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夏君
- 作品数:31 被引量:199H指数:8
-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SSY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7—2014-03采用TESSYS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65~160 min,平均95 min;其中建立通道时间35~70 min,平均50 min;镜下操作时间30~65 min,平均45 min。本组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无复发患者。术后1例(L3神经根损伤)出现股四头肌无力,术后6周完全恢复。术后3个月(t=39.574,P〈0.001)、6个月(t=53.358,P〈0.001)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t=40.998,P〈0.001)、6个月(t=54.578,P〈0.001)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效果:优109例,良11例,可8例,优良率93.8%。结论 TESSYS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具有微创、安全、适应证广、疗效可靠、恢复快的优点。
- 王建顺张军王新虎左春光刘夏君张国华杜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失稳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寰枢椎椎弓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10年3月对收治的32例寰枢椎失稳患者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治疗,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8~66岁,平均42.5岁;齿状突骨折18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7例,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致寰枢椎不稳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寰枢椎半脱位或失稳。术前JOA评分4~14分,平均(9.1±0.3)分。术前完善颈椎X线(包括动力位片)、螺旋CT三维重建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在CT轴位片上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点、置入角度及钉道长度等数据进行测量,并行颅骨牵引术。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直视下完成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复位和植骨融合,植骨块被向后预弯的横联紧紧卡压于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棘突之间。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32例患者共置入寰枢椎螺钉128枚,无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JOA评分11~17分,平均(15.9±0.2)分,平均改善率为86.1%。骨折的齿状突均完全愈合,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和松动。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方法,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相对安全方便、融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 左春光刘夏君王新虎王建顺
- 关键词:寰枢关节关节不稳定性
-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6例复杂髋臼骨折行手术治疗,均采用Kocher-Langenbeck和髂腹股沟前后联合入路。结果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9.6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57例,复位满意14例,复位不满意5例。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关节功能:优51例,良12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2.9%。结论复杂髋臼骨折术前三维CT重建对骨折准确分型和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具有重要作用。
- 左春光王建顺王新虎刘继军姚福东刘夏君张国华杜伟
-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入路
- 高龄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的全髋关节置换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龄化脓性关节炎后遗髋关节畸形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骨科自2001年4月~2006年2月对6例化脓性髋关节炎高龄患者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彻底松解周围软组织,髋臼植骨,髋臼假体置入真臼中,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术后随访8~38月。结果:术后双下肢等长(双下肢相差在1cm内)5例,1例短缩2.0cm。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5分增加到82分。无感染,未见假体松动及植骨块吸收、塌陷。结论:高龄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髋关节畸形患者,关节置换手术难度较大,易出现并发症,术前应先排除活动性感染,在感染静止相当一段时间后进行一期置换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王金勇彭程肖涛刘夏君林绵辉陈游
- 关键词:髋关节炎化脓性高龄
- 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8月-2011年7月共收治急性脊髓损伤患者45例,排除肾病,糖尿病以及合并颅脑损伤后共37例(其中完全性损伤8例,不完全性损伤29例)。以入院后常规血生化检查,复查两次血钠小于130mmol/L和24h尿量记录大于3000ml者为标准,随机分A组27例依照颅脑外伤后低体液容量型低钠血症(CSWS)治疗方法给予纠正补钠;B组10例依照颅脑外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治疗方法给予限水补钠。结果:A组26例经7-12天(平均8.2天)治疗血钠平均恢复至138(135-142)mmol/l,1例自动要求出院;B组8例经12-21天(平均12.4天)治疗血钠平均恢复至136(135-138)mmol/l,2例自动要求出院。结论:低钠血症是急性颈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经回顾分析其发生机制,临床上主要为脑盐耗综合征(CSWS),所以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时,可按照低体液容量型低钠血症进行及时治疗。
- 姚福东刘夏君习羽左春光
- 关键词:颈髓损伤低钠血症
-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19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17例,均行单枚Cage椎间融合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花费、融合率及并发症,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腰痛和下肢VAS,JOA评分及ODI指数。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腰痛和下肢疼痛VAS、JOA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侧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住院花费方面明显少于双侧组。在腰痛VAS、JOA评分及ODI指数方面,单侧组于术后1周、3个月随访时优于双侧组。术后所有患者均骨性融合,2组均未出现钉棒松动及Cage移位。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同的临床效果,且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促进早期术后康复,减少住院花费的优点。
