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兵

作品数:15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疼痛
  • 2篇蛋白
  • 2篇射频
  • 2篇神经痛
  • 2篇手术比较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网膜
  • 2篇小儿
  • 2篇氯胺酮
  • 2篇麻醉
  • 2篇膜下
  • 2篇经痛
  • 2篇骨癌
  • 2篇骨癌痛
  • 2篇股神经
  • 2篇癌痛

机构

  • 8篇嘉兴市第一医...
  • 7篇嘉兴学院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作者

  • 15篇黄兵
  • 8篇陆雅萍
  • 8篇周煦燕
  • 7篇孙建良
  • 6篇姚明
  • 4篇屠海林
  • 3篇过建国
  • 2篇倪华栋
  • 2篇吴振威
  • 2篇袁孝忠
  • 2篇周咏华
  • 2篇肖纯
  • 2篇徐龙生
  • 1篇徐鹿平
  • 1篇刘明娟
  • 1篇冯智英
  • 1篇王明堂
  • 1篇邓康
  • 1篇朱艳丽
  • 1篇孙磊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癌痛大鼠脊髓趋化因子受体2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关系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骨癌痛大鼠脊髓趋化因子受体2(CCR2)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进一步明确骨癌痛的发生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共92只,其中60只利用纤毛机械刺激针方法用于行为学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6组(n=10);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组(B组)、假手术+二甲亚砜(DMSO)溶剂组(SD组)、骨癌痛+DMSO组(BD组)、假手术+RS102895 CCR2抑制剂组(SR组)、骨癌痛+RS102895 CCR2抑制剂组(BR组)。另外32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8组(n=4);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5d组(B5组)、骨癌痛9d组(B9组)、骨癌痛14d组(B14组)、骨癌痛+DMSO溶剂组(BD组)、骨癌痛+RS102895 CCR2抑制剂后0.5h组(BR0.5h组)、骨癌痛+RS102895 CCR2抑制剂后4h组(BR4h组)、骨癌痛+RS102895 CCR2抑制剂后12h组(BR12h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P38蛋白、磷酸化的P38(p-P38)和CCR2的表达水平。结果S组造模后5、7、9、14、21d的机械缩足反应阈值分别为(30.9±1.5)、(31.9±1.2)、(32.0±1.1)、(31.6±1.5)、(32.2±1.4)g,B组分别为(26.4±0.7)、(24.4±0.8)、(21.4±0.8)、(13.5±0.4)、(9.9±0.2)g,与S组比较,B组造模后5、7、9、14、21d时机械痛阈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177、-16.660、-23.778、-35.574、-48.401,均P〈0.01)。造模后第9天,SD组、BD组、SR组和BR组给药后4h机械缩足反应阈值分别为(32.4±1.7)、(19.4±1.1)、(32.1±1.3)、(26.3±1.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4.681,P〈0.01);与SD组比较,BD组机械痛阈值降低;与BD组比较,BR组机械痛阈值升高。S组、B5组、B9组、B14组大鼠脊髓P—P38表达水平分别为(0.08±0,03)、(0.20±0,05)、(0.
朱春燕何超杰姚明徐龙生安康刘倩影陈雅静和秋莉黄兵周煦燕
关键词:受体趋化因子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单次静脉注射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胆囊切除术病人的效果评估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评估胆囊切除手术前静脉应用曲马多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超前镇痛组)切皮前10min静脉给予曲马多3mg/kg+地塞米松7.5mg,共10ml。对照组切皮前10min静脉给予等渗盐水+地塞米松7.5mg,共10ml。观察术后12h的镇痛效果和疼痛评分(VAS)。结果观察组术后12h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切除手术前预先给予曲马多可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
孙建良屠海林周煦燕周咏华陆雅萍黄兵
关键词:超前镇痛胆囊切除手术曲马多
咪哒唑仑氯胺酮依托咪酯用于小儿内镜及心脏介入治疗12例报告被引量:2
2005年
侯健孙建良屠海林陆雅萍黄兵钟征翔
关键词:依托咪酯咪哒唑仑心脏介入治疗氯胺酮小儿乳头切开术
静注氯胺酮-硝酸甘油复合异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切皮前静脉注入小剂量氯胺酮 -硝酸甘油复合异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吸入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60例ASA(Ⅰ~Ⅱ )级择期手术患者 ,以相同麻醉方案诱导插管 ,采用5%高浓度异氟醚预充呼吸机气囊 ,并以相同的呼吸参数控制呼吸。然后实施异氟醚低流量 (Fl=0.5L/min)循环紧闭吸入麻醉 ,并随机分组 :A组于手术开始前30s静注氯胺酮硝酸甘油混合液0.1ML/kg(氯胺酮100mg+硝酸甘油0.2mg稀释成20ml) ;B组静注异丙酚0.5mg/kg并以4μg/kg/h微泵维持。两组术中均定时追加肌松剂并随时调节用药速度以维持麻醉。观察各组切皮前后循环及血糖变化。结果 两组手术开始时BP较术前均有所下降 ,手术开始后血压有所上升并稳定于较理想状态 (较术前低10mmHg左右 );B组手术开始时的收缩压较术前为低 ,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两组手术开始后血糖均有所上升 ,且以B组上升更为明显。结论 切皮前一次性静脉注入小剂量氯胺酮 -硝酸甘油能够和异丙酚同样起到加深异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效果 ,而前者更为经济、便捷。
袁孝忠黄兵孙建良周煦燕张运龙陆雅萍
关键词:静注氯胺酮硝酸甘油异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
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重症雷诺病被引量:4
2015年
雷诺病是一组综合征,由肢端动脉痉挛缺血引起,手部病变严重,常并发手指溃疡,严重时缺血坏死。雷诺病治疗困难,药物效果欠佳。2012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们采用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节段性切除术治疗手部症状严重的雷诺病13例(24条肢体),现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戚维波杨帆黄兵赵俊杰施谷平徐明民胡奕过建国
关键词:交感神经链切除术雷诺病胸腔镜重症
93例体外循环下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分析
2006年
