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剑戎

作品数:51 被引量:23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7篇肝移植
  • 14篇术后
  • 11篇器官
  • 1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1篇干细胞
  • 11篇充质干细胞
  • 9篇脐带间充质干...
  • 8篇移植术
  • 8篇移植术后
  • 8篇人脐
  • 8篇人脐带
  • 7篇人脐带间充质...
  • 7篇衰竭
  • 7篇细胞
  • 7篇肝移植术
  • 7篇肝移植术后
  • 6篇脂肪
  • 6篇脂肪肝
  • 6篇器官移植
  • 6篇间充质

机构

  • 51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1篇刘剑戎
  • 31篇易慧敏
  • 26篇杨扬
  • 23篇吕海金
  • 23篇魏绪霞
  • 22篇安玉玲
  • 22篇易小猛
  • 20篇陈规划
  • 18篇张英才
  • 16篇杨卿
  • 15篇熊亮
  • 12篇黎利娟
  • 11篇张琪
  • 11篇陆平兰
  • 10篇许世磊
  • 8篇周密
  • 7篇潘国政
  • 6篇范明明
  • 5篇傅斌生
  • 3篇姚嘉

传媒

  • 15篇中华肝脏外科...
  • 5篇器官移植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中华移植杂志...
  • 3篇2013中国...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新医学
  • 2篇2012中国...
  • 2篇2014中国...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2011年广...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受者术后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肺炎克雷伯菌(KP)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诊治的54例肝移植术后KP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6例;年龄7个月~75岁,中位年龄54岁。分析KP感染发生、分布及耐药性。PCR检测2018年33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携带的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blaIMP、blaKPC等)和β-内酰胺酶基因(blaSHV)情况。结果同期共完成699例肝移植,KP感染率7.7%(54/699),其中CRKP感染率5.2%(36/699)。KP和CRKP感染率逐年增加,KP感染率2018年达高峰(9.7%),CRKP感染率2017年达高峰(7.7%)。KP和CRKP的感染时间集中在术后30 d内,占比分别为80%及81%。78株KP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其次分别是腹腔及血液。KP的多部位检出率逐年上升。药物敏感分析显示KP对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在2017年达高峰;对于氨基糖苷类和氨曲南,2017年耐药率达最高;对于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2016年的耐药率最高。耐药基因检测显示33株CRKP中有16株携带blaKPC基因,3株CRKP携带blaIMP基因。结论肝移植受者术后KP感染以呼吸道为主,早期流行,多部位感染呈增长趋势,CRKP比例有所增加,耐药机制主要以产碳青霉烯酶为主,临床应加强早期综合防治,合理用药。
谢芝芝霍玮陆平兰傅斌生徐长志朱冬林刘剑戎席云
关键词:肝移植碳青霉烯酶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Treg细胞调节机制的研究
目的CD4~+CD25~+Foxp3~+阳性的调节T(Treg)细胞具有免疫无能性和免疫抑制性两大功能特征,能抑制效应细胞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从而有效抑制免疫系统对外来器官产生的排异反应,减轻了器官...
刘剑戎杨卿张英才杨扬张琪
肝移植术后脓毒症:1例报告并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指南解读
2015年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复习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SSC指南)解读及相关文献。结果 1例50岁男性患者在肝移植术后1 d出现高热、血压下降,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经过适当的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抗感染、血液净化等治疗获得缓解,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患者易发生感染,由感染引起的脓毒症病死率高,因此一旦发生脓毒症,临床医师要积极地按照SSC指南进行早期的目标导向性治疗及集束化治疗,根据病原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药物,降低病死率。
易慧敏魏绪霞黎利娟安玉玲吕海金易小猛刘剑戎熊亮周密陆平兰郭煜
关键词:肝移植脓毒症抗感染血液净化
HGF与CTLA-4Ig双基因修饰增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和促增殖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经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双基因修饰后免疫调节能力的变化及其促进肝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酶联合消化法提取并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的hUCMSC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Ad5-EGFP,实验组的hUCMSC转染携带HGF和CTLA-Ig双基因的腺病毒Ad5-HGF/CTLA-4Ig。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hUCMSC转染Ad5-EGFP后72 h表达EGFP细胞比率;实验组Ad5-HGF/CTLA-4Ig转染hUCMSC 72 h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同时再次检测hUCMSC免疫表型和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HGF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TLA4-Ig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双基因修饰后hUCMS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上清对L0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携带外源基因的腺病毒可有效转染hUCMSC,不影响其干细胞特性和多向分化能力,经HGF/CTLA-4Ig基因修饰hUCMSC可分泌高浓度HGF并高表达CTLA-4Ig,同时能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其上清能明显促进肝细胞增殖。【结论】hUCMSC经HGF/CTLA-4Ig基因修饰后生物学特性无明显改变,并能高表达HGF和CTLA-4Ig,其免疫调节及促进肝细胞增殖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为肝移植术后存在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刘剑戎杨扬张英才杨卿潘国政台艳陈规划张琪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带人肝细胞生长因子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脂肪肝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中度脂肪肝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建立sD大鼠中度脂肪肝模型。