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能源
  • 2篇行业面板数据
  • 2篇制造业
  • 2篇中国工业部门
  • 2篇中国制造业
  • 2篇面板数据
  • 2篇国制
  • 2篇储蓄
  • 1篇党建
  • 1篇新自由主义
  • 1篇引致效应
  • 1篇政党
  • 1篇政党建设
  • 1篇直接投资政策
  • 1篇执政
  • 1篇执政党
  • 1篇执政党建设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增长
  • 1篇中国能源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清华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1篇鲁成军
  • 2篇邵光黎
  • 1篇朱绍格
  • 1篇周端明
  • 1篇孙启哲
  • 1篇孙稳存
  • 1篇李婷
  • 1篇王元凯
  • 1篇郑超愚
  • 1篇蔡敏

传媒

  • 1篇统计教育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经济经纬
  • 1篇开发研究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新金融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方经济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替代研究
中国当前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随着近30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愈加严峻。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多年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依托低成本的能源补贴政策,形成了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增长路径。日益扩大的能源缺口表现为国内能源供给...
鲁成军
关键词:能源管理经济转型节能降耗
社会阶层分化对执政党建设的影响
鲁成军
关键词:执政党建设
中国能源国际安全战略的博弈新视角被引量:1
2008年
作为能源消费第二大国,中国能源的国际安全问题给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自由制度主义无法解释强者往往选择"背叛"战略的现象,无力面对安全领域缺乏合作的挑战。而现实主义对博弈最优合作给予了最悲观的认识,因而无法解释日益增多的合作现象,这就决定了寻求建立适合的博弈模型来解决能源安全困境的迫切性。为了解除中国能源国际安全的现实困境,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视角,建立博弈模型,得出中国能源的国际安全战略应是冲突与合作共存。博弈最终的结果取决于博弈方采取的策略选择和博弈阶段的变化。建议加快中俄能源合作、加强同中东国家的能源产业一体化、应突出周边甚至大周边外交、参与和构建多边合作机制来实现中国能源国际安全战略。
李婷鲁成军
关键词:能源安全新自由主义现实主义纳什均衡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研究——基于资本异质性的引致效应被引量:2
2009年
中国的政策制定不应简单地立足于FDI对中国经济的单向影响,还要兼顾国内投资对FDI的引致效应。中国与其过度依赖FDI,不如把政策重心转向增加有效投资需求上来,实现国内储蓄有效地向投资转化。中国除了对某些亟需的科技技术和管理制度所依附的FDI实行特别的优惠政策外,应紧缩甚至取消针对一般FDI的优惠幅度。此外,中国必须调整现有的区域和产业投资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引导FDI流入上述领域,从而缓解区域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压力。
鲁成军孙稳存
关键词:FDI
中国粮食产量和价格的波动与总需求冲击被引量:5
2008年
从对粮食生产部门和非粮食生产部门的一般均衡出发,定性地分析了粮食价格变化、产量波动和要素使用对总需求冲击的反应情况,给中国粮食的生产和价格行为与总需求波动的关系找到一种既与经验相符合又在理论逻辑上内在一致的解释。总需求冲击导致生产要素在粮食生产部门和非粮食生产部门之间转移,从而导致粮食价格的顺周期变化和粮食产量的逆周期波动(相对于宏观经济波动而言)。
鲁成军蔡敏孙稳存
关键词:粮食产量粮食价格
中国国民收入储蓄倾向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中国国民收入高储蓄倾向表现为其显著的顺周期性、与它国之间的显著差距以及储蓄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经济发展阶段、持续的贸易顺差以及转型时期的不确定性和金融体制发展滞后,共同构成了导致中国储蓄高企的传导机制,而上述因素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中国储蓄在长期范围内出现拐点,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稳定的拐点即储蓄倾向下降的趋势。
孙启哲鲁成军
关键词:储蓄倾向收入分配
中国制造业的能源外部替代研究--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在能源供给不足和能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制造业能源替代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用劳动替代能源空间较大。通过能源价格上升实现节能降耗的空间较大,但会对制造业中各分部门的资本存量和就业需求产生负面效应。
邵光黎鲁成军
关键词:能源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的能源替代研究——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通过ALLEN替代弹性模型对制造业分部门的投入要素的自价格弹性和相互之间的替代弹性进行了测算,发现资本、能源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不仅在整个制造业层面上差别很大,而且在每个分部门的内部差别也非常显著。就制造业整体而言,资本与劳动、劳动与能源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替代关系,而资本与能源之间表现出较强的互补关系。此外,能源的自价格弹性要明显地高于资本和劳动的自价格弹性,表明了利用能源价格上升进行节能具有较大的空间。在制造业内部,要素价格变化导致每个行业内部不同的要素替代。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思路。
鲁成军邵光黎
关键词:面板数据制造业
投资、储蓄与中国经济增长:宏观视角与国际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中国经济正经历着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三重协同转型,这奠定了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制度和技术基础。在面临高储蓄倾向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设计应该遵循凯恩斯主义的研究路线,从有效需求视角探寻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经济学解释,重视资本积累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建立以投资需求为轴心的需求管理政策体系,通过增加国内投资需求实现高储蓄向高投资的有效转化,最终实现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
郑超愚鲁成军
关键词:中国经济凯恩斯主义
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替代研究--基于对ALLEN替代弹性模型的修正被引量:55
2008年
本文针对以往用于估计要素替代率的经济模型存在的不足,以超对数成本函数和不变替代弹性为基础,把MES模型与技术进步和产出效应结合起来,首次估算了中国工业部门能源与资本及劳动之间的绝对替代弹性和净替代弹性(相对替代率),发现劳动与能源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而资本与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呈现不确定性,即资本与能源之间呈现间或的互补关系。此外,实证研究还发现技术进步和产出效应在过去的近30年中促进了劳动对能源的替代。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研究,对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鲁成军周端明
关键词:能源替代能源战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