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安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弹伤
  • 9篇枪弹伤
  • 7篇肢体
  • 7篇肢体枪弹伤
  • 4篇伤道
  • 4篇高原寒区
  • 3篇高原高寒
  • 2篇心理
  • 2篇战时
  • 2篇全身
  • 2篇酶活性
  • 2篇康复
  • 2篇护理
  • 2篇肌肉
  • 2篇肌肉组织
  • 2篇骨折
  • 1篇心功能
  • 1篇心理护理
  • 1篇心理康复
  • 1篇血气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西藏军区总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刘安
  • 10篇何蓉城
  • 9篇宋俊
  • 9篇殷作明
  • 9篇叶峰
  • 9篇李素芝
  • 9篇杨志焕
  • 8篇林秀来
  • 8篇胡德耀
  • 7篇李楠
  • 6篇何代平
  • 5篇汤建林
  • 5篇孙克勤
  • 4篇刘良明
  • 4篇石权贵
  • 4篇陈永龙
  • 3篇石泉贵
  • 2篇熊国忠
  • 2篇许玲
  • 1篇赵何君

传媒

  • 4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医药学杂...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原寒区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简化初期外科处理原则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高原寒区战时环境下枪弹伤后伤道初期外科处理原则。方法 108头小型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传统清创延期缝合固定组(GCT)、高原战时致伤一期清创固定缝合组(GYQ)、高原战时致伤简单清创引流延期缝合外固定架固定组(GJD)3组,分别于每组伤后6、12、24、36、48、72 h进行相应的初期外科处理。结果 (1)高原战时环境伤道组织肉眼可辨的炎性分界时间为伤后12~24 h;(2)伤道组织在伤后24 h明显肿胀,36~48 h肿胀达高峰,清创后7 d组织肿胀显著消退;(3)伤道感染最早发生在伤后24 h,伤后12~24 h清创细菌清除率最高;(4)GYQ组各时相点初期外科处理的伤道局部总感染率都很高,GCT组和GCT组36 h以后各时相点处理的局部总感染率均很高,GJD组在伤后的6~24 h初期外科处理的未见感染发生,36 h以后各时相点的局部总感染率与GCT组相似;(5)伤道闭合后28 d解剖动物发现,局部感染动物大多有全身脓毒血症,在肺、肝、脑、肾等处均有广泛的散在的脓肿形成,早期死亡动物在肺、肝、肾等脏器也可见广泛的出血点。GCT组和GYQ组早期死亡率较高,GJD组在任一时相点均未见死亡动物。结论高原战时环境肢体枪弹伤不行一期缝合、不做骨折一期内固定,伤后早期不宜扩大清创范围,伤后6~24 h实施简单初期外科处理是可行的,伤口延期缝合较佳时机在清创后7 d,应尽早应用外固定架进行骨折有效固定。
殷作明李素芝袁文叶峰杨志焕林秀来陈永龙汤建林熊国忠刘建伟赖西南宋俊李楠何蓉城刘安
关键词:枪弹伤外科处理延期缝合
高原地区全身和局部运动缺乏性改变的预防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在高原地区运动疗法用于预防持续制动及长期卧床而引起的运动缺乏性改变的可行性。方法 :32例因骨折需长期制动及卧床的患者 ,通过运动疗法对功能及预防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解除制动及起床后功能恢复良好 ,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 :在高原地区早期积极主动地进行运动疗法 ,对抗因制动及卧床而引起的运动不足 ,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 ,达到康复期短。
刘安赵何君张真华
关键词:运动疗法
高原枪弹伤对伤道肌肉组织酶活性和物质消耗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高原平战时枪弹伤对猪伤道肌肉组织酶活性和物质消耗的影响。方法将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组)、高原平时致伤组(GP组)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组),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取伤道周围肌肉组织匀浆,定量测定Na+-K+-ATP酶、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肌糖原(MG)、乳酸(LA)、游离无机磷(P i3+)的含量。结果(1)PP组伤后伤道肌肉组织酶活力降低和物质消耗的程度最轻、发生晚、恢复早而快;(2)GP组伤后伤道肌肉组织酶活力降低和物质消耗程度>PP组而GP>PP。因此,对高原枪弹战伤应注意对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和酶活力的保护。
殷作明李素芝胡德耀叶峰杨志焕石权贵何代平宋俊刘良明刘安汤建林
