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云 作品数:38 被引量:195 H指数:8 供职机构: 青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新生儿期诊断伴X染色体遗传低磷性维生素D佝偻病并一家系3例报告 被引量:1 2019年 伴X连锁低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X-linked hypophospatemic rickets,XLH)是家族遗传性佝偻病中常见的一种,为磷酸盐调节基因(phosphate regulating gene with homologies to endopeptidases on the X-chromosome,PHEX)失活突变引起,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伴X染色体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1]。本文对一家系三代(其中1例为新生儿)典型XLH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及基因报告进行报道,资料如下。 李丽丽 刘冬云 邵光花 刘燕关键词:新生儿 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早产儿早期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维持剂量的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早产儿早期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出生胎龄28~33+6周、生后无需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枸橼酸咖啡因高维持剂量组(40例)和枸橼酸咖啡因低维持剂量组(38例)。两组早产儿均在生后2 h给予枸橼酸咖啡因20 mg/(kg·d)负荷量外周静脉泵入,24 h后高、低维持剂量组分别给予10、5 mg/(kg·d)维持剂量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生后第7、14天及矫正胎龄40周时肺功能及并发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脑室内出血)和不良反应(喂养不耐受、高血糖、心动过速)发生率。结果高维持剂量组早产儿生后第7、14天及矫正胎龄40周时的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以及生后第7、14天的呼吸频率均显著高于低维持剂量组(t=2.107~4.128,P<0.05)。高、低维持剂量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维持剂量的枸橼酸咖啡因改善早产儿早期肺功能的作用显著,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郭永林 金蓉 王青 崔凤静 刘冬云关键词:柠檬酸盐类 咖啡因 呼吸功能试验 一种新生儿腹部立位片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腹部立位片固定装置,包括拍片板子,所述拍片板子上设有罩子,所述罩子上设有头部固定板,所述头部固定板与罩子活动连接,所述头部固定板的下侧设有襁褓固定带,所述襁褓固定带缝合连接在罩子上,所述襁褓固定... 苏林娜 张淑丽 王青 刘冬云 林荣军 齐海芹 张明静 王玥文献传递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WMD)的高危因素,以降低其发病率,改善脑损伤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577例早产儿,根据生后2周头颅磁共振( MRI)有无异常结果将之分为WMD组(133例)及对照组(44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WMD的危险因素。结果577例早产儿中,诊断WMD133例,发生率为23.05%(133/577);其中局灶性108例(81.2%)、弥漫性5例(3.8%)、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20例(15.0%)。各胎龄组间的WMD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 P=0.017)。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代谢性酸中毒( OR=4.489、P=0.000)、窒息史( OR=3.519、P=0.000)、宫内感染( OR=2.650、P=0.003)为早产儿WMD的独立高危因素,剖宫产( OR=0.293、P=0.000)为早产儿WMD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早产儿WMD由多种因素导致,围生期缺氧及感染为WMD的主要危险因素。 杨晓宇 李向红 雷丽莉 刘冬云 姜红关键词:脑白质损伤 早产儿 高危因素 PBL结合EBM在N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利用PBL结合EBM的方法,提升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诊疗能力。方法:选取70名专业型规培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PBL与EBM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最终通过学生理论考试和Mini-CEX(迷你临床评价量表)考试进行教学评价。结果: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方面与对照组相当,Mini-CEX评价优于对照组,在沟通技能、临床判断、组织效能优于对照组。结论:在N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PBL结合EMB的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具有优越性,能够有效提高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诊治能力。 李亮亮 王雯雯 姜红 李向红 刘冬云 刘燕关键词:住院医师 NICU PBL EBM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 2023年 目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早产儿较常见的视网膜神经血管性疾病,可导致儿童视力缺陷甚至失明。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参数建立早产儿ROP的预测模型,为ROP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该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共纳入309例早产儿,收集人口统计学及临床资料。应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nomogram模型。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确定模型的判别能力,Hosmer-Lemeshow检验校正模型,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效益性。结果:通过LASSO分析确定的预测因素为输血≥3次、吸氧≥2周、FiO2 ≥ 0.3使用24 h以上、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和生后体重增加率。训练集(n = 216)建立的nomogram预测模型的AUC为0.859,HL P = 0.3803;在内部验证(n = 93)中,AUC为0.853,模型具有理想的鉴别和校正效果。结论:基于以上六项参数建立的nomogram模型对早产儿ROP发生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蒋韵红 路玲 郭立珍 崔凤静 刘冬云关键词:ROP 早产儿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其严重程度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BPD早产儿126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9例,女性57例;出生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BPD分级Ⅰ、Ⅱ、Ⅲ级分别为63、40、23例。