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莉
- 作品数:25 被引量:24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层医院提高早期胃癌诊断水平的途径和方法被引量:11
- 2012年
- 提高基层医院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对胃癌的早发现和早治疗非常重要。基层医院对早期胃癌的筛查方法有幽门螺杆菌检测、胃蛋白酶原检测、隐血珠检测、硫糖蛋白检测、胃液固有荧光光谱检测、胃肠X线钡餐检测等方法,有效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对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应重视内镜医生的专业技术规范化培训,尤其提高他们对早期胃癌的识别能力,积极采用各种内镜辅助诊断技术,可建立多学科合作的早期胃癌协作组模式,共同提高基层医院早期胃癌的诊治水平。
- 冯莉吴云林
- 关键词:早期胃癌内镜诊断
- 新型氩离子束凝固器治疗消化道疾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BC)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ABC治疗疣状胃炎及息肉的疗效观察。结果 ABC治疗息肉150例计212枚息肉均予以切除。其中直径>1cm者50枚用高频脉冲圈套器+ABC法治疗,而另100枚较小息肉(直径<1cm)仅使用ABC直接灼除。结果证实,ABC治疗息肉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ABC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80例,病灶数共计422枚。3月后随访,70例(87.5%)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复查发现,原病灶处均覆有新生的粘膜上皮及肉芽组织,无明显疤痕形成。10例(12.5%)病人仍见少许疣状灶及糜烂残留,再次行ABC术治疗。结论 ABC为一种安全有效、易于控制的内镜下治疗胃肠疾病的新方法。
- 冯莉吴云林
- 关键词:息肉病灶疣状胃炎消化道疾病ABC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及疣状胃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治疗胃息肉及疣状胃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内镜诊断胃息肉患者30例,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50例纳入治疗。应用ERBE公司的APC300型氩离子凝固器,设定电凝功率为60W,氩气流量为2.4L/min。观察治疗的临床结果及并发症,并于治疗后1月胃镜复查随访疗效。结果APC治疗共计52枚胃息肉;其中直径>1cm者14枚予圈套器联合APC治疗;直径<1cm者38枚仅予APC治疗。治疗1月后胃镜复查,27例(90.0%)原病灶处局部黏膜愈合完整,无糜烂及溃疡,无明显疤痕形成;2例(6.7%)原病灶处局部黏膜充血、糜烂,未见溃疡;1例(3.3%)病灶仍有残留,再次行APC治疗。应用APC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病灶共计271枚。1月后随访,44例(88.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胃镜复查发现,47(94.0%)例患者病灶基本消除,原病灶处均覆有新生的黏膜上皮及肉芽组织,无明显疤痕形成。3例(6.0%)残留少许疣状灶及糜烂,予再次APC治疗。APC治疗时及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治疗部位疼痛、腹胀等情况,均于术后当天至2天后消失,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PC是一种操作简便、治疗作用肯定的内镜下治疗胃息肉及疣状胃炎的方法。
- 诸琦贺益萍吴云林冯莉
- 关键词:氩离子凝固术息肉疣状胃炎
- 秋田注气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特点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秋田注气及附加气囊MD - 4 872 0结扎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操作特点。方法 11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分成两组 ,A组 6 2例行秋田注气结扎治疗 ,B组 5 0例行乙氧硬化醇注射治疗 ,对比研究两者治疗特点及并发症等。结果 A组治疗成功率和消退静脉曲张方面均优于B组 (P <0 .0 5 ,P <0 .0 1) ,急性出血可经气囊填压即时治疗。结论 秋田注气及附加气囊MD - 4 872 0结扎器结扎食管静脉曲张在治疗成功率、安全性、消退静脉曲张及并发症处理方面均优于乙氧硬化醇治疗。
- 吴云林万荣冯莉程时丹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
- 疣状胃炎组织环氧化酶、P53与c-met蛋白的表达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疣状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形态和病理变化的胃炎,1990年悉尼会议将其命名为隆起糜烂性胃炎,1994年日本学者佐野等经详细的病理组织学研究而命名为疣状胃炎,又称慢性糜烂性胃炎、痘疹样胃炎、弥漫性天花样胃炎或章鱼吸盘样胃炎。国外报道内镜检出率为0.86%~4.80%,国内为1.22%~3.30%。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不清楚,治疗方案也不统一。
- 冯莉谢蕴廉伟吴云林
- 关键词:疣状胃炎C-MET蛋白环氧化酶P53隆起糜烂性胃炎痘疹样胃炎
- 雷贝拉唑在成熟型疣状胃炎氩离子凝固术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04年
- 冯莉吴云林付极姜新
- 关键词:雷贝拉唑疣状胃炎氩离子凝固术疗效观察
