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雪平

作品数:40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脊髓炎
  • 8篇多发
  • 8篇多发性
  • 8篇多发性硬化
  • 8篇免疫
  • 8篇脑脊髓
  • 8篇脑脊髓炎
  • 6篇抗原
  • 5篇实验性变态反...
  • 5篇反应性
  • 5篇变态反应
  • 5篇变态反应性
  • 5篇变态反应性脑...
  • 4篇蛋白
  • 4篇血吸虫
  • 4篇癫痫
  • 4篇吸虫
  • 4篇基因
  • 4篇虫卵
  • 4篇虫卵抗原

机构

  • 16篇青岛大学
  • 1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1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青岛市第八人...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0篇郑雪平
  • 15篇胡学强
  • 11篇陆正齐
  • 5篇邱伟
  • 5篇朱灿胜
  • 4篇王梓炫
  • 4篇孙妍萍
  • 4篇谭兰
  • 4篇王敦敬
  • 3篇张栩
  • 3篇朱琪秀
  • 3篇王宗秋
  • 3篇高翔
  • 3篇张勇
  • 3篇李海峰
  • 3篇王志宏
  • 3篇宋敬卉
  • 3篇王雁
  • 2篇王玉鸽
  • 2篇冯明

传媒

  • 6篇中华神经科杂...
  • 5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2014`中...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 1篇第七届中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张栩郑雪平高翔张勇赵仁亮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分水岭梗死栓塞影像学
难治性癫患者外周血中MDR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研究难治性癫患者外周血中多药耐药1(MDR1)基因的表达以及抗癫药物和性发作在难治性癫多药耐药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120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的表达。根据析因设计分性发作和抗癫药物两个因素,共分为A组(难治性癫组)、B组(癫治疗有效组)、C组(性发作未用药组)和D组(健康正常对照组),各30例。结果4组的外周血中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不同(F=4.456,P=0.005),其中性发作引起MDR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F=10.005,P=0.002),抗癫药物的作用则不明显(F=0.919,P=0.340),抗癫药物与性发作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F=2.445,P=0.121)。结论难治性癫患者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是性发作而非使用抗癫药物的结果,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监测可以作为评价癫耐药的一项指标。
郑雪平谭兰宋敬卉王雁孙妍萍朱琪秀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外周血P-糖蛋白
SATB1在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中的研究现状
2022年
SATB1是一种多效能的核基质结合蛋白,能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不仅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而且还参与T细胞的发育和分化,也能调节造血干细胞、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发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SATB1广泛分布于不同脑区,其在神经元中的表达并非特异性。近年来,SATB1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的研究取得新发现,提示其在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广泛性焦虑以及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治疗的潜在靶点。
郑雪平邢昂毛拥军
关键词: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多发性硬化
不同抗原和不同动物的多发性硬化模型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抗原和不同动物的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的病程、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分别用MOG35-55乳化液免疫C57BL/6小鼠建立小鼠EAE模型,以豚鼠脊髓匀浆为抗原致敏DA大鼠建立大鼠EAE模型,用同源猴脑白质匀浆免疫食...
陆正齐朱灿胜郑雪平胡学强
文献传递
年龄相关性疾病中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疾病对免疫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相关性疾病患者192例以及对照组80例,根据不同疾病分为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或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根据年龄各组进行亚组分析,分为年老组、年轻组,统计分析各组间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1) CD3-CD56+(NK)%、CD8+(Ts)%、CD4+/CD8+(Th/Ts)、IL-6在高血压或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显著升高;CD3-CD56+(NK)%、IL-6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中显著升高,但CD4+/CD8+(Th/Ts)显著降低。2) 除糖尿病组外,各组中年老组较年轻组CD4+/CD8+(Th/Ts)降低;除高血压组外,各组年老组较年轻组CD19+(B)%降低;所有分组中老年组较年轻组CD3-CD56(NK)%、IL-6均升高。结论:合并年龄相关性疾病数量越多免疫功能降低越显著;当慢性年龄相关性疾病出现急性病变如急性脑梗死时,免疫系统功能激活、促炎反应增强;年龄在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免疫功能下降和炎症水平的升高中具有促进作用。
钟美香王亚娟徐璐璐杨玉媛王萌栾墨馨郑雪平
