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燕

作品数:48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园林
  • 10篇风景园林
  • 10篇城市
  • 6篇景观
  • 5篇风景
  • 4篇学科
  • 4篇生态
  • 4篇绿地
  • 4篇教学
  • 3篇知识图
  • 3篇知识图谱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生态修复
  • 3篇湿地
  • 3篇水环境
  • 3篇水文
  • 3篇流域
  • 3篇绿地系统
  • 3篇内涝
  • 3篇教育

机构

  • 45篇武汉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航空规划...

作者

  • 45篇周燕
  • 8篇王江萍
  • 5篇张明
  • 4篇罗巧灵
  • 2篇余洋
  • 1篇宋志来
  • 1篇周燕
  • 1篇朱振杰
  • 1篇李军
  • 1篇周艳
  • 1篇王菁菁

传媒

  • 5篇中国园林
  • 4篇园林
  • 4篇风景园林
  • 3篇规划师
  • 2篇人民长江
  • 2篇城市建筑
  • 2篇中国建筑教育
  • 2篇2012年风...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染整技术
  • 1篇华中建筑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Journa...
  • 1篇美术教育研究
  • 1篇求知导刊
  • 1篇景观设计学(...
  • 1篇中国风景园林...
  • 1篇中国风景园林...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知微知彰,旁见侧出——以射箭集镇风貌规划为例探讨小城镇风貌特色的表达方式
本文在对目前我国小城镇风貌存在问题认识的基础上,以射箭集镇风貌规划为例,探讨小城镇风貌特色的表达问题。认为在了解小城镇特征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达和强化的小城镇的形象特征能够有效地防止小城镇风貌特色的消亡。重点探讨...
周燕李军
关键词:小城镇风貌
文献传递
探讨现代陶艺教学对强化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
2014年
陶瓷艺术是工艺美术的一个分支,具有较高的文化熏陶和审美功能,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陶艺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还是对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在介绍现代陶艺的艺术特点以及陶艺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现代陶艺教学对于强化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
周燕
关键词:现代陶艺大学生
民间美术在服装设计领域中的弘扬及发展被引量:4
2017年
民间美术是最能代表地域文化的艺术文化瑰宝,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民间美术。民间美术也是人们在这片土地生活的象征,它具有较为丰富的题材,并且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特点鲜明,能够反映出当地人民的审美意识。目前,民间美术也被广泛应用在不同行业中,包括服装设计领域。
宋志来周燕
关键词:民间美术服装设计弘扬
基于DPSIR模型的梁子湖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保护策略
2024年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双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全面量化测度水资源承载力并对接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区域空间格局优化,是梁子湖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社会、经济、生态多维度评价指标,以Arc GIS为平台,通过构建DPSIR评价模型,对梁子湖流域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空间落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DPSIR模型构建的梁子湖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中,驱动力子系统权重占比最大,人为调控对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大影响。流域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居于良好水平,各城市之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地形地貌差异,其水资源承载力也存在显著区域差别,水资源承载力高的区域,应以保护为主,水资源承载力较高的区域,应保护与开发并举,水资源承载力较低的区域,要以污染防治,控制规模为主。通过探索梁子湖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从评估框架到保护实施的技术方法,以期为流域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罗雅文周燕祁梦园刘梦瑶
关键词:生态保护DPSIR模型水资源承载力
基于思维导图的研究生讨论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被引量:2
2016年
讨论课堂已经广泛运用于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风景园林学科特点,学生在本科阶段注重培养空间设计能力,阅读方法与理论积累不够。传统的讨论课堂由于学生阅读文献少,知识储备不够,往往会产生讨论课上老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减弱,达不到讨论课应该有的效果。思维导图是一种帮助学生思考并组织知识的思维表达工具。本文阐述了为讨论课堂设计的'阅读获取、思维导图、分享交流、提问讨论'教学过程,分析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以期为培养独立创新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生教学提供参考。
