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杨
- 作品数:394 被引量:1,37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早期疗效
- 目的:探讨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vertical expandable prosthetic titanium rib,VEPTR)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onset scoliosis,EOS)的早期疗效....
- 孙旭邱勇王斌丁旗朱泽章钱邦平俞杨朱锋马薇薇
- 关键词:早发性脊柱侧凸并发症
- 青少年脊柱侧凸合并腰椎滑脱的术式选择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合并腰椎滑脱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观察脊柱侧凸及滑脱程度的转归。方法:对2002年5月-2011年1月收治的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9例青少年脊柱侧凸合并腰椎滑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10-18岁,平均14.4±2.7岁。功能性脊柱侧凸3例,特发性脊柱侧凸6例;发育性腰椎滑脱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6例。滑脱节段均为L5/S1,Ⅰ度滑脱4例,Ⅱ度滑脱2例,Ⅲ度滑脱2例,Ⅳ度滑脱1例。3例(1、3、4号)功能性侧凸患儿均行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1例(2号)特发性脊柱胸腰双弯患儿侧凸Cobb角未达到手术干预标准,行单一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5、6号)无滑脱症状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行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3例(7-9号)伴腰椎滑脱症状者同时行后路滑脱复位与脊柱侧凸矫形联合手术。测量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及滑脱相关参数。结果:仅行单一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例患儿末次随访时的侧凸主弯Cobb角改善率分别为58.1%、11.5%、57.9%、36.7%,滑脱百分比改善率分别为61.3%、76.9%、59.7%、27.3%;2例仅行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患儿的侧凸主弯Cobb角改善率分别为81.8%及68.6%,滑脱百分比改善率分别为71.8%及25.0%;3例同时行腰椎滑脱后路复位和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患儿末次随访时Cobb角改善率分别为86.2%、75.6%、72.9%,滑脱百分比改善率分别为31.8%、50.0%、67.7%。7例患儿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腰痛症状,1-4号患儿ODI评分为26.0(21.0-31.0)分,7-9号为23.0(15.0-29.0)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0(5.0-10.0)分和6.0(5.0-8.0)分。9例患儿在术后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青少年脊柱侧凸合并腰椎滑脱患儿应根据侧凸类型及腰椎�
- 刘臻刘勇朱泽章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邱勇
- 关键词:青少年脊柱侧凸特发性腰椎滑脱手术策略术后转归
- 男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手术疗效的差异性比较
- <正>目的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男女性患者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及长期随访的矫形效果,探讨性别对 AIS 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1999年至2004年来我院手术的 Lenke Ⅰ型 AIS 患者56名,其中女性患...
- 邱勇夏才伟王斌俞杨朱泽章钱邦平朱锋马薇薇
-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性别疗效
- 文献传递
-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手术围手术期(术后6周内)并发症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00年8月至2017年3月行截骨矫形术的327名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有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
- 黄季晨钱邦平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围手术期并发症
- 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3
- 2008年
- 目的对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肺功能指标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108例脊柱侧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肺功能参数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脊柱侧凸患者Cobb角与VC、FVC、FEV1、PEF、FEF25-75、MMEF及MVV等肺功能参数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与MV及FEV1/FVC无相关性;CS患者的肺功能损害程度较IS组严重;Cobb角≥90°组、顶椎位于T4-T8组、年龄〈10岁组及受累椎体数目〉7个组的侧凸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远高于其余相应组别的患者。结论脊柱侧凸患者术前怖功能主要影响因素为侧凸发病年龄、侧凸畸形Cobb角、侧凸发生的部位及侧凸累积节段:发病年龄小、大角度、长节段的先天性胸弯(尤其是顶椎区位于T8以上)患者其肺功能损害程度将会明显加重。
- 刘臻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钱邦平朱锋马薇薇
- 关键词:脊柱侧凸呼吸功能试验
- 腰椎滑脱复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 邱勇王玉王斌俞杨朱泽章钱邦平朱锋马薇薇
- 特发性脊柱侧凸椎间盘Ⅰ、Ⅱ型胶原表达的研究
- 目的:通过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椎间盘不同部位Ⅰ、Ⅱ型胶原表达的异常,总结胶原变化情况,探讨胶原代谢在脊柱侧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取前路松解、骨骺阻滞或前路矫形手术时顶椎区的椎间盘。分纤维环的凹...
