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丰哲

作品数:20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肝炎
  • 7篇病毒
  • 6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肝炎病毒
  • 4篇端粒
  • 4篇端粒酶
  • 4篇逆转
  • 4篇逆转录
  • 4篇逆转录酶
  • 4篇转录
  • 4篇转录酶
  • 3篇端粒酶逆转录...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人端粒酶
  • 3篇人端粒酶逆转...
  • 3篇基因
  • 3篇HEPG2细...
  • 2篇染病

机构

  • 19篇山东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20篇陈丰哲
  • 9篇马立宪
  • 8篇王刚
  • 4篇刘长虹
  • 4篇邵丽华
  • 3篇郭希民
  • 3篇袁孟彪
  • 3篇辛华
  • 3篇邢全台
  • 2篇王爱华
  • 2篇褚瑞海
  • 2篇冷艳
  • 2篇江渊
  • 2篇赛林涛
  • 2篇曲春媚
  • 1篇张敏
  • 1篇汪彤
  • 1篇李安宁
  • 1篇王刚
  • 1篇李栋

传媒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山东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明确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TNF-α、IL-1、IL-6的动态变化与相关性。方法:75份血清采自住院各病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和IL-6含量,直线相关分析细胞因子间相关性。结果:血清TNF-α与IL-1含量呈明显正相关(γ=0.9270,P<0.05),血清TNF-α与IL-6含量呈明显正相关(γ=0.8986,P<0.05),血清IL-1和IL-6水平呈明显正相关(γ=0.9301,P<0.05)。结论: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过程中,炎症细胞因子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
杨松马立宪王刚陈丰哲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白介素-6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ICAM-1、HBsAg、HBcAg的表达及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ICAM-1、HBsAg、HBcAg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ICAM-1、HBsAg、HBcAg的表达。结果在慢性乙肝中,随着炎症活动度的增高,ICAM-1表达增强,HBcAg表达减弱,HBsAg表达由胞浆显色为主逐渐转为胞膜显色为主。结论肝细胞ICAM-1、HBcAg的表达在慢性乙肝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肝细胞中HBsAg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毒的复制活动。
陈丰哲冷艳马立宪王刚田越冯思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细胞间粘附分子-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HBV适应性杂交细胞株的建立和初步研究
2008年
目的建立不同于HepG2细胞及人原代肝细胞的新型杂交细胞株,使该细胞株既能长期携带HBV又能体外传代培养。方法诱导HepG2细胞产生HGPRT基因突变,将筛选出的HGPRT阴性的HepG2细胞与携带HBV的人原代肝细胞进行融合得杂交细胞,用HAT培养基筛选出异核体杂交细胞,再利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通过核型分析方法鉴定所得细胞。对所得杂交细胞及培养上清液进行HBV DNA和HBsAg、HBeAg的检测。实验同时,用未杂交的HepG2和人原代肝细胞作对照。结果经筛选后,有一杂交细胞株(HepCHLine3)克隆成功。HepCHLine3在形态学上与HGPRT-HepG2细胞相似,能体外传代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示HepCHLine3杂交细胞染色体众数为99条,证明为融合细胞株,含所有来自HepG2和人原代肝细胞的基因数。传代培养的Hep-CHLine3和其培养上清液用巢式PCR分别可检测到HBV DNA,培养上清液内检测到HBsAg和HBeAg。对照组的HepG2和人原代肝细胞相应结果为阴性。提示该细胞携带并分泌HBV DNA。结论该杂交细胞兼具HepG2细胞体外传代和人原代肝细胞对HBV易感的特性,是一新型杂交细胞系,为进一步建立新型HBV感染细胞模型奠定了基础。
王爱华马立宪江渊邵丽华王刚陈丰哲王旭平
关键词:HEPG2细胞细胞融合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指标变化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指标,散射比浊试验检测体液免疫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生化指标,观察患者肝功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结果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细胞损害程度(ALT、AST、TBil升高程度)与细胞免疫特别CD4+T淋巴细胞有负相关关系,ALT、AST与CD8+T淋巴细胞有正相关,与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C3、C4)无明显相关。结论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情与细胞免疫有相关性,与体液免疫反应无明显相关。
邢全台陈丰哲曲春媚
关键词:戊型肝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肝硬化初步观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后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均给予常规保肝、退黄、利尿、支持和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观察时间为1月....
陈丰哲
关键词:拉米夫定肝硬化乙型肝炎
文献传递
1例骶髂关节型布鲁氏菌病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8年
布鲁氏菌病是最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每年世界范围内新增病例5 0万,主要接触感染的动物(如羊、牛、猪等)或动物制品(如未经消毒的牛奶)等引起[1]。布鲁氏菌可以侵犯机体任何系统,潜伏期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反复发热、盗汗、萎靡不振、厌食、关节痛、背痛、头晕、头痛或抑郁等,国外文献报道约3 0%患者会累及局部器官而出现并发症[2_3],其中骨关节受累是最常见的并发症[4]。目前国内关于布鲁氏菌引起骶髂关节炎的报道较少。现报道1例髄髂关节型布鲁氏菌病,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以期减少误诊及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陈丰哲程凯李安宁张敏李因涛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骶髂关节炎文献复习关节型人畜共患传染病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导后细胞的研究
2005年
用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血清感染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转导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 期建立长期存活的HCV体外复制细胞模型。将hTERT基因导入正常人PBMC,丙型肝炎阳性血清直接感染转导后 的细胞,RT-PCR检测细胞内HCV RNA正、负链的表达。hTERT基因转入PBMC内,RT-PCR测定其在mRNA水平 有表达,丙肝阳性血清感染后,检测到细胞内HCV RNA正链持续出现,负链问断出现。hTERT基因转导后的。PBMC, 用丙型肝炎阳性血清感染后,病毒在细胞内持续存在并复制,初步建立了长期存活的HCV体外复制细胞模型。
刘长虹袁孟彪陈丰哲辛华郭希民夏光涛
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基因逆转录酶
综合医院发热门诊标准化工作体系专家共识被引量:2
2020年
综合医院的发热门诊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环节。建立发热门诊的标准化工作体系,无论对于日常工作,还是应对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山东病理生理学会组织省内外专家,根据有关文献及相关标准,并结合具体临床实践,经充分讨论形成综合医院发热门诊标准化工作体系的共识性文件。该共识提出了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的职责、设置,发热患者的就诊流程、诊疗原则以及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与职业暴露风险评估等,为发热门诊建设、管理、运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系统性指导建议。
丁怡王刚尹霞陈丰哲郑峰闻赛赛林涛
关键词:发热门诊
莫让传染病乘“夏”而入
2007年
手足口病 真实案例 2007年4~5月,山东省临沂市发生手足口病疫情,近千名儿童受到感染,其中1名患儿疑似手足口病死亡。
陈丰哲马立宪
关键词:传染病手足口病疫情儿童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在长期培养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2006年
目的构建表达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HBcAg)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导的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进行稳定表达。方法用PCR法获得编码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表达该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用质粒转染表达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HBcAg在细胞内的表达。结果表达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能够在体外长期生存,增殖旺盛。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均能够检测到HBcAg在细胞内的表达。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在长期培养淋巴细胞中表达,建立了一种较理想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细胞模型。
陈丰哲马立宪刘长虹邵丽华冷艳王刚
关键词:HBCAG乙型肝炎病毒淋巴细胞端粒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