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磊
-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微创新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1
- 2013年
-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新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98例,男43例,女55例;年龄65~84岁,平均(71.3±6.2)岁。47例采取经三角肌外侧入路,经皮微创新型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MIPPO组);51例采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ORIF组)。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应用Constant评分系统对肩关节进行功能评定。结果:9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42个月,平均18.1个月,2例患者随访期内死亡。MIPPO组较ORIF组平均出血量减少125ml(P<0.05)。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MIPPO组较ORIF组缩短5.1d(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并发症发生率MIPPO组低于ORIF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肱骨近端新型锁定钢板内固定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和血运破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有效的方法。
- 刘杰李少华李振华王建广杨春喜张磊余磊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微创性病例对照研究
- 1例成人肘关节分离脱位合并Essex-Lopresti损伤的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4年
- 肘关节分离脱位是一种尺骨近端、桡骨近端和肱骨远端同时存在分离移位的肘关节脱位类型。这种少见的类型由于上、下传导暴力集中于肘关节,前臂呈过度旋前位,环状韧带和尺桡骨近侧骨间膜被劈裂,引起桡骨小头、尺骨近端和肱骨远端的空间关系发生分离。肘关节分离脱位通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中,成人病例更加少见。
- 吴众余磊陈栋张磊李少华
- 关键词:骨间膜
- E-钙粘附素/β-连环素复合体对孕鼠神经干细胞迁移和归巢的影响
- 干细胞的微环境是影响到干细跑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环境中的粘附分子E-钙粘附素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微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功能的发挥离不开β-连环素,常作为一种复合体来研究他们的功能。本课题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量神经...
- 吴众崔银江刘杰王建广陈栋余磊张磊李少华
- 关键词:E-钙粘附素Β-连环素神经干细胞
- 文献传递
- E-钙粘附素/β-连环素复合体对孕鼠神经干细胞迁移和归巢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干细胞的微环境是影响干细跑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微环境中的粘附分子E-钙粘附素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微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功能的发挥离不开β-连环素,常作为一种复合体研究他们的功能。本课题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测量神经干细胞在原代和传代4—6代后E-钙粘附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量是否有所变化,同时在蛋白表达水平借助流式细胞技术测量β-连环素相应的表达变化,进而判断这两种粘附分子在神经干细胞的传代过程中有何影响,为神经干细胞的迁移、植入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孕鼠神经干细胞若干,为了说明前后实验细胞均为神经干细胞,本实验在取得细胞之时,立刻取少量神经干细胞行特异性Nestin染色,证明其并未分化。取一部分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E-钙粘附素和β-连环素的含量,毕竟这是在RNA水平借助实时定量PCR来测量的,为了佐证本结论,在蛋白水平借助流式细胞计数测量β-连环素的含量变化,β-连环素是一种胞浆蛋白,在细胞核内也有少量的表达,且核内核外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口-连环素处于E-钙粘附素/β-连环素复合体的核心部位,它表达的变化也间接体现了E-钙粘附素/β-连环素复合体的变化。剩余的继续培养,保持传代不分化,传代4—6代,即2周左右,再一次重复前面的操作,统计前后的结果有无差别。[结果]原代及传代培养形成的克隆球进行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体巢蛋白(Nestin)免疫荧光染色时发绿色荧光,呈阳性反应。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发现神经干细胞传4—6代后,E-钙粘附素和β-连环素的含量明显增多,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的流式细胞技术测量β-eat的含量变化,发现β-连环素的含量也明显增多,且差别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试验中神经干细�
- 吴众崔银江刘杰王建广陈栋余磊张磊李少华
- 关键词:E-钙粘附素Β-连环素神经干细胞
- 不固定下尺桡关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定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治疗方式。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264例,其中42例术中发现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20例采取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或旋后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固定组),22例未行固定(非固定组)。术后对握力和腕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观察;采用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GW评分)对腕部功能进行评估,并测试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结果:41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所有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内获得愈合,下尺桡关节均对合良好,没有出现明显半脱位或脱位。两组患者的握力、腕关节活动范围及GW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发生远期下尺桡关节不稳。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定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系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同时,固定与不固定下尺桡关节临床效果无差异,因此对于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桡骨远端骨折,若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不推荐Ⅰ期固定下尺桡关节。
- 刘杰李少华蔡郑东李振华王建广张磊余磊
- 关键词:桡骨骨折关节不稳定性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