关键词:枪弹伤酶活性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血浆PGF_(1α)和TXB_2含量的变化特点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枪弹伤后血液中PGF1α、TXB。含量及PGF1α/TXB2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将24头小型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采集静脉血定量测定PGF1α。TXB2含量。结果三组伤后血浆TXB2均显著升高,在伤后6h处形成一个高峰,然后稍有降低,在2d处形成一个低点,在3~5d处再次升高,7~10d时平原组和高原平时组基本恢复正常,高原战时组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从总体情况看上升幅度依次为GZ〉GP〉PP。伤后PGF1α显著降低,其趋势与TXB2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下降幅度依次为GZ〉GP〉PP。PGF1α/TXB2的变化趋势与PGF1α基本一致。高原战时组在伤前就出现TXB2上升、PGF1α及PGF1α/TXB2下降。结论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血管发生强烈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的缺血损伤、血栓形成和DIC等并发症。从严重程度上看依次为:GZ〉GP〉PP。
殷作明李素芝胡德耀叶峰杨志焕林秀来宋俊石权贵何代平李楠赖西南何蓉城孙克勤刘安
关键词:枪弹伤TXB2PGF1Α
稳定型脊椎损伤的护理体会
2003年
何蓉城汤建林刘安许玲
关键词: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T-AOC、SOD、MDA的特点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火器伤后血浆及伤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 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头,在不同环境下致伤;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采集中静脉血和伤道肌肉组织定量测定T AOC、SOD、MDA。结果 ①平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伤后均持续下降,在伤后1~2d降至最低点,此后逐渐上升;SOD、MDA均在伤后3 0min~2h即有升高,至6h时达最高点,此后逐渐下降,组织中3d恢复到较低水平,血浆中5d恢复至正常水平。②高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SOD、MDA变化规律与平原平时组相似,但变化的幅度大、持续的时间长。③高原战时组与高原平时组相比,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在伤前即有显著降低,SOD、MDA显著增高,伤后各指标升高或降低的程度、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高原平时组,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提前。结论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和局部伤道组织的损伤程度重于高原平时组,而高原平时组的损伤又重于平原平时组。
殷作明胡德耀李素芝叶峰石权贵宋俊刘良明杨志焕陈永龙刘安
关键词:战争环境枪弹伤总抗氧化能力
高原寒区战时肢体枪弹伤对机体肝酶谱和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原寒区战时肢体枪弹伤对肝酶谱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采静脉血,测定ALT、γ-GT、LDH和Cr、BUN含量。结果 (1)PP组在伤后早期ALT、γ-GT、LDH均有一个轻度升高,GP组在伤后ALT、γ-GT、LDH变化与PP组基本一致,但变化的程度较重;而GZ组伤前肝酶谱有轻度改变,伤后改变的程度较GP组显著,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2)PP组动物伤后早期肾功能有轻度改变,2d基本恢复。GP组伤后肾功能改变与PP组基本一致,但改变的程度稍重。GZ组伤后肾功能改变显著重于GP组,而且出现的时间早、恢复时间晚。结论高原高寒地区战时环境肢体枪弹伤后,肝酶谱和肾功能异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李素芝殷作明胡德耀林秀来石泉贵叶峰宋俊杨志焕何代平李楠何蓉城孙克勤刘安
关键词:枪弹伤肝酶
