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云燕

作品数:99 被引量:1,703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6篇天文地球
  • 9篇理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3篇同位素
  • 31篇盆地
  • 19篇天然气
  • 16篇地球化
  • 16篇地球化学
  • 16篇煤成气
  • 13篇碳同位素
  • 12篇地球化学特征
  • 12篇化学特征
  • 11篇四川盆地
  • 11篇气田
  • 11篇准噶尔盆地
  • 10篇源岩
  • 9篇油气
  • 9篇烃源
  • 8篇烃源岩
  • 8篇盆地南缘
  • 8篇离子
  • 8篇勘探
  • 7篇硼同位素

机构

  • 9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8篇中国石油勘探...
  • 16篇浙江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石油新疆...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 1篇中国石油长庆...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99篇倪云燕
  • 44篇陈建平
  • 28篇戴金星
  • 14篇陈志勇
  • 13篇杨春
  • 12篇邓春萍
  • 11篇黄士鹏
  • 11篇王绪龙
  • 11篇胡国艺
  • 10篇王汇彤
  • 10篇梁狄刚
  • 8篇米敬奎
  • 8篇赵喆
  • 8篇张斌
  • 8篇张蒂嘉
  • 7篇张水昌
  • 7篇陶小晚
  • 7篇洪峰
  • 6篇刘嘉麒
  • 6篇孙永革

传媒

  • 16篇石油勘探与开...
  • 15篇天然气地球科...
  • 9篇石油学报
  • 4篇地质学报
  • 4篇中国科学(D...
  • 4篇中国科学:地...
  • 3篇地学前缘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知识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全国第四次火...
  • 1篇全国第五次火...