根据有无ROP将患儿分为ROP组、非ROP组,分别为48(38.1%)、78(61.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组间定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BPD早产儿发生ROP的危险因素。BPD严重程度与ROP严重程度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与无ROP组比较,ROP组患儿出生胎龄小(t=5.988)、出生体重低(t=7.371)、氧浓度>30%(持续使用时间>24 h)比例高(χ^2=17.244)、无创通气时间长(t=-7.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创通气时间是BPD早产儿发生R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4,P<0.05),胎龄和出生体重是BPD早产儿发生ROP的保护因素(OR≈0.938、0.996,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PD严重程度与ROP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s=0.306,P<0.035)。结论小出生胎龄、低出生体重、高氧和长期无创机械通气是BPD早产儿发生ROP的主要危险因素。BPD严重程度与ROP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李丽丽 李瑞 曾月瑶 刘冬云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不同喂养方式对极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影响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生后30天内,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肠外营养性胆汁淤积(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 PNA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3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胎龄 < 32周且体重 < 1500 g的早产儿586例,根据出生后30天内的喂养模式将早产儿分为三组,分别为母乳喂养组,母乳 + 强化剂喂养组,配方奶喂养组,以PNAC发病率为主要观察对象,以谷丙转氨酶异常,住院时间为次要观察对象。结果:分析了来自430名胎龄 < 32周早产儿的数据。三组间胆汁淤积发病率(P = 0.005),有统计学意义,谷丙转氨酶异常发病率(P = 1),无统计学意义。将不同组间有统计意义或可能对胆汁淤积产生影响的观察数据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配方奶相比,母乳可看成减少胆汁淤积发生的独立的保护性因素(P < 0.001),肠外营养时间、晚发败血症为胆汁淤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组与配方奶喂养组对早产儿出院时间的影响没有差异,胆汁淤积未增加早产儿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发病风险之间无差异。结论:极早产儿生后30天内,与配方奶喂养相比,母乳喂养和母乳 + 强化剂喂养胆汁淤积发病率较低,且母乳喂养可视为减低胆汁淤积发病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不同喂养模式下,早产儿谷丙转氨酶异常发病率及其他常见并发症发病风险无差异,住院时间无差异。 吴忠安 蒋韵红 路玲 崔凤静 刘冬云关键词:胆汁淤积 住院时间超30天新生儿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住院时间超过30d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其发生的临床高危因素,为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科所有治愈和好转出院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并获得OR值及95%CI,得到可能危险因素,进一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矫正混杂因素,筛选真正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2728例新生儿入组研究,其中男1659例,女1069例;住院超30d的340例,占1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0周(OR=22.875,95%CI为17.471~29.950)、出生体重≤1500g(OR=50.797,95%CI为32.022~80.581)、感染性肺炎(OR=3.267,95%CI为2.591—4.120)、喂养不耐受(OR=2.299,95%CI为1.814—2.913)、败血症(OR=2.091,95%CI为1.625~2.690)、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OR=11917,95%CI为9.170-15.487)、院内感染(OR=4.917,95%CI为3.824~6.322)、肠外营养时间〉20d(OR=21.606,95%CI为16.256~28.716)、机械通气≥1周(0R=38.883,95%CI为28.480—53.086)、抗生素使用≥14d(OR=112.661,95%CI为74.369~170.669)均是住院时间超过30d发生的高危影响因素。结论加强母亲孕期保健,避免早产和感染,新生儿出生后合理的治疗方案均可有效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 窦立平 刘冬云 姜红 李向红关键词:新生儿疾病 住院时间 早产 超低出生体重 物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质量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常规综合护理治疗联合物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中,纳入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早产儿均留置胃管,每3小时重力管饲喂养1次。对照组常规综合护理、口腔护理;干预组增加物理干预措施,包括初乳口腔护理、口腔运动干预以及腹部按摩,共10 d。记录并分析两组干预后的喂养质量及喂养进程的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基本情况:干预组与对照组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呼吸机辅助通气、母亲疾病、产前激素使用及生后1周排便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喂养质量:研究第1天,干预组与对照组患儿的腹围、呕吐频率、胃潴留量、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第10天,干预组患儿的体重、奶量均高于对照组[体重(1775±401)与(1563±336)g,奶量(91±43)与(73±46)ml/(kg·d),P<0.05],腹围、胃潴留量均低于对照组[腹围(23.7±2.1)与(24.6±2.2)cm,胃潴留量(2.8±2.2)与(4.9±1.9)ml,P<0.05]。③喂养进程:干预组早产儿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及管饲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时间[(11.5±10.0)与(18.5±15.0)d,管饲时间(18±15)与(26±17)d,P<0.05]。结论对早产儿早期进行初乳免疫疗法、口腔运动干预及腹部按摩等物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早产儿喂养质量,缩短管饲时间,促进喂养进程,从而改善预后。 骆丽华 刘冬云 杜钦霞 苏林娜 李瑞 李丽丽 王丽华关键词:早产儿 经口喂养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