- 贺永雄邱勇王斌俞杨朱泽章钱邦平
-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椎间盘分泌表达胶原代谢
- 文献传递
- 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治疗幼儿先天性多发半椎体畸形伴脊柱侧凸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评估一期单纯后路跳跃式半椎体(hemivertebra,HV)切除、跳跃式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多发性HV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并行一期后路跳跃式HV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多发HV所致CS患儿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3.7±1.2)岁(范围1.4~4.9岁)。选择导致局部侧凸、侧后凸畸形或冠状面偏移的责任半椎体作为切除的目标,先远端后近端分别切除半椎体并水平化固定椎。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近端和远端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局部后凸Cobb角及脊柱生长高度(近端和远端内固定长度、T1~S1长度)的改善情况;同时记录近、远期并发症,包括生长过程中脊柱冠状面(失代偿定义为术后侧凸进展>20°)、矢状面(后凸进展定义为上、下内固定间后凸加重>40°)的再进展情况,以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螺钉切割、螺钉误置)。结果每例患儿均切除2个HV,8例(61.5%)半椎体位于脊柱两侧,5例(38.5%)位于脊柱同侧。术后随访时间为(6.2±3.3)年(范围2.0~10.5年)。术前近端侧凸Cobb角和远端侧凸Cobb角分别为36.7°±11.8°和35.2°±7.8°,术后分别矫正至9.7°±6.6°和6.1°±4.1°,末次随访时维持在14.3°±5.4°和8.0°±4.6°,差异圴有统计学意义(F_(近端)=31.249,F_(远端)=93.830,P<0.001),术后改善率分别为73.6%±19.6%和82.4%±11.7%(t_(近端)=6.888,t_(远端)=10.954,P<0.001),末次随访时丢失率为15.8%±26.9%和6.9%±7.0%。冠状面平衡术前为(17.2±14.8)mm,术后改善至(-0.2±15.7)mm,末次随访时维持在(0±18.4)mm(F=4.137,P=0.024)。T1~S1长度术前为(256.3±24.0)mm,术后(273.8±27.3)mm,末次随访时增加至(333.2±3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4,P=0.003),术后较术前略有增加(t=0.680,P=0.527),末次随访时较术后明显增加(t=2.986,P<0.001)。7例患儿术前存在局部后凸畸形,由术前32.2°±13.6�
- 毛赛虎李松朱泽章马彦宇刘臻史本龙孙旭乔军王斌俞杨邱勇
-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融合术
- 特发性胸椎侧凸选择性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主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单次前或后路胸弯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行单次前或后路主胸弯融合术的主胸弯型(Lenke 1A型)AIS患者。其中男20例,女90例;年龄10~18岁,平均14.2±2.0岁;主胸弯Cobb角40°~80°,平均为48.2°±7.8°。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及术后随访时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侧凸Cobb角,记录患者的年龄、Risser征、Y软骨形态、手术方式、稳定椎及融合节段,统计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时间为12~46个月,平均21±5个月。术后Cobb角平均为16.7°±6.1°,末次随访时Cobb角平均为22.0°±8.5°。共有19例出现远端叠加现象,发生率为17.3%。与非叠加组相比,叠加组患者的Risser征较低(2.1±1.4∶3.1±1.3,P=0.002),月经来潮后时间较短(11.2±14.2∶21.9±18.9个月,P=0.002),代偿性腰弯柔软度较高[(97.0±9.1)%∶(90.5±15.5)%,P=0.017],远端融合椎(LIV)的位置约高出0.8个椎体。关于叠加现象发生率,低Risser征患者高于高Risser征患者,Y软骨开放组高于Y软骨闭合组,月经初潮未至和来潮小于1年组高于月经来潮大于1年组,腰弯高柔软度组高于低柔软度组,LIV高位置组[相对于稳定椎(SV)]高于低位置组。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LIV-SV≤-2、Y软骨开放和腰弯高柔软度是术后发生远端叠加现象的三个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部分主胸弯型AIS患者前或后路矫形术后可发生远端叠加现象。LIV的选择、患者的生长发育成熟度和代偿性腰弯的柔软度是影响远端叠加现象的重要因素。
- 孙旭邱勇孙超朱泽章王斌徐磊磊丁旗钱邦平俞杨朱锋
-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
- 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和后路脊柱缩短术
-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术后并发迟发性后凸畸形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经椎弓根椎体椎间隙截骨脊柱缩短术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术后远期伴发后凸畸形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24~52...
- 邱勇朱锋钱邦平王斌俞杨朱泽章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植骨融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