从而考虑了末态对初态的影响 ,得出了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的终态几率表达式 .该表达式适合描述弱场和强场LICET现象 .准分子能级漂移来源于碰撞漂移和强场漂移 ,碰撞漂移存在于谱的中心和谱的准稳态翼上 ,强场漂移存在于谱的准稳态翼 .从而得到不存在由三能级理论预言的谱中心位置有强场漂移的结论 ,与报道的大部分强场实验研究结果相一致 .
郑瑞华陈德应赵晓彦吕志伟马祖光
关键词:碰撞截面原子
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实验被引量:1
2001年
首次观察到Eu(6s6p) 8P9 2 至Sr(5s10s) 1 S0 、准稳态翼为紫翼的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实验现象 ,其荧光波长为 45 8 42nm ,峰值转移激光波长为 45 9 75nm ,并对其激发函数谱随温度和随转移激光能量改变进行实验研究 ,测量了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谱的截面 ,证实了激光感生碰撞能量转移谱为非对称谱。
郑瑞华陈德应吕志伟赵晓彦马祖光
关键词: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碰撞截面原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