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立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局部注射辛伐他汀修复轻中度不稳定肱骨骨折:对骨愈合及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背景:研究显示疏松骨骼单次注射小剂量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骨骼微结构,促进股骨髁部骨小梁改建。目的:临床验证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增强轻中度不稳定肱骨骨折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不稳定肱骨骨折患者93例,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成注射组(49例)和常规组(4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物理疗法治疗,注射组在给予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局部注射辛伐他汀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骨密度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内骨密度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的一两个月,注射组患者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注射组并发症出现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优于常规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常规组。结果说明,临床上对轻中度不稳定肱骨骨折患者在给予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局部注射辛伐他汀疗法治疗,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加骨密度值,对提升患者骨折预后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 刘建田宝方王文珠郑卫东冯立杜宝印田大为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辛伐他汀预后效果
- 原花青素B2促进老龄小鼠骨折损伤愈合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B2对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愈合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老龄C57BL/6J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 未行骨折处理)、模型组(Model组, 构建骨折模型)、低浓度原花青素B2组(PCB2-L组, 小鼠构建骨折模型术后灌胃1 mg/ml的原花青素B2)和高浓度原花青素B2组(PCB2-H组, 小鼠构建骨折模型术后开始灌胃10 mg/ml的原花青素B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骨钙素(BG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浓度;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测各组小鼠骨痂中骨小梁数量、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变化;生物力学检测各组小鼠骨痂的生物力学强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各组小鼠可聚蛋白多糖(Aggrecan)、X型胶原α1链(Col10a)、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钙蛋白(OCN)和骨桥蛋白(OPN)基因表达。应用SPSS 18.1统计软件分析, 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 Model组老龄小鼠术后7、14、21 d血清中BGP和BALP浓度均显著低于Sham组小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35、7.482、12.276、20.388、15.221、8.912, 均P<0.05)。PCB2-H组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7、14、21 d BGP和BALP浓度均显著高于PCB2-L组小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35、7.482、12.276、20.388、15.221、8.912, 均P<0.05)。PCB2-H组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骨小梁数量和力学强度高于PCB2-L组小鼠[(6.59±1.51)个比(5.23±1.18)个、3.56±0.29比2.83±0.27], 骨痂最大长度[(2.11±0.19) mm比(2.74±0.26) mm]和最小长度[(1.86±0.12) mm比(1.99±0.15) mm]均显著低于PCB2-L组小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38、14.009、10.562、13.682, 均P<0.05)。PCB2-H组老龄小鼠骨折损伤后Aggrecan和Col10a基因mRNA表达低于PCB2-L组小鼠(0.58±0.07比0.83±0.18、0.43±0.05比0.74±0.16), BMP-2、OCN和OPN基因mRNA表达高于PCB2-L组小鼠(2.78±0.18比1.93±0.11、3.24±0.21比1.88±0.12、2.86±0.17
- 冯立徐斌夏波田宝方周东生
- 关键词:骨折
- 双臂外固定架与有限内固定修复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断端固定可靠被引量:24
- 2015年
- 背景: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四肢长骨中最易出现的骨折,单纯外固定常难以实现彻底有效的复位和固定,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缺点突出表现在术后并发症高发,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将外固定与内固定方法相结合修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目的:探讨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采用双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6例经X射线检查或CT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治疗组,患者均在入院8 h内进行彻底清创、复位骨折断端并进行有限内固定、固定双臂外固定架及Ⅰ期缝合,待损伤局部条件允许行Ⅱ期植皮、邻近肌皮瓣或游离皮瓣闭合修复创面。观察其修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44例同期行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修复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治疗组56例患者中,疗效优35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1%;对照组44例患者中,疗效优23例,良10例,可7例,差4例,优良率为75%,治疗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双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修复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断端固定可靠,可显著降低单纯内固定引起的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有利于患肢及早进行恢复性训练。