- 刘夏君姚福东王新虎王建顺左春光张国华杜伟
- 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临床疗效
- 弹性弧形骨钻对小牛椎体骨质疏松模型PVP术中骨水泥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自制弹性弧形骨钻在小牛椎体骨质疏松模型上行PVP术的可行性,并观察其对骨水泥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浸泡法制备小牛体外骨质疏松椎体,将40个骨质疏松椎体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个椎体行椎体成形术,A组行常规直钻穿刺,B组采用自制弹性弧形骨钻穿刺,弧形方向朝向穿刺对侧,深度达到椎体中前三分之一终止,对两组穿刺骨钻及骨水泥是否达到或越过椎体矢状中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DTA-Na2浸泡法脱钙9 d时成功制备出体外骨质疏松椎体,直钻穿刺组钻头达到或越过椎体矢状中线有7个椎体,骨水泥分布达到或越过椎体矢状中线11个;弹性弧形骨钻组穿刺钻头达到或越过椎体矢状中线有18个椎体,骨水泥分布达到或越过椎体矢状中线19个,两组骨钻穿刺效果及骨水泥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9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B组4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椎管内渗漏,两组间在骨水泥渗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自制弹性弧形骨钻在小牛骨质疏松模型上可以顺利实施PVP术,且能实现单侧椎弓根穿刺,骨水泥双侧分布的效果。
- 王新虎张军刘夏君姚福东杜伟谢恩
- 关键词:骨质疏松压缩骨折骨钻
- 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MRI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腰椎侧隐窝狭窄(LRS)患者MRI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927例有下腰痛病史的患者采用MRI检查,对L4~5与L5~S1节段侧隐窝进行评价,采用4级评分(0级为正常、1级为未偏离、2级为偏离、3级为压缩)对每个节段神经根进行分类。采用ODI评估患者的腰椎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47%的患者存在LRS(1~3级)。其中L4~5和L5~S1节段的发生率分别为52%和42%,神经根压缩的发生率分别为2. 2%和1. 9%。根据ODI评价,患者的症状和功能障碍范围为0~91. 11%(34. 06%±16. 89%)。ODI与L4~5、L5~S1节段两侧的LRS之间存在非常弱的正相关(L4~5左侧:rs=0. 105,P <0. 01; L4~5右侧:rs=0. 111,P <0. 01; L5~S1左侧:rs=0. 128,P <0. 01; L5~S1右侧:rs=0. 157,P <0. 001)。结论腰椎LRS的MRI与临床症状之间只有微弱的正相关,对LRS的评估应结合MRI结果和患者的临床症状。
- 姚福东刘夏君
- 关键词:下腰痛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磁共振成像
-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脊柱手术后早期相邻节段性疾病发生的分级评估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评估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接受脊柱固定术后早期发生相邻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al disease,ASD)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41例脊柱肿瘤患者,208例(86.3%)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67例患者完成术后12个月的MRI和临床检查随访。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7组,并通过基于MRI结果的Oner分型标准和Pfirrmann分级标准诊断手术患者术后12个月内ASD发生率,并比较2种诊断标准对脊柱转移瘤术后ASD的诊断差异。[结果]根据Oner分型标准诊断ASD的发生率为11.4%,Pfirrmann分级标准诊断ASD的发生率为24.0%,两者对ASD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不同手术方式患者间两种诊断标准对ASD的诊断无明显差异(P均>0.05)。基于临床症状诊断ASD的发生率为3.6%,显著低于Oner和Pfirrmann诊断标准(P=0.007、0.002)。脊柱稳定性7~9级的患者术后ASD发生率高于脊柱稳定性4~6级的患者(29.9%vs 15.7%,P=0.034)。[结论]基于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发生ASD的诊断价值优于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其中Pfirrmann分级标准的诊断敏感性高于Oner分型标准。
- 姚福东罗鹏明刘夏君
- 关键词:脊柱转移性肿瘤
- IGF-1对IL-1诱导的兔关节软骨细胞NO和PGE2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检测合成性细胞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损伤性细胞因子IL-1(interleukin-1)诱导的兔关节软骨细胞产生NO(nitricoxide)和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E2,PGE2)的影响,探讨IGF-1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IL-1β10μg/L组、IL-1β10μg/L+IGF-11μg/L组、IL-1β10μg/L+IGF-110μg/L组、IL-1β10μg/L+IGF-150μg/L组、IL-1β10μg/L+IGF-1100μg/L组、IGF-150μg/L组和空白对照组。首先进行2月龄兔原代软骨细胞的培养并进行鉴定,然后将IL-1β10μg/L单独或与不同浓度的IGF-1共育于第2代兔关节软骨细胞,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实验组细胞上清液NO的含量,ELISA酶联免疫竞争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PGE2含量,再对测定的NO和PGE2的浓度与IGF-1和IL-1的浓度进行有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IL-1β10μg/L组NO浓度为(89.971±10.224)μmol/L,PGE2浓度为(22.028±8.731)ng/L;空白组NO浓度为(12.404±8.809)μmol/L,PGE2浓度为(1.900±0.227)ng/L。IL-1β10μg/L组与空白组比较,NO和PGE2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L-1β均为10μg/L时,IGF-1可以呈剂量依赖地降低IL-1诱导的兔关节软骨细胞NO和PGE2的升高,并且在50μg/L时即可达到最佳浓度。结论:IL-1能增加软骨细胞培养中的NO和PGE2的产生。IGF-1在体外可以呈剂量依赖地降低IL-1诱导的兔关节软骨细胞NO和PGE2的升高,其最佳浓度为50μg/L。
- 彭程肖涛罗远明刘夏君林绵辉胡金玺
- 关键词:白介素-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前列腺素E2软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