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 作品数:28 被引量:4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新疆阿拉山口区域外向型“三角增长极”体系的构建被引量:7
- 2005年
- 阿拉山口口岸处于中国陆桥经济带的西桥头堡,在新疆向西开放的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提出城镇“三角增长极”的概念,通过对以阿拉山口为核心的不同尺度区域的城镇分析对比,得出可以培育的城镇增长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构建阿拉山口为中心口岸的外向型城镇“三角增长极”体系的构想。
- 邓锋张小雷杨德刚刘海燕
- 关键词:外向型
- 北京市海淀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被引量:36
- 2008年
- 目前我国科技园区土地开发利用已出现不少问题。文章借鉴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海淀科技园区特征,从园区开发综合效益的视角构建海淀科技园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科技园区中发展较为成熟并能获得数据资料的5个科技产业园用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为:①海淀科技园区中的各产业园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主要受各产业园的功能定位、区位布局、用地开发和管理机制等因素影响;②科技园区中5个产业园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程度的综合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并不是很明显;③针对5个产业园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程度评价分析,查找制约各产业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因子,并指出各产业园土地开发中应注意的环节;④5个产业园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清华科技园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的程度相对最好,中关村广场和中关村软件园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的程度相对较好。最后针对海淀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提出提高科技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建议和对策。
- 刘海燕方创琳班茂盛
- 关键词: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
- 方创琳毛汉英黄金川班茂盛鲍超张蔷蔺雪芹李铭王炜祁巍峰刘海燕刘晓丽乔标宋吉涛
- 在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各沿海国家竞相将海洋开发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低谷的盐城市,同时面临着江苏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
- 关键词:
- 湖北省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 方创琳柯雄斌黄金川毛汉英张蔷黄心炜饶浩宇蔡光辉鲍超班茂盛乔标李铭刘海燕何谦陈健姜蕾张伟存
- 为了紧紧抓住“中部崛起”、“武汉城市圈”建设以及大畈核电站建设等战略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咸宁生态资源的组合优势,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咸宁建设成为生态城市,重新定位城市发展的性质与功能,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
- 关键词:
- 焦作市工业集聚区(西部)总体规划
- 方创琳蔺雪芹黄金川毛汉英张蔷王炜祁巍锋李铭刘晓丽班茂盛刘海燕郜吉灵李秀丽周敏胡文生刘伟叶得富焦青松
-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焦作市“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升焦作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为焦作全市打造一个共建共享的产业集聚大平台,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尽快形成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凸现城市...
- 关键词:
-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区域交通分析与建设
- 2006年
- 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地区公路、铁路两种主要交通方式现状进行概述,分析、探究存在于交通方式中的问题,针对部分问题寻找具体的交通网建设想法,并建议提前做好管道建设准备,为博州区域交通网管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也能促进博州地区各种交通方式相互补充、协调,从而发挥各类交通运输的优势,促进博州区域经济更快发展。
- 刘海燕张小雷杨德刚邓峰
-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转变增长方式综合评价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为例被引量:25
- 2007年
- 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增长方式转变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是提升城镇土地整理与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科学性、可比可量性、适中性、层次性、公平性和目标导向性等原则,综合考虑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转变增长方式的角度,构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转变增长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模型与专家群民主决策支持下定性指标定量转化的赋权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系数;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指标体系的多目标多层次模糊综合测度模型计算综合评价指标值。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为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北部新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体现在水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等方面指数不高,今后应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 刘晓丽班茂盛宋吉涛刘海燕
-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转变增长方式
- 三江源区生态型产业的发展与示范区建设思路(英文)被引量:8
- 2006年
- 从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区域建设的双重目标出发,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首先,分析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产业在我国西部生态型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战略影响、在青藏高原生态型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战略影响及在青海省生态型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战略影响,阐明三江源地区发展生态型产业的重大意义;接着分析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发现三江源地区由于地处高原地区,气候高寒干燥,并将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青海省及全国发展水平作比较,认为三江源地区的经济发展表现出脆弱独特的高寒降效特征。分析该地区经济结构,发现三江源地区经济结构表现出粗放落后的经济特性,产业结构过分单一,地区发展基本上是依靠农牧经济,由于过分的依赖畜牧业和采矿业等资源开发型产业,本地资源开发很大程度上只进行初步利用,资源的深加工和再利用程度低,各产业链单一、短小,前向产业、后向产业和侧向产业发展滞后,造成中下游产业不发育,产业发展呈现封闭性、源头性、粗放性的特征。再者,该地区发展畜牧业经济产生的效益远小于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生态经济效益,旅游经济发展中旅游设施和开发靠基本靠外来投资,实际上造成经济效益在地区经济贡献中流失的实际情况,经济发展表现出典型的投入漏出特性。另外,从三江源地区的人口承载统计数据发现,该地区长期处于人畜超载特性,人口超载和利益驱动加剧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恶化。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文章提出了三江源地区生态型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重点。整体发展思路立足于生态地区生态保护,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角度出发,针对三江源保护区的特殊性和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发展观,
- 方创琳刘海燕
- 关键词:生态型产业生态旅游
- 以生态与文化为导向的旅游接待型小城镇规划研究--以内蒙古包头希拉穆仁镇为例
- 旅游接待型小镇是旅游小城镇的一种重要类型,同时也是未来休闲旅游产品的重要载体。本文首先在理论层面探讨了旅游接待型城镇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指出生态和文化是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实践方面,本文以内蒙古希拉穆仁旅游小...
- 张坦坦刘海燕赵明草
- 关键词:生态文化
- 文献传递
- 新疆阿拉山口区域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分析被引量:13
- 2005年
- 研究新疆西部阿拉山口区域物流活动,分析该区域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所在,着重分析论述该区域在地缘区位、物流腹地和市场、国际大通道以及与中亚五国产业互补等方面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所在,并找出组织发展阿拉山口现代物流的制约因素,最后针对制约该区域发展现代物流的因素,提出促进该区域发展现代物流的一些措施。从而起到促进该区域物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促成今后阿拉山口区域物流产业的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的发展。同时,这对优化新疆沿边产业结构、区域物流经济发展有借鉴作用。
- 刘海燕张小雷杨德刚师晓玲邓峰
- 关键词:物流产业腹地物流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