高原寒区战时枪弹伤对健康肌肉组织酶活性和物质消耗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原寒区平、战时枪弹伤对机体健康肌肉组织酶活性和物质消耗的影响。方法将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每组8头,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取背部健康肌肉组织匀浆后定量测定Na+-K+-ATP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糖元(muscle glycogen,MG)、乳酸(lactic acid,LA)、游离无机磷(Pi3+)的含量。结果①伤后2hPP组、GP组和GZ组LDH的活性分别是伤前值的3.73倍、2.76倍和2.75倍,PP组伤后2d开始降低、而GZ、GP两组从伤后2h开始逐渐上升,到5d时与平原组接近。②三组动物伤后CK均逐渐升高并于伤后12h到顶峰,PP组、GP组和GZ组分别为伤前的2.07倍、1.77倍和1.70倍。③三组动物伤后ATP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并于伤后6h达最高点,PP组、GP组和GZ组分别为伤前的2.29倍、1.75倍和1.62倍,此后逐渐下降。④三组伤后肌糖元变化规律相似,在伤后2h形成一个显著的低点,PP组、GP组和GZ组分别为伤前的81.5%、75.3%和73.8%,此后逐渐回升。⑤GZ组伤后2h时乳酸达峰值,为GP组的1.58倍,此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⑥三组动物伤后健康肌肉组织中的游离无机磷逐渐减少,伤后2d~3d出现一个显著的低点,下降的幅度大小依次为高原战时组>高原平时组>平原平时组,高原战时组最低值为高原平时组最低值的84.2%,为伤前的39.0%。结论高原战时环境枪弹伤后机体组织酶活性储备能力降低,可代偿能力下降,长时间处于高耗能状态。
殷作明李素芝胡德耀叶峰杨志焕林秀来宋俊刘良明石权贵何代平李楠何蓉城孙克勤刘安唐春燕
关键词:伤道枪弹伤酶活性
高原肢体枪弹伤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高原肢体枪弹伤后动物循环呼吸系统的改变情况。方法将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进行心脏功能测定,抽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1)高原两组动物致伤后全身肌肉持续强烈痉挛,皮肤呈苍白色,程度较平原严重,持续时间较平原地区久,此后转变为红色并逐渐转为暗红色;大多在伤后几十秒钟后出现呼吸暂停,继之呼吸急促,以后逐渐平稳并慢慢转为深大呼吸,呼吸频率较正常明显减慢、呼吸幅度明显加大。(2)高原火器伤后早期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显著增强,但是心肌的顺应性降低,心脏每博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均较伤前降低,1h时显著低于伤前水平。(3)高原战时组伤前动物就存在显著的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伤后早期呼吸频率较平原快,过度通气较为严重而持久,主要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并出现失代偿;在酸碱紊乱的同时,动物也存在显著的低氧血症。(4)高原肺脏远达效应的发生率最高为53.85%,心脏发生率为19.23%。结论高原肢体枪弹伤后,外周血管收缩强烈,心肌顺应性降低,心功能下降,发生严重的酸碱紊乱和低氧血症,程度较平原地区重,持续时间较平原地区长。
李素芝殷作明胡德耀叶峰林秀来杨志焕宋俊熊国忠汤建林陈永龙向小敏李楠何蓉城刘安
关键词:枪弹伤伤道心功能血气分析
高原寒区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伤道感染的特点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高原寒区平战时环境下枪弹伤后伤道感染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将30头小型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分别于伤后不同时相点观察伤道入口感染情况,并取伤道入口内1.0cm深处组织进行细菌学和内毒素水平测定。结果 (1)高原两组伤道污染细菌的总量较平原组少一个数量级。(2)PP组伤后细菌复活定植的时间在伤后0~3h;GP和GZ组在伤后6~12h完成复活定植。(3)PP组伤道细菌数从6h的105繁殖到12h的107,用了6h;而GP组伤道细菌从24h的105繁殖到48h才达到107,用了24h。(4)GP和GZ组伤道污染菌的总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PP组。(5)PP组引起伤口感染的细菌临界数量为105cfu/g湿组织,感染时限在伤后6~12h;GP组枪弹伤伤口感染的细菌临界数量为107cfu/g湿组织,感染时限为48~72h;GZ组枪弹伤感染的临界细菌数量为106cfu/g湿组织,伤道组织感染时限为伤后24~36h。结论 (1)高原枪弹伤伤道细菌污染较平原地区轻;(2)高原细菌的复活定植时间较平原地区晚3~9h;(3)高原伤道内细菌的繁殖速度较平原地区慢;(4)高原伤道污染菌的内毒素毒力显著较平原地区低;(5)高原感染时限延迟,引起感染的细菌临界数量提高,依次为GP>GZ>PP。
殷作明李素芝胡德耀何代平杨志焕叶峰石泉贵林秀来宋俊李楠何蓉城孙克勤刘安
关键词:枪弹伤伤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