孙建良周煦燕陆雅萍周咏华袁孝忠黄兵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麻醉分析体外循环小儿下室间隔缺损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经喉罩自主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涂抹于喉罩表面及患者口咽部放置喉罩对自主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乳房肿块区段切除术患者分利多卡因胶浆组(观察组,n=30)和石蜡油组(对照组,n=30)。观察组麻醉前3 min含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5 mL,剩余涂抹于喉罩表面,对照组将利多卡因胶浆换成等量石蜡油,待患者入睡后将喉罩置入。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5 min(T0)、置喉罩时(T1)、置喉罩后5 min(T2)、术始15 min(T3)、拔喉罩时(T4)、拔喉罩后5 min(T5)的MAP和HR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组间比较,MAP在T2、T3和T4,HR在T3、T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MAP与T0比较,对照组T1降低,T3、T4升高,观察组T1、T2降低,HR与T0比较,对照组T3、T4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吞吐反应、术后咽痛的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可明显减少置喉罩自主通气患者术中循环波动和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
陆雅萍肖纯陈炜沈徐高洁彦邓康黄兵孙建良姚明
关键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全麻喉罩自主通气
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高龄老年膝部手术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用于高龄老年患者膝部手术的可行性,分析其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异同。方法30例ASAⅡ~Ⅲ级高龄老年(80~87岁)膝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患侧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A组)和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观察阻滞平面及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阻滞效果均完善,但阻滞范围B组明显大于A组(P〈0.05),B组在麻醉后10、20、30min的血压明显低于A组。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复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可用于高龄老年患者膝部手术的麻醉,且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的优势。
屠海林孙建良黄兵陆雅萍吴振威王明堂
关键词: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蛛网膜下腔
股神经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踝部手术比较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对比观察股神经复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踝部手术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踝部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行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患侧股神经复合坐骨神经阻滞(A组)和蛛网膜下隙阻滞(B组)。观察两组阻滞平面及临床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麻醉后5min,A组感觉阻滞范围为患肢L1-L3,B组感觉阻滞范围为T10以下。两组神经阻滞效果均为Ⅰ级,麻醉成功率均为100.0%,术后48h随访无神经损伤并发症。观察期间两组患者的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后30min内SBP、DB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10、20、30min时的SBP分别为(128.67±8.33)、(121.03士8.17)、(129.96±7.91)mmHg(1mmHg=0.133kPa),DBP分别为(71.21±5.75)、(70。03±4.11)、(82.85±4.22)mmHg,显著低于麻醉前[SBP、DBP分别为(148.15±7.71)、(85.03±5.96)mmHg](P〈0.01),与A组同期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可用于患者踝部手术的麻醉,可达到蛛网膜下隙阻滞相同的效果,且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比蛛网膜下隙阻滞更轻的优势。
吴振威孙建良黄兵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股神经坐骨神经
眶上孔变异情况对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V1支疼痛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比较不同眶上孔变异情况对射频治疗三叉神经V1支疼痛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2011年2月至2017年8月原发性三叉神经V1支疼痛择期行CT引导下眶上神经射频热凝术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侧眶上孔形态,将患者分为有孔组(n=28)和切迹组(n=34)。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时间、CT扫描次数,统计分析术前、术后1 d、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疼痛数字评分(NRS)的平均秩次和有效率(NRS≤1分为有效),以及术后1 d、术后2年麻木程度的差异。并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出现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时间、CT扫描次数、术前NRS、术后各时间点NRS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NRS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NRS的平均秩次值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孔组术后1 d的Ⅰ、Ⅱ、Ⅲ、Ⅳ级麻木发生率分别为0、53.6%、46.4%和0,术后2年分别为42.9%、46.4%、10.7%和0;切迹组术后1 d的Ⅰ、Ⅱ、Ⅲ、Ⅳ级麻木发生率分别为0、29.4%、67.6%和2.9%,术后2年分别为55.9%、38.2%、5.9%和0;两组患者术后2年麻木程度较术后1 d麻木程度均有所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孔组与切迹组患者术后2年有效率分别为78.6%和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患者在术后除不同程度的穿刺点肿胀外,无其他近期及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不同解剖变异类型,眶上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V1支疼痛的近期和远期有效率均较高;有孔型眶上孔远期有效率更高,除麻木外,无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较高。
叶钢谢可越黄兵姚明冯智英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射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