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建芳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腹部
  • 3篇MSCT
  • 2篇腰椎
  • 2篇腰椎小关节
  • 2篇腰椎小关节退...
  • 2篇退变
  • 2篇椎小关节
  • 2篇小关节
  • 2篇关节
  • 2篇关节退变
  • 2篇CT
  • 2篇CT诊断
  • 2篇Z
  • 1篇调制
  • 1篇调制技术
  • 1篇动态增强扫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腰腿痛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诊断

机构

  • 8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卢建芳
  • 4篇丁忠祥
  • 4篇吴颖
  • 4篇刘锦
  • 4篇蔡学祥
  • 4篇狄幸波
  • 4篇王振
  • 4篇徐健
  • 2篇毛颖民
  • 2篇袁建华
  • 2篇丁小南
  • 2篇李杰
  • 2篇毕玉艳
  • 2篇周俊
  • 1篇李玉梅
  • 1篇吴伯卿
  • 1篇郑劼
  • 1篇徐建国
  • 1篇毛德旺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外医用放射...
  • 1篇2009中华...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剂量最适技术在MSCT腹部多期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采用不同管电流调节技术所得到的CT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对照研究,探讨在MSCT肝脏多期检查中以较低的放射剂量获得较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
王振狄幸波丁忠祥卢建芳徐健刘锦蔡学祥吴颖
文献传递
腹部CT扫描的质量控制
1996年
卢建芳吴伯卿
关键词:腹部CT
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诊断(附100例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研究CT对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腰椎小关节进行CT扫描,采用骨窗+软组织窗进行观察。结果腰椎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骨性关节面增生硬化60例,凹凸不平22例,模糊10例,中断22例,消失5例。关节间隙变窄11例,消失4例,宽窄不均4例,增宽4例,真空征19例,关节腔内游离体4例。小关节变尖11例,骨赘形成44例,骨质增生硬化13例,肥大畸形7例,骨质结构紊乱9例,骨质疏松53例,骨质囊变32例。小关节半脱位或对合不良5例,关节囊钙化36例,黄韧带钙化25例,椎间孔变窄5例,侧隐窝变窄3例。结论CT薄层扫描,骨窗和软组织窗同时观察是提高腰椎小关节退变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方法。
丁小南袁建华李杰周俊毕玉艳卢建芳毛颖民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CT
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正>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过去乳腺疾病往往通过乳腺数字钼靶、B超检查得以诊断。近年来随着MR检查技术的日臻完善,特别是乳腺专用线圈及软件的开发应用,加以MR成像超高...
毛德旺李玉梅徐建国卢建芳郑劼
文献传递
管电流调制技术在肝脏MSCT多期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采用不同管电流调节技术所得到的CT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的对照研究,探讨在MSCT肝脏多期检查中以较低的放射剂量获得较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104例患者行MSCT肝脏多期检查,将患者分为1、2、3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管电流调节技术采集,由两名CT医师以双盲法分别对三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记录三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各解剖层面的图像质量评分统计无差异。1、2、3三组的预设DLP值的统计无差异。1组与2组、1组与3组的各期末累计DLP值和最终ED值的统计有差异,2、3组的DLP、ED明显低于1组(降低约11%)。而2与3组的各期末累计DLP值和最终ED值的统计无差异。结论在MSCT肝脏多期检查中使用Z-DOM技术和ACS+Z-DOM技术均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诊断图像,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尤其是应用ACS+Z-DOM技术时,辐射剂量更个体化,值得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王振狄幸波丁忠祥卢建芳徐健刘锦蔡学祥吴颖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腹部
腰椎小关节退变CT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3年
丁小南袁建华李杰周俊毕玉艳卢建芳毛颖民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退变CT诊断软组织腰腿痛骨质结构
应用Z-DOM技术降低MSCT腹部多期检查辐射剂量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采用不同管电流调节技术所得的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探讨在MSCT肝脏多期检查中以较低的放射剂量获得较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选取68例患者行MSCT肝脏多期检查。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4例。A组采用Z-轴自动毫安调节技术(Z-DOM),B组采用常规的固定mAs技术(250mAs),2组其余扫描参数相同。由两位有经验的CT诊断医师以双盲法分别对A、B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噪声评分和诊断可接受性评分),记录并比较2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对两组图像质量评分、DLP及ED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各解剖层面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492.0~575.5,P>0.05);A、B组的平均DLP和ED值分别为1005.1mGy/cm和15.1mSv及1132.3mGy/cm和17.0mSv。A组的DLP、ED明显低于B组(降低约1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MSCT肝脏多期检查中使用Z轴自动毫安调节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同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诊断图像。
王振狄幸波丁忠祥卢建芳徐健刘锦蔡学祥吴颖
关键词:肝疾病
Z—ATCM在多层螺旋CT腹部检查中的应用和防护价值被引量:5
2009年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多,特别是薄层扫描和多期重复扫描的广泛应用,使得受检者接受辐射剂量的增加及其潜在危害性也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2种不同管电流调节技术所获得的肝脏CT影像质量和射线剂量的比较研究,以探讨在MSCT肝脏多期检查中应用Z轴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Z—ATCM)以较低的辐射剂量获得较高图像质量的可行性。
狄幸波王振丁忠祥卢建芳徐健刘锦蔡学祥吴颖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腹部检查薄层扫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