关键词:免疫功能炎症因子
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低颅压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1病例报告患者女,66岁。因“反复发作性眩晕3个月余,加重2 d”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头晕,呈旋转性,每次持续时间约数分钟,与头位变化无关,站立位及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时缓解,重时伴有恶心、呕吐,无头痛、耳鸣,无意识障碍,2 d前症状加重,不能站立行走。
宋岩胡松贾秀娟韩莹陈静姣邢昂郑雪平
关键词:低颅压眩晕头痛
遗传因素与散发性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0年
脑小血管病发病隐匿且机制复杂多样,研究发现散发的脑小血管病同单基因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一样具有遗传易感性,遗传因素在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总结了散发性脑小血管病中的6种影像学表现与遗传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包括基因的多态性以及RNA在脑小血管病中的作用。
钟美香徐璐璐王亚娟郑雪平
关键词:RNA
不同类型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水岭梗死(W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与颈动脉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根据颅脑磁共振模板确定的200例WI患者行颅脑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其临床特征、病程、影像学特征、颈动脉病变、Willis环血流代偿,分析其病理生理机制。结果 200例WI分为皮层下分水岭梗死(IWI)组60例、皮层分水岭梗死(CWI)组75例、混合组65例。IWI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CWI组、混合组(P均<0.05)。混合组、IWI组颅内WI病灶同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中重度(≥50%)狭窄或闭塞发生率高于CWI组(P均<0.05)。三组WI之间Willis环血流代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组最初的NIHSS评分高于IWI组、CWI组(P均<0.05)。入院后7 d内病程改变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后3个月,混合组预后不良者较CWI组多(P<0.05)。结论不同类型WI发病机制、病程及预后不同,应根据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张栩郑雪平高翔张勇赵仁亮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分水岭梗死血流动力学栓塞影像学
不同抗原诱导不同动物多发性硬化模型的比较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不同抗原和不同动物的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的神经功能损害和病理特点。【方法】分别用MOG35-55免疫C57BL/6小鼠建立小鼠EAE模型,以豚鼠脊髓匀浆为抗原致敏DA大鼠建立大鼠EAE模型,用同源猴脑白质匀浆免疫食蟹猴建立非人灵长类EAE模型;分别用不同的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价EAE的神经功能缺失,用HE染色观察炎症细胞浸润,砂罗铬花青法(solochrome cyanin)或LBF染色观察髓鞘脱失情况,用改良的Bielschowsky法染色观察轴突损伤;用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用不同的抗原如MOG35-55乳化液、豚鼠脊髓匀浆和同源猴脑白质匀浆均能成功制作EAE模型,发病率为100%,其中豚鼠脊髓匀浆诱导的DA大鼠EAE动物模型为急性模型,病情恢复快,炎症反应重,脱髓鞘轻微;用MOG35-55乳化液制作C57BL/6小鼠EAE模型为慢性进展模型,炎症反应轻,脱髓鞘和轴突损伤明显,是MS的优秀模型。用同源猴脑白质匀浆致敏的EAE食蟹猴有急性病程的,有复发的,有慢性进展型的,脱髓鞘和轴突变性明显。【结论】不同抗原和不同动物的EAE模型无论从病程、神经功能评分和病理改变方面均有自己的特点。用MOG35-55乳化液制作C57BL/6小鼠EAE模型是MS的优秀模型。
陆正齐朱灿胜郑雪平王敦敬胡学强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 LAAS)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脑微出血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6~2022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大动脉硬化型脑梗死患者353例,依据是否有脑微出血分为有CMB组与无CMB组,分析LAAS患者发生CMB的影响因素以及CMB对LAA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 = 0.043)和高血压病史(P = 0.004)是LAAS患者CMB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有CMB组平均生存时间、累计生存率低于无CMB组患者,对LAAS患者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两组在再发脑梗死以及全因死亡结局上均存在显著差异,CMB组更容易发生以上结局,两组在颅内出血结局上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有CMB组患者比无CMB组患者更易出现不良预后(HR = 0.397, 95% CI, 0.260~0.606;P = 0.000)。对有CMB组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年龄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是LAAS患者的预后不良(包括再发脑梗死、颅内出血、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和既往高血压病史是LAAS患者CMB发生的常见原因。CMB增加了LAAS患者再发脑梗死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但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年龄和血清CRP水平是合并CMB的LAA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栾墨馨宋晓倩金晨阳郑雪平
关键词:脑微出血复发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