- 大肠肿瘤形成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的表达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EGFR、c-erbB-2和c-erbB-3在大肠肿瘤转化过程中的表达方式。方法选取病理检查证实的大肠息肉、大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和大肠腺癌病人共355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分别对所选取的标本进行EGFR、c-erbB-2和c-erbB-3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增生性息肉组EGFR、c-erbB-2和c-erbB-3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均较低;EGFR与c-erbB-2的腺瘤表达率较腺癌高;而c-erbB-3的腺瘤表达率较腺癌低。EGFR、c-erbB-2在管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较管状绒毛状腺瘤高,而c-erbB-3在管状绒毛状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管状腺瘤。EGFR、c-erbB-2和c-erbB-3三者在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和粘液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均>50%。三者均有共同表达,其阳性表达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EGFR,c-erbB-2与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而c-erbB-3蛋白与大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形成过程中,EGFR家族蛋白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在不同类型的大肠肿瘤中,EGFR家族蛋白的表达或共同表达具有不同特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三种蛋白在信号传导过程中有共同作用,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 冯莉江晓华付极罗志谋吴云林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大肠肿瘤免疫组化
- 反复中上腹隐痛1年
- 2009年
- 消化系疾病涉及范围广,疑难疾病多,尤其是消化系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至今尚存在诸多难题。日本利用胃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染色内镜、窄带内镜、激光共聚焦内镜等技术细致检查,使早期胃癌的手术率达到50%甚至更高;并对早期消化系肿瘤进行内镜下的黏膜切除术及黏膜下剥离术,大大提高了消化系早期肿瘤的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消化系肿瘤的诊疗水平,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本刊从2008年第7期开始(本期病例讨论刊登在我刊2009年第1期),委托我刊共同主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及上海胃肠肿瘤重点学科吴云林教授组织消化系肿瘤的疑难病例讨论,欢迎广大同行参加。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将讨论内容拓展到所有消化系相关的疾病,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提高诊疗水平。疑难病例讨论具体形式:①答题时不仅要写出诊断名称、还要列举诊断依据。②采用有奖问答。所有参与者均赠送期刊1年,对于答对者随机抽取一等奖1名(500元)、二等奖3名(300元)、三等奖5名(100元)。连续5期答对者将给予国家Ⅱ级学分5分。③疑难病例每隔一期(单月)进行一次,病例内容刊登在正刊上,并择期刊登正确答案、获奖人员名单及部分参与讨论者的答题内容,同时在我刊网站(www.wcbx.cn)公布相关信息。④参与答题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wcbx@chinajournal.net.cn)或邮局来信,将病例讨论的答案寄到编辑部。
- 冯莉张紫平谢蕴张蓓吴云林
- 关键词:上腹隐痛胃镜检查胃窦部溃疡症状缓解
- Duphalac对肝硬化患者血氨和联字试验的临床作用研究
- 2001年
- [目的 ] 观察杜秘克 (Duphalac)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智能测试、肝功能指标的疗效。 [方法 ]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Duphalac口服 ,后者服用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 ,治疗前及治疗后 2、4周 ,分别检测血氨、数字联接试验 (NCT)、肝功能指标。 [结果 ] 4周后 ,治疗组血氨 (中位数 )从 2 .15 (N -mg/L)降低到 1.36 (N -mg/L)、NCT(中位数 )从 10 0s降低到 5 6s。对照组血氨和NCT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 4周后比较 ,P <0 .0 1。治疗组部分肝功能指标有所好转。 [结论 ] Duphalac能有效地改善亚临床肝性脑病(SHE)和避免肝性脑病 (HE)发生。
- 任之洁吴云林张晨莉张曙冯莉
- 关键词:肝性脑病亚临床肝性脑病杜秘克血氨肝功能指标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结肠肿瘤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冯莉吴云林李惠芳付极罗志谋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肠肿瘤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