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泉
- 作品数:35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裂变中的传承:上海都市传说被引量:4
- 2013年
- 都市传说是考察上海文化模式变迁、承继与特征的重要视角。"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上海延安路高架的"九龙柱"是流行甚广的上海都市传说。其他都市传说,如"放白鸽"、"仙人跳"与"钓鱼执法",为财辛苦为财忙的"消失的搭车客",关于旗袍、假领子和老克腊的传说,也得以辑录、整理和分类。这些传说的传布、演变,被阐释为急剧社会变迁中社会风气的文化再生产。上海都市传说传达的文化意蕴在于,精致、派头与物欲紧密勾连,绩效主义、事功主义和物质主义与传统信仰交融且使后者祛魅。
- 魏泉
- 谣言与恐慌中的文化网络变迁被引量:4
- 2013年
- 本文把"文化网络"概念置于理解历次恐慌事件的核心,并进行跨时段、跨事件的比较分析:综合运用约翰.穆勒的"契合法",考察和分析了近代以来谣言引发社会恐慌的几大事件。研究发现在各种力量交织而成、有时是密不透风、韧性强大的文化网络中,威权结构下的官方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约束以对民众负责;民间社会由于组织化程度低,往往在危机和恐慌之际陷入一盘散沙;食品、交通、居住等公共安全呈脆弱之象,公共资源分配严重不平等、不公正;培养独立评判能力的教育环境缺失;加上世代流传下来的饥荒集体记忆,遂催生了大规模的社会恐慌。近年来,政府信息走向公开化,批评、质疑的言论涌现,民间话语开始发声,为妥善治理类似事件带来了希望。
- 魏泉
- 关键词:谣言
- 1930年代桐城派的存在与转型——以《青鹤》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6
- 2013年
- "五四"新文化运动,拉开了新文学的帷幕。在其后的文学史叙述中,代表着"旧文学"的桐城派在1920年代走向没落衰亡。但揆之以史实,在1930年代的上海,仍然活跃着一个阵容庞大的包括桐城派在内的古文圈子,这一情形透过《青鹤》杂志的作者圈和其所刊载文章可以看得很清楚。通过对《青鹤》主编、作者及文章著述等与桐城派有渊源关系的史实分析,可以说明在1930年代,桐城派依然存在,且在现代学术体制下表现出种种方向上的转变。
- 魏泉
- 关键词:桐城派
- 国民意识、人文教育与学术转型——钱基博的“新宋学”论析
- 2012年
- 在以往关于现代学术、思想与文学的研究和叙事中,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教科书式文学史的一统天下,传统的"文史之学"受到遮蔽、贬抑甚至面临失落。然而,现代学术的建立,包括了"激进"与"保守"两派学人的共同努力。因此,考察"忠诚于旧传统的"钱基博的"国民意识"、国学观以及人文教育理念,有助于全面理解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
- 魏泉
- 关键词:人文教育
- “顾祠修禊”与“道咸以降之学新”——十九世纪宣南士风与经世致用学风的兴起被引量:16
- 2003年
- 清代道咸以降学风的转变 ,在学术史上已成为一种共识。除了传统的思想史角度外 ,对其具体发生的契机、转变轨迹和流衍空间的考察 ,也还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入手。本文以道咸年间京师宣南的文人交游为切入点 ,论证始于 1 843年 ,延续近三十年的“顾祠修禊”活动和道咸以降学风转变之间的关系 ,认为这一活动可以看作道咸学风转变的代表性事件。
- 魏泉
- 关键词:经世之学何绍基
- 在伦敦邂逅现代艺术
- 2019年
- 这次到英国访学,在伦敦待了一个月。当飞机降落在希思罗机场,伦敦,这个地图上的圆点,就放大成了银河系星空一样璀璨的画卷,从脚下铺展开去。在伦敦租的房子在皮姆利科,非常靠近Tate Britain (泰特英国美术馆)。以前几次到伦敦都没能看Tate,这次来之前,大致了解了现代艺术史的基本脉络,又对很多令人费解的现代艺术作品心存迷惑,因此Tate Britain和Tate Modern (泰特现代美术馆)这两个美术馆就成了我们在伦敦足迹常至之地,这也算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了吧?
- 魏泉
- 关键词:现代艺术美术馆艺术作品银河系艺术史
- “小秀野草堂”与陈衍“学人之诗”说之形成
- 2002年
- 本文是以“诗可以群”作为理论出发点,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即宣南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对于文人创作及主张所产生的影响入手,选取“小秀野草堂”与陈衍“学人之诗”说形成的关系作为个案,以期提供一种以往文学史所不曾有的特殊视角,来探讨相关的文学史问题,旨在对传统文学史研究方法有所突破。
- 魏泉
- 关键词:宋诗派文学研究
- 中国都市传说的个案简析被引量:7
- 2011年
- 迄今为止,中国学界对都市传说的研究更多地处于翻译、介绍和开拓的阶段,尚未开发的领地依然很多。本文着重对几个当下流行的主要都市传说类型进行了初步的描述、分析和评估。
- 魏泉张敦福
- “民国文学史(1912-1949)”的概念辨析与理论整合——兼谈旧体诗文怎样入史被引量:1
- 2013年
- "民国文学史"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承继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反思与"重写"的学术思路而来。在讨论这一文学史概念的可能性时,我们需要重新反思近百年来现代文学史叙事背后的一系列带有价值坐标的思维定势,如以新旧论优劣、以雅俗论优劣、以文白论优劣、以中西论优劣等等。文学史写作,决定其对文学思潮、作家作品的选择、叙述与评判的,是其背后对整个文学史体系的理论建构。因此,想要突破现代文学史的写作框架,重建"民国文学史"叙事的宏观图景,应该考虑从更系统、更理论化的层面上,引入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学术史研究关于政治史、消费文化、学术场域等相关的研究,关注其与文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才能更好地呈现民国时期包括旧体诗文在内的文学生态原貌。
- 魏泉
- 关键词:民国文学史现代文学
- 出入于文史 见之于行事——对文学史研究方法的一点思考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结合个人在从事近现代文学史研究中的一些心得和思考,从已有研究的不足入手,讨论改进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可能性。这些思考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回到传统的文史之学寻找资源,尝试沟通文史、史中有文;二是将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主要发展脉络纳入视野,受学界社会学转向的启发,改变宏大叙事的思路,转而以"见之于行事"的史料钩沉相提倡。折衷于传统和现代之间,作者主张以"细针密线,因难见巧"的方法,出入于文史,见之于行事,以推进现有的文学史研究和写作。
- 魏泉
- 关键词:文学史研究文学史写作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