周燕王江萍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思维导图批判性思维
对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的思考
2011年9月,风景园林专业被教育部升格为国家一级学科,这虽然给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同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及其名目不尽相同,...
周燕王江萍张明
关键词:课程职业化教育
文献传递
基于时空演变分析的武汉市城市蓝绿系统空间格局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以蓝绿系统为空间基础结构统筹城市生态、经济、社会等多目标的发展策略,是城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快速发展挑战的共识。研究蓝绿空间的演化规律及其与城市社会、经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促进蓝绿系统综合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基于时空演化分析视角,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影像解译量化了1996-2018年间武汉市蓝绿空间时空演变;引入协同发展评估模型,选取武汉市代表的社会经济指标与蓝绿空间特征指标构建了“经济-社会-蓝绿空间”三者的复合模型,测算了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效益以及复合系统的协同度。研究结果显示,1996-2018年间,武汉市蓝绿空间的面积、破碎度及暴雨淹没体积在持续减小,“经济-社会-蓝绿空间”复合系统协同度逐渐升高,这一趋势与武汉市城市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基本相符,表明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以及相关保护措施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城市子系统的协同发展。将蓝绿空间的形态结构变化置于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之中,量化蓝绿空间形态结构、时空变化的同时,探讨了其与城市经济、社会要素之间的协同演化过程,以期为城市蓝绿空间可持续规划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杨柳琪周燕罗佳梦郭诗怡
关键词:空间结构演化协同度
严西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南湖
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地遭受着破坏.拥有"百湖之市"美称的武汉市因水而兴,却也因水而忧,近几年频频出现湖泊面积萎缩甚至消失的现象,南湖便是一个典型代表,百湖之市的头衔遭受着巨大的挑战.严西湖——作为武...
田亮冉玲周燕
关键词:湖泊生态修复环境保护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的城市内涝问题研究述评被引量:5
2019年
内涝问题持续困扰城市发展,对中英文文献中有关"城市内涝"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有助于系统剖析该问题的研究进展,从而探究缓解中国城市内涝问题的科学途径。本文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的知识图谱绘制功能,客观地呈现了中英文文献在"城市内涝"问题上的学科结构、研究重点和研究热点。通过数据分析与解译得出:"城市内涝"问题研究整体保持较高热度,涉及大部分学科并出现学科交叉现象,且近年在城乡规划学、地理学、风景园林学等领域的研究热度持续升高;所涉及的代表性学科在内涝问题上的主要研究内容各有侧重;中英文文献已从规划理念、基础设施、排水系统、空间调控、管理方法、微观措施6个角度呈现多样的调控途径探索;当前学界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内涝调控的理念与措施、水文学规律、内涝成因、风险评估与管理等方面;目前研究偏向微观尺度,从宏、中观尺度探寻雨洪管控的理想空间格局与规划实现途径的研究相对欠缺,对于城市水文过程、内涝形成机制与雨洪调控途径的空间类型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不足。最后,针对目前的研究局限提出:研究理论上应深入探讨各类内涝调控途径的产生背景、核心目的、应用场景等,研究尺度上可对宏、中观层面空间规划途径的空缺进行弥补,研究广度上应注重与水文学进行学科融贯探究,为进一步拓展中国城市内涝调控途径提供方向指引。
冉玲于周燕田乐(翻译)
关键词:城市内涝知识图谱CITESPACE
武汉市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格局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快速城镇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下,城市内涝问题频发。水生态基础设施能在升级城市防涝能力的同时满足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需求,其布局结构、规划应用理论面临发展契机。文章以减轻涝灾为导向,采用"源—汇"景观理论分析框架,通过确定水生态基础设施与水文过程之间的耦合关系,将水生态基础设施划分为"源、流、汇"3种景观要素;依据土地利用类型、地表高程等景观特点和暴雨天气下的实际状况综合识别出现状"源、流、汇"要素;利用叠加分析方法寻找现状水生态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将结果转译为空间布局优化策略。文章通过构建面向规划实践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结构体系识别、分析、优化的方法流程,以期对防涝减灾及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理论研究形成一定补充,同时为提升水生态基础设施在缓解城市内涝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杨柳琪周燕冉玲于申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