年份

  • 17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1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成气研究对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被引量:77
2014年
自1979年煤成气理论在中国产生以来,研究取得以下4个方面重要进展:①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RO=0.5%~1.5%),中国的煤以腐殖煤为主,其原始物质组分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占60%~80%决定了以生气为主的低H/C值(原子)占优势;同时,腐殖型有机物化学结构上以甲基和缩合芳烃为主而利于生气;腐殖煤模拟煤化作用实验以生气为主。②对中国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含煤盆地开展了含气潜力评价,中国西北地区中、下侏罗统盆地群、东南部大陆架上第二盆地带煤成气资源丰富,生气强度大,有利区多,形成大气田条件优等推进了气区的发现。③煤成气成因鉴别取得重大进展,在碳同位素系列、轻烃组分和生物标志化合物3个方面,建立了24类鉴别指标和3个鉴别图版。④开展了大气田形成的定量和半定量主控因素(如生气强度、晚期成藏和低气势)研究,加速了大气田的发现。煤成气研究推动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迅速发展:①中国从贫气国走向天然气大国,1978年中国天然气总地质储量和年产量分别为2 264×108 m3和137.3×108 m3,至2011年分别提高至1978年的36倍和7.5倍,成为世界第6产气大国。②煤成气是中国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的主体,1978年煤成气总储量和年产量仅分别占全国总储量和年产量的9%和2.5%,而2011年则分别提高为69.7%和63.2%。③中国大气田以煤成气田为主,2011年底发现大气田总共48个,其中煤成气大气田31个。④目前,中国储量最大和年产量最高的苏里格气田的气源是煤成气。
戴金星倪云燕黄士鹏廖凤蓉于聪龚德瑜吴伟
关键词:煤成气天然气工业大气田
大洋有孔虫中硼同位素研究与大气pCO_2的重建被引量:1
2007年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pCO2)的变化在全球气候演化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重建古大气pCO2的变化历史,有助于预测和研究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大洋有孔虫中的硼同位素比值能够反映海水酸碱度的变化,从而为重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历史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文中首先简要回顾硼同位素的研究现状,利用硼同位素重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原理依据,在此基础上,测试分析了西赤道太平洋806孔全新世和末次冰期最盛期Globigerinoides ruber样品中的硼同位素,得到该地区全新世和末次冰期最盛期大气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分别为(276.7±24)×10-6(2s.d.)和(178.4±16)×10-6(2s.d.),与极地冰心记录吻合得很好。大洋有孔虫中的硼同位素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古海水酸碱度替代指标。
倪云燕刘嘉麒隋建立
四川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及其天然气勘探潜力(一)——烃源岩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7
2018年
二叠系—中下三叠统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之一,已发现的许多大中型气田的天然气都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但目前对于该层系烃源岩的主要类型与空间分布规律尚缺乏系统完整的认识。为此,通过对该盆地典型井/剖面二叠系烃源岩发育层位的精细地球化学标定,结合钻井、录井资料,探讨了二叠系烃源岩的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盆地二叠系普遍发育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和上二叠统泥质岩两套烃源岩,局部发育上二叠统大隆组海相泥岩烃源岩;(2)上二叠统龙潭组泥质岩类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且广泛分布于全盆地,是二叠系中最主要的烃源岩,其中盆地北部的苍溪—云阳地区厚度最大(80~140 m),南部的成都—重庆—泸州地区厚度次之(60~100 m),而中部地区则相对较薄(40~80 m);(3)龙潭组煤层也是该盆地非常重要的烃源岩之一,盆地中部—东南部的南充—綦江—泸州地区煤层厚度最大(5~15 m),川东北地区煤层厚度次之(2~5 m);(4)上二叠统长兴组烃源岩发育程度差,但大隆组烃源岩分布于盆地北部开江—广元一线,厚度介于5~25 m,是盆地北部地区重要的烃源岩;(5)中二叠统碳酸盐岩烃源岩广泛分布于全盆地,其中东北部和东南部厚度介于50~150 m,其他地区的厚度则一般小于50 m,是二叠系中次要的烃源岩。
陈建平李伟李伟李伟倪云燕边立曾
关键词:四川盆地二叠纪龙潭组大隆组泥岩
费托合成反应中的碳同位素分馏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深入研究费托合成反应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在300℃和35MPa条件下,以Fe粉为催化剂,利用密闭黄金管对甲酸进行了费托合成实验。实验分为加水和不加水两组。由于金管容积有限,实验中烷烃类产物的碳同位素只测试到甲烷。两组实验都显示,CO2是最富集13C的气体,而甲烷则最贫13C,并且随着反应的进行变得越来越贫13C。在第144h时CO2与甲烷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α(CO2-CH4)达到1.052~1.059,与产甲烷菌将CO2还原为CH4过程中所发生的碳同位素分馏(1.048~1.079)相似。实验表明费托合成实验过程受到碳同位素动力学的控制。