- 刘建田宝方王文珠郑卫东冯立杜宝印田大为
- 关键词:腓骨骨折骨科植入物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开放性骨折
- 32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研究和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对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比扩髓与非扩髓技术的优劣。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5例患者行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B组17例患者行非扩髓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预后良好。A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例,平均愈合时间(28.6±7.7)周,B组并发症3例,平均愈合时间(30.5±8.5)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锁钉断裂0例,B组患者术后锁钉断裂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行交锁髓内钉治疗,预后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扩髓技术不仅不会增加各类并发症的出现率,还能够保证锁钉固定效果,降低锁钉断裂率,具备应用价值。
- 李涛田宝方刘俊宾冯立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扩髓骨折固定胫骨骨折开放性骨折
- 微RNA-21调控脊髓损伤后成纤维细胞功能的研究
- 2020年
- 目的明确脊髓损伤后微RNA(microRNA,miR)-21对脊髓成纤维细胞的调控作用,并探索miR-21在脊髓损伤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脊髓成纤维细胞,划痕法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测定损伤后脊髓成纤维细胞中miR-21以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过表达和抑制小鼠脊髓成纤维细胞中的miR-21,q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法(Western Blot,WB)测定纤维化和凋亡、增殖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脊髓成纤维细胞划痕损伤后miR-21的表达升高(P<0.05),成纤维细胞活化相关基因表达升高(P<0.05),反之亦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指标随miR-21的表达一致,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指标与miR-21的表达情况相反。结论miR-21对机械损伤后脊髓成纤维细胞纤维化有增强作用,同时可以增强脊髓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凋亡。miR-21与脊髓损伤后纤维瘢痕形成关系密切,这也为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 韩冰赵谦姜涛邓斌冯立连世超孔祥民
- 关键词:脊髓损伤微RNA纤维化
- 生物材料在Masquelet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4年
- 背景:骨缺损的修复和治疗难度较高,其临床治疗方案多样,Masquelet技术是一种成功率高、疗效可靠且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但是该技术目前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且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仍然不是特别成熟。目的:对现阶段在Masquelet技术改进的研究中所应用的生物材料进行整理与归纳,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在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013年1月至2022年11月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Masquelet技术,膜诱导技术,诱导膜,生物材料,骨缺损”;英文检索词为“Masquelet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biomaterial,Bone defect”,对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5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Masquelet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发展为治疗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治疗策略,有些研究者将研究方向放在研究出更好的间隔材料、自体骨的替代材料和与诱导膜具有相同性能的膜材料上,以便于将两阶段术式简化,缩短治疗时间和减轻患者的痛苦。②硫酸钙、硅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丙烯在动物实验或者临床应用中可以替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形成诱导膜,且各有优势,但是与预想不同,常见的钛和聚乙烯醇海绵反而不能在这一步中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替代材料。③自体骨的替代材料多种多样,同种异体骨、β-磷酸三钙、可吸收性明胶海绵、α-硫酸钙半水合物、生物活性玻璃、钛和钽等材料都在临床或基础实验中证明了其可以在术式第二阶段中减少自体松质骨植骨量的能力,其中同种异体骨、β-磷酸三钙、生物活性玻璃、钛和钽等材料可替代自体骨作为移植物,其余材料需与自体骨混合使用。④仿生诱导膜、人羊膜、人脱细胞真皮、聚四氟乙烯甚至自体皮质骨通过实验证实了其与诱导膜具有相似性能。⑤�
- 韩凤平李怀任常文利田宝方冯立
- 关键词:生物材料骨再生骨缺损骨愈合骨不愈合骨折
- 创伤性脑损伤促进骨折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 2024年
- 目的总结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促进骨折愈合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骨折不愈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关于TBI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文献,从神经、体液及免疫3个方面总结TBI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探讨骨折不愈合治疗新思路。结果大量研究表明,骨折合并TBI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较单纯骨折患者更快。骨折合并TBI患者体液中各种细胞因子、激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纯骨折患者;神经系统释放的神经因子透过受损血脑屏障到达骨折部位,同时合并TBI的骨折端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的趋化、聚集与单纯骨折患者也有显著差异。复杂的体液、神经及免疫调节网络共同促进骨折端血管再生、成骨细胞分化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结论TBI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及免疫调节网络促进骨折愈合,提示通过干预骨折周围微环境可以治疗骨折不愈合。
- 李怀任韩凤平孟静常文利冯立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骨折愈合细胞因子激素神经因子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