60只大鼠分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处理组(MSC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大鼠。MSC组缺血再灌注术前1d和术后第3天分别从尾静脉注射含2×10。人脐带问充质干细胞的缓冲液1.5ml。对照组则在相同时间点注射PBS缓冲液1.5ml。术后第1、4和7天(每个时间点10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IJ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肝组织损伤和白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术后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MSC组血清ALT、AST、TNF-α和肝组织MDA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ALT、AST和TNF-O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在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病理检查则发现MSC组肝细胞坏死和白细胞浸润明显较对照组减轻。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能有效减轻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英才杨扬杨卿刘剑戎潘国政张琪陈规划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再灌注损伤脂肪肝脐带
器官保存液病原体与肝移植受者感染关系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器官保存液病原微生物培养情况及其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肝移植的273例受者临床资料。受者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38例,女35例;年龄16~77岁,中位年龄49岁。对器官保存液和受者移植术后血、尿、痰、腹腔积液等标本行细菌、真菌检测及药物敏感分析,分析器官来源的病原体传播和导致移植受体感染的情况。结果器官保存液病原体培养阳性率45.8%(125/273),常见细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20例,人葡萄球菌12例,屎肠球菌11例,鲍曼不动杆菌11例,肺炎克雷伯菌10例。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不同抗生素具有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达91%,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也高达30%。肝移植术后出现可能器官来源的病原体传播9例,其中鲍曼不动杆菌5例,屎肠球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出现可能器官来源的病原体感染2例,分别为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器官来源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常见阳性部位为腹腔,其次为肺部、血液、腹部伤口。结论器官保存液中微生物复杂多样,多数来源于皮肤或肠道定植菌群。多重耐药菌易导致受体感染并产生不良后果。腹腔是器官来源病原体检出率最高的部位。
刘剑戎谢芝芝黎利娟吕海金安玉玲易小猛魏绪霞席云易慧敏熊天威
关键词:肝移植器官保存液
劈离式肝移植203例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劈离式肝移植(SLT)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23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连续完成的203例SLT、79例活体肝移植(LDLT)及1298例全肝移植(WLT)供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203例SLT供者中,公民去世后捐献109名,离体劈离产生127个移植物,在体劈离产生76个移植物;成人受者90例,儿童受者113例。根据时间先后将SLT患者分为两组:SLT开展早期组40例(2014年7月至2017年12月),SLT技术成熟期组163例(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分析各组生存情况及影响SLT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SLT开展早期组受者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58%、71.47%、71.47%,SLT技术成熟期组分别为88.03%、87.23%、87.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0,P=0.018)。LDLT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41%、93.41%、89.95%,WLT组分别为87.38%、81.98%、77.04%,SLT技术成熟期组、LDLT组和WL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16,P=0.134)。腹腔出血、感染、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和门静脉血栓形成是SLT患者术后早期死亡主要原因。结论:在技术成熟的肝移植中心可实现与LDLT和WLT相当的疗效,但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曲线。
杨卿易述红傅斌生张彤曾凯宁冯啸姚嘉唐晖李华张剑张英才易慧敏吕海金刘剑戎罗刚健葛缅姚伟锋任芳菲卓金凤罗慧朱丽萍任杰吕艳王柯心刘炜陈规划杨扬
关键词:肝移植肝功能衰竭胆道闭锁劈离式肝移植生存率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预防兔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移植在防治兔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1)A组(假手术组),仅切开腹腔,不予任何特殊处理,术后分层关腹;(2)B组(实验模型组),建立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模型;(3)C组(hUC-MSC移植组),术前12h经耳缘静脉注射hUC-MSC(2×106/kg)5ml,然后按B组实验操作建立肝内缺血性胆道病变模型。术后定时监测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术后4周开腹行胆道造影。处死动物后,取第一肝门处汇管区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多个时间点各项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均为P<0.05),但C组的生化指标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均为P<0.05),下降趋势明显。术后4周胆道造影、病理学检查结果示,B组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破坏严重,C组的胆管上皮细胞破坏较B组明显减轻,管壁结构完整。结论术前hUC-MSC移植能够有效减轻缺血性胆道病变的程度,预防缺血性胆道病变的发生。
王桥宋伟峰易述红张琪刘剑戎陈规划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脾切除对肝硬化患者移植术后肝脏血流变化的影响
许世磊张英才刘剑戎杨卿杨扬陈规划
良性肝病肝移植患者应用他克莫司缓释胶囊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缓释胶囊对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中心因良性肝病行肝移植术后患者,在稳定期使用他克莫司缓释胶囊的临床效果。根据研究目的分组,应用他克莫司...
许世磊张英才杨卿刘剑戎杨扬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