倪云燕靳永斌
关键词:费托合成碳同位素同位素分馏
一种烃源岩有机无机地球化学一体化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烃源岩有机无机地球化学一体化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烃源岩岩样分为三份随后粉碎成不同粒径的第一样品、第二样品和第三样品;将所述第一样品和所述第二样品进行有机实验分析,将所述第三样品进行无机实验分析,完成...
朱光有倪云燕隋建立姚立邈陈建平陈志勇
一种MC-ICPMS法钼同位素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C‑ICPMS法钼同位素测定方法,将样品溶液与浓盐酸混合并蒸干得到不溶物;将所述不溶物与氢氟酸和盐酸混合溶液混合溶解得到待分离液;将所述待分离液纯化分离得到钼元素溶液;用MC‑ICPMS测定钼元素溶液中...
倪云燕隋建立姚立邈陈建平朱光有陈志勇
浮游有孔虫个体大小对硼同位素分析的影响
2009年
对比分析了太平洋(Site 806)、大西洋(Site 664)和加勒比海地区(Site 999)末次冰期最盛期和全新世钻孔顶部不同尺寸大小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500~600μm和300~355μm)和Globi-gerinoides ruber(300~355μm和250~300μm)的硼同位素组分变化,发现个体相对较小的有孔虫样品由于受到样品量以及样品前处理过程的影响,其硼同位素在末次冰期最盛期出现异常,浮游有孔虫硼同位素分析,尤其是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的硼同位素分析,适合用个体相对较大的有孔虫。末次冰期最盛期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溶解作用可能加强,其G.sacculifer的硼同位素偏低,但G.ruber的硼同位素不受溶解作用的影响,能够反映末次冰期海水pH值的变化。三个钻孔末次冰期最盛期G.ruber的硼同位素比全新世的硼同位素平均高(1.3±1.2)‰(2s.e.),与理论预测值1.6‰一致。
倪云燕
关键词:硼同位素有孔虫末次冰期最盛期
酒泉盆地酒西坳陷油气成藏控制因素与有利勘探方向被引量:6
2019年
酒泉盆地酒西坳陷是典型的勘探程度非常高的含油气坳陷,其油气勘探潜力及有利的勘探区域是油气勘探决策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酒西坳陷原油类型与油源的精细对比,厘定了不同类型原油分布的层系与区域,总结归纳了原油分布规律,探讨了油气运移与聚集成藏的控制因素,重新评估了油气资源潜力并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酒西坳陷青南次凹中部地区存在低成熟、中等成熟和高成熟3类原油。低成熟原油仅分布在下白垩统下沟组上段和中沟组,中等成熟原油分布在下白垩统下沟组中段及以上地层,高成熟原油主要分布在深层下沟组下段与赤金堡组。青西凹陷南部的窟窿山构造带和北部的柳北构造带仅分布高成熟原油;鸭儿峡-老君庙-石油沟构造带和石北次凹西部斜坡带的古近系中仅分布中等成熟原油。青南次凹内部的油气以近源运移成藏为主,不同层段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层位。窟窿山断裂和121断裂是控制凹陷内油气运移成藏的关键断裂,鸭509断裂是控制油气由青西凹陷向南部凸起运移的关键断裂。新近纪以来祁连山向北推覆挤压形成的背斜构造带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圈闭,青西凹陷不均衡沉降与抬升为油气由西向东高效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酒西坳陷仍然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基础与勘探潜力。青南次凹中部的深层、南部窟窿山构造带东段和北部柳北构造带的中层-深层是寻找高成熟原油的有利区;鸭西及其以南地区是寻找中等成熟和高成熟原油的有利区;鸭南-庙南地区和鸭儿峡-石北次凹西部斜坡地区的古近系是寻找中等成熟原油的有利区;石北次凹中部-北部的深层是寻找赤金堡组自生自储成熟原油油藏的有利区。
陈建平陈建军倪云燕范铭涛廖凤蓉魏军田多文韩永科
关键词:酒泉盆地酒西坳陷原油类型成藏控制因素
四川盆地黄龙组烷烃气碳同位素倒转成因的探讨被引量:41
2010年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黄龙组成为四川盆地勘探开发热点,也是其主力储量层和产层,2008年天然气产量为68.1×108m3,占四川盆地年总产量的45.8%。黄龙组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氦同位素是典型的壳源型,R/Ra多数为0.01;硫化氢含量低,平均值为0.27%;属于干气,甲烷平均含量为96.71%,重烃气含量低,平均为0.71%。总的看来,黄龙组天然气是低碳优质能源。该烷烃气碳同位素发生倒转,即δ13C1>δ13C2<δ13C3。通过综合分析有机成因烷烃气碳同位素倒转的4种成因,确定黄龙组烷烃气碳同位素倒转的原因是其志留系烃源岩先期形成的具有轻的δ13C2的伴生气和后期形成的具有重的δ13C2的裂解气混合。
戴金星倪云燕黄士鹏
关键词:四川盆地黄龙组碳同位素倒转
新疆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3
2009年
在分析国内外煤层气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新疆煤层气资源分布、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新疆煤虽然变质程度低,但煤层气资源量丰富,部分矿区盖层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而且向外输送煤层气方便。但是,由于新疆煤层气勘探程度低,投入少,勘探、开发方法和技术储备不足,因此需要加大煤层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强煤层气战略选区评价,对高瓦斯煤矿开采必须先采气后采煤,同时要加大政府投入和扶持力度。
陶小晚王俊民胡国艺杨春倪云燕
关键词:煤层